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航運數位化何去何從

航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數位化已被公認是風口,而航運的數位化現狀,簡直可以用“可憐”來形容。20年前我的工作是去網上查找貨物的狀態提供給客人,如今20年過去了,

我們的客戶,特別是中小客戶,還是常常為不知道他們的集裝箱在哪裡而抓狂。20年了,除了網速和硬體發生了質的飛躍,核心的資料和資料的整合竟舉步維艱。

數據的魔力在哪?不就是一系列0跟1的組合嗎? NO。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在方圓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裡,埋藏著一個隨時可以發射的導彈。要破壞這顆導彈,需要往這塊地上投放炮彈。在不知道這顆導彈的具體座標時,

為了確保摧毀這顆導彈,就必須地毯式投放炮彈在這塊土地上。 假設一顆炮彈的有效摧毀面積是50米乘50米,那麼要確保摧毀這顆導彈就得投放400顆炮彈。而只需擁有一個座標,摧毀這顆導彈的成本立刻變成了1顆炮彈。這個座標資料的價值是399顆炮彈。

一. 神功

20年前。我剛接觸物流,第一份工作是一家跨國貨運公司,在不同的網站上找到貨物的狀態告訴客人。公司因此買了台電腦,

通過28.8K的貓撥號連線。雖然感覺略慢,但比起滿世界地打電話問省多了。時至今日大多人覺得寬頻跟電一樣是基礎配置,但在20年前,上網可是件高級的技術活。如今我們的生活早被數位化顛覆得體無完膚,然鵝在這個古老的航運業,數位化進程似乎有點停滯不前。當然,物流的末端在數位化方面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為什麼在最長的一環卻一直紋絲不動呢?我們先看看已經變了的,
再回去看還沒動的。

物流的末端。過去20年間,物流最後一公里的解決方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自2003年後,隨著淘寶的興起和電商的大力發展,快遞行業也跟著高速發展。發展的一個標誌就是速度變快,價格變便宜,時間也變靈活了。江浙滬6元次日達,下班回家前到樓下的鴿子籠取幾件快遞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隨著各行業的高速發展,

對效率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物流和供應鏈的管理,越來越成為各大企業高效發展的基石。同時,物流也是整個社會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

有個參考數字可以幫我們瞭解下——物流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的占比:即使在高度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每16個工作崗位裡就有一個卡車司機。 記得小時候,往往聽大人們提起隔壁村誰誰誰又賺大錢了,就是借錢買了卡車跑貨運。

有需求就會有供應是這個社會的基本邏輯。只要有錢賺,就會有人幹,只要出得起錢,就能買到你想要的。 而往往,矛盾也出現在這,我想要東西,可我就是沒錢……

然而,這場戰爭真正的意義在於爭奪資料。為了資料歸屬問題而打架的年輕人多了去了:當年因為一個艱難的決定,阿迅跟阿虎幹了一仗;幾個月前,阿豐跟阿裡也撕逼了一把。原因很簡單,將來的企業發展的燃料就是資料。資料就是生命線,威脅到命的事情,換誰誰都會跟你拼!

資料銀行。20年前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將來的社會是資訊社會,誰擁有資訊,誰就掌握了明天。果然,當年學IT的很多都跟著發家致富了。記得我第一份工作時,有一次體驗到資訊的價值是,公司需要一些買家資訊。我們找到一家資料公司,以每個買家4元的價格買到了一批買家資訊。當時覺得真心貴(今天更覺得貴得離譜),不就是幾個字,公司名稱和電話號碼,咋就收這麼多錢呢?我也有很多資訊啊,為啥就沒人找我買呢?我只要一塊錢就好。 誠然,今天大家已經很容易理解資訊值錢的概念了。不過,值錢的不是一條一條的資訊,而且海量的資訊。

隨著資訊處理的技術不斷發展,大資料的價值也在不斷體現。掌握資料也就掌握未來已是觸手可及。阿裡巴巴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家大資料公司,也就是未來的能源公司。 10年前,世界500強的前10有2家能源公司:美孚位居第一,中石油位列第五。而僅有一家資訊科技公司即微軟,位列第三。 10年之後的2017年,美孚退居第7,而前10強裡,科技公司占了7家。 專家推測到2027年,世界500強裡,將有75%是科技公司。而這些科技公司都在不同領域以他們的技術優勢,掌握著各種各樣的資料。物聯網的興起也讓資料的產生和處理呈指數級別發展。勢必造成一些後起之秀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趕超老牌大公司。

