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外投資」曹德旺:中國企業全球化需具備風險、責任與使命意識

點擊上方“海外利益研究”可訂閱哦!

中國企業全球化需具備風險、責任與使命意識

作者:曹德旺

序二中國企業全球化需具備風險、責任與使命意識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企業必須堅持“走出去”才能做大做強。今天,中國企業已經堅定踏上全球化之路,對外投資幾乎涉及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覆蓋了全球六大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然而,作為新興市場的後來者,中國企業在走向全球的道路上必然承受著額外的負重,

福耀集團三十餘年的經驗告訴我,中國企業只有具備了風險意識、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一、要樹立風險意識

在美國,福耀集團從1995年開始試投資,但直到2014年才開始大規模投資,中間花了19年時間;在俄羅斯,2011年7月,福耀集團投資2億美元,在俄羅斯卡盧加州建立海外第一家生產基地,此時距離福耀在俄羅斯設立辦事處已經過去了17年。

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樹立風險意識,要知道走出去的風險在哪裡,謹慎穩健。

當今世界正處於全球秩序重構期,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增多,“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新的國際形勢下,企業跨國投資更應具有風險意識。

首先,政治風險。研究表明,近十年來,“一帶一路”沿線有20餘個國家出現過大規模政治衝突,其中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則處於長期戰亂或衝突狀態。

政局動盪、恐怖主義、局部衝突、地緣政治等會對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的投資產生嚴重甚至致命威脅,這些因素構成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要“政治風險”。而隨著中國的日益崛起,部分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由,以政治手段阻撓我國企業進行正常的海外投資,也成為中國企業在新形勢下必須正視的“政治風險”。

其次,經濟風險。東道國的宏觀經濟變化、經濟結構性問題導致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等可能導致國家外匯儲備大幅下降,

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活動帶來“經濟風險”。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跌,全球股市、非美元貨幣等動盪不定的新背景下,國際投資合作中的匯率、債務等經濟風險將持續存在。

最後,融合風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地緣文化、政治文化、人文文化和商業文化等方面差異很大。

據研究統計,超過80%的國際並購失敗案例,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文化整合失敗引發。不同的國家在法律體系、勞資關係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由此可能造成法律、管理等風險。

二、要有責任意識

經驗告訴我,到俄羅斯也好,到歐洲或美國也罷,去投資,就應該本著一顆有愛的心--愛你的國家,愛你的人民。我們提倡本色做事,本著人應有的謙虛、誠實、善良、關愛的態度去做事。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後,就成為東道國當地的一名“企業公民”。公民角色,體現了一家企業的綜合素質,企業既有依法經營獲利的權利,同時也必須要承擔由經營所引發的各種社會義務與責任。中國企業履行海外社會責任是提高海外競爭力、取得品牌美譽度的必經之路。

社會責任分為若干層次,第一個層次,企業要做到依法合規經營,遵紀守法、依章納稅、誠實守信。第二個層次,企業要保護和尊重員工的權益,尊重所在國文化,對各國員工做到一視同仁。第三個層次,企業要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第四個層次,企業要為當地產業結構優化、技術進步等做出貢獻,做一家共融共贏的公司。

福耀集團在美國莫雷納市的工廠

總之,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具備責任意識,需要在思想上做到國際化,做到公開透明,以保證公正公平,用心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尊重員工、關心社區,做合格的當地企業公民,真正把所有的精力和愛奉獻給這個產業和當地社會。

三、要有使命意識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化的歷史。今天,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單單是企業自身的事情,也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可以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對於提升中國整體實力、對於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都是負有歷史使命的。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該具有這樣一種“使命意識”。

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下,我們中國企業應該更堅定地“走出去”,更堅定地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因為“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代表著中國經濟轉型大方向,也是實現“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中國企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感受到來自市場、成本等方面的資源限制,這種限制便是企業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障礙,同時也成為企業全球化的原動力,所以“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同時,“走出去”也是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需要,是中國對外投資升級的大勢所趨。中國企業只有具備風險意識、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抓住時機穩步走向國際舞臺,不斷完善自我,形成合理佈局,才能打開一片新天地。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仁慈善基金會創辦人、捐贈人

曹德旺

2017年9月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您的關注。為了加強與關注者之間的互動以及線下活動聯繫,請添加微信號1264273178(請備註個人姓名和單位以便通過審核)

海外利益研究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副教授領銜的“一帶一路”與海外利益研究團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研究、海外投資風險、華僑華人、海外公民安全、海外軍事存在、地區動盪與證券市場、反恐研究、海外重大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一帶一路”反腐機制研究。

本團隊歡迎關於“一帶一路”與海外風險課題合作,請用單位抬頭紙加蓋公章,列印合作需求,發送到郵箱sinozhuge@126.com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海外利益研究”歡迎各位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同仁與我們進行交流互動。投稿及課題合作請聯繫sinozhuge@126.com。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後,就成為東道國當地的一名“企業公民”。公民角色,體現了一家企業的綜合素質,企業既有依法經營獲利的權利,同時也必須要承擔由經營所引發的各種社會義務與責任。中國企業履行海外社會責任是提高海外競爭力、取得品牌美譽度的必經之路。

社會責任分為若干層次,第一個層次,企業要做到依法合規經營,遵紀守法、依章納稅、誠實守信。第二個層次,企業要保護和尊重員工的權益,尊重所在國文化,對各國員工做到一視同仁。第三個層次,企業要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第四個層次,企業要為當地產業結構優化、技術進步等做出貢獻,做一家共融共贏的公司。

福耀集團在美國莫雷納市的工廠

總之,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具備責任意識,需要在思想上做到國際化,做到公開透明,以保證公正公平,用心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尊重員工、關心社區,做合格的當地企業公民,真正把所有的精力和愛奉獻給這個產業和當地社會。

三、要有使命意識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化的歷史。今天,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單單是企業自身的事情,也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可以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對於提升中國整體實力、對於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都是負有歷史使命的。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該具有這樣一種“使命意識”。

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下,我們中國企業應該更堅定地“走出去”,更堅定地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因為“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代表著中國經濟轉型大方向,也是實現“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中國企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感受到來自市場、成本等方面的資源限制,這種限制便是企業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障礙,同時也成為企業全球化的原動力,所以“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同時,“走出去”也是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需要,是中國對外投資升級的大勢所趨。中國企業只有具備風險意識、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抓住時機穩步走向國際舞臺,不斷完善自我,形成合理佈局,才能打開一片新天地。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仁慈善基金會創辦人、捐贈人

曹德旺

2017年9月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您的關注。為了加強與關注者之間的互動以及線下活動聯繫,請添加微信號1264273178(請備註個人姓名和單位以便通過審核)

海外利益研究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副教授領銜的“一帶一路”與海外利益研究團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研究、海外投資風險、華僑華人、海外公民安全、海外軍事存在、地區動盪與證券市場、反恐研究、海外重大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一帶一路”反腐機制研究。

本團隊歡迎關於“一帶一路”與海外風險課題合作,請用單位抬頭紙加蓋公章,列印合作需求,發送到郵箱sinozhuge@126.com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海外利益研究”歡迎各位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同仁與我們進行交流互動。投稿及課題合作請聯繫sinozhug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