華文網

哪些地方最能代表中國?盤點北京哪些吸引美國總統的景點

中美建交以來,歷屆總統來北京訪華,都會去能代表北京、能代表中國的地方逛一逛。尼克森、雷根、克林頓、福特、布希、小布希、奧巴馬、特朗普等八位美國總統都喜歡去哪些景點旅遊一番,

並大加讚揚,乃至豎起大拇指呢?我們跟隨總統們的腳步,一起盤點一下。

1、長城

壯美的萬里長城

為何總統們都喜歡爬長城呢?一是長城綿延萬里、有氣壯山河之美,而且是世界文化遺產,象徵著中華民族,總統爬長城可以領略中國的歷史文化,

瞭解中國的傳統。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森訪華。尼克森爬長城前一天突降大雪,八達嶺一片銀裝素裹。“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尼克森當時如是讚歎。

1984年4月28日,雷根作為中美建交後首位在任時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登上了長城。雷根後來在回憶錄裡寫道:雖然在照片和電影看過,但親身目睹長城,依然相當壯觀。站在那裡看長城兩頭消失在群山之間,

那種心情此刻我無法言表。中國就像這座長城,偉大而深遠。

1998年6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期間,偕同家人參觀長城。“真美,太壯觀了,簡直令人驚歎。”這是克林頓對長城發出的讚歎。

2002年2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攜夫人蘿拉遊覽八達嶺長城。布希總統一邊攀登,一邊對長城的恢弘氣勢讚歎不已。“Beautiful! Great!”是他一路上使用頻率最高的詞。

2009年11月18日下午,美國總統奧巴馬冒著嚴寒登上北京八達嶺長城。

2009年11月18日,獨自一人從八達嶺長城北一烽火臺上緩步走下來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面對著數十位元記者脫口而出——“太神奇了!(IT’S MAGICAL)”。

2、故宮

故宮

故宮不單單是一座皇家宮殿,也不單單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而是將建築、文物、典籍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整體。

可以說,故宮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所以美國總統來北京,故宮跟長城一樣,幾乎也是必選項。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參觀故宮珍寶館。

1998年,克林頓和他的家人也遊覽了故宮。克林頓對三大殿臺階兩旁的石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每次都要停下來認真觀看。一位元記者請克林頓談一談遊故宮觀感,他說:“精彩絕倫!”

2009年,脫下西裝,摘掉領帶,不帶閣僚,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緊張的政治活動間隙,忙裡偷閒來到故宮博物院參觀。“故宮這麼雄偉壯麗,我將帶著女兒和妻子回來!”在45分鐘的遊覽結束之際,奧巴馬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說。

3、頤和園

頤和園

頤和園,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彙集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的精髓,是“絕版的皇家園林”。有人說她是風月無邊的園林;有人說她是營造山水的絕唱;還有人說她是一位傾國傾世的美人。作為皇家園林,頤和園也吸引美國總統和國際友人的目光。

1975年,美國總統吉羅德·福特訪問中國,一行人到頤和園遊覽。福特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第一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雙方重申遵守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在京期間,福特和夫人遊覽了天壇、長城、頤和園,觀看了體育表演和現代舞劇。

4、十三陵

十三陵

明十三陵所以能夠讓世界矚目,因為它不僅是中國帝陵建築的典型範例,也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來到北京十三陵遊玩,尼克森對景區雕像表現出極大興趣。

5、天安門

天安門

天安門,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1989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乘專機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布希總統與夫人來到在天安門廣場參觀,並向周圍的人群招手致意。喬治·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剛滿一個月就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成為在位期間“最快訪華”的美國總統。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是“絕版的皇家園林”。有人說她是風月無邊的園林;有人說她是營造山水的絕唱;還有人說她是一位傾國傾世的美人。作為皇家園林,頤和園也吸引美國總統和國際友人的目光。

1975年,美國總統吉羅德·福特訪問中國,一行人到頤和園遊覽。福特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第一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雙方重申遵守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在京期間,福特和夫人遊覽了天壇、長城、頤和園,觀看了體育表演和現代舞劇。

4、十三陵

十三陵

明十三陵所以能夠讓世界矚目,因為它不僅是中國帝陵建築的典型範例,也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來到北京十三陵遊玩,尼克森對景區雕像表現出極大興趣。

5、天安門

天安門

天安門,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1989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乘專機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布希總統與夫人來到在天安門廣場參觀,並向周圍的人群招手致意。喬治·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剛滿一個月就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成為在位期間“最快訪華”的美國總統。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