二. 自宮

資料的標準化與價值。資料的作用,就是幫我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上述例子的資料價值就是1炮400響。同時,資料還讓很多原本不可行的事情變得可行,很多原本得不償失的事情變得有利可圖。當然,資料處理的技術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計算技術的發展,包括軟體和硬體。因此,在計算技術發展還不夠理想的狀態下,需要很好地利用資料,就必須對資料進行一定的標準化。

資料的標準化,能大大減少資料處理的難度和量級。在很多資料未標準化之前,資料處理得依賴人來進行,成本高、效率低。而一旦標準化了之後,就能進行高速、準確地處理,資料的價值就進一步凸顯出來了。而時下,很多企業的數位化道路,正處在這個階段,即資料產生和收集的標準化。這一步本身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個社會的活動就像布朗運動一樣地雜亂無章,產生的資料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各行各業也有自己產生和收集資料的特點。再加上單一資料的價值不一定大,特別是被淹沒在海量的資料點裡。 要產生更大的價值,就必須跟其它的資料串在一起,變成一定形式的資訊流。這又進一步要求上下游資料點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連結起來產生更大的價值。

技術的革新驅動數位化。正因著這樣的困難,很多新興行業的數位化進程,比起那些老古董們來得快得多。就拿國內物流行業來看,末端的快遞行業數位化進程,已經把行業老前輩的航運業遠遠地甩得看不見車尾燈了。當然,快遞在中國的發展有著特有的天然優勢。傍著中國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想想雙11阿裡一家的營業額都快趕上小國家的GDP了),快遞業也在被動地被拖著跑。預計3-5年內,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將占到世界的60%,物流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提升,而提升的關鍵在於成本跟時間(靈活跟準時)。

這樣的提升需求也在催生很多新技術的發展。 在美國,每英里物流的成本,最大的一部分在於司機的人力成本(接近40%)。在中國可能是過路過橋費。相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應用領域。畢竟每16個工作崗位就有一名卡車司機,再加上美國法律規定,卡車司機每天的開車時間不能超過11個小時。無人駕駛時,卡車可是可以24小時跑的,遠比配備2名司機來得高效。機器人分揀快遞已經在很多大的快遞公司應用上了,京東更是在研究無人機配送快遞的技術。

中國的快遞,因為有淘寶,因為有京東,因為有順豐,正在讓這個過去很勞動力密集行的行業變得越來越具科技感。或許明天上你家收快遞的小妹就是個機器人了(偷笑)。冷鏈,智能雲倉,無人駕駛,無人機...... 這些炫酷的詞語頻繁地出現在快遞這個行業裡。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這個行業,已經被越來越高度地統一和標準化了。而這一進程是在淘寶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牽動起來的。加上阿裡的眼界和野心,推出了菜鳥網路,試圖一統江湖,勢必更急迫地去推進標準化的進程。當然,阿裡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的淘寶提供了這個行業半數的業務量,快遞小弟們不得不俯首稱臣以分得一杯羹。

去年阿裡開始涉足航運,意圖用艙位寶對接各家船公司,成為航運業的“地鼠”,其心可贊。

航運數位化平臺。幾乎在同一時間,風險資本也在大舉進入這個行業。 在過去的1-2年裡,已經有多家千萬級別投資的航運數位化平臺出現。而在過去的3-5年裡,僅有少數的百萬級別投資平臺出現。特別在今年,多個平臺已陸續投入運營。有著名風險投資家Peter Thiel ( PayPal 的創始人 )領投的 Flexport, 有航運大佬包括CMA和OOCL注資打造的NYSHEX (紐約航運交易所),還有不甘寂寞的英國平臺Kontainer …… 除了艙位寶,運去哪也緊隨其後搭上馬士基這艘大船,跨國貨代們也是野心勃勃地希望能大施一番拳腳。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身為航運業最關鍵的物理部位,船東們面對數位化的浪潮難道始終無動於衷?

阿迅跟阿虎幹了一仗;幾個月前,阿豐跟阿裡也撕逼了一把。原因很簡單,將來的企業發展的燃料就是資料。資料就是生命線,威脅到命的事情,換誰誰都會跟你拼!

資料銀行。20年前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將來的社會是資訊社會,誰擁有資訊,誰就掌握了明天。果然,當年學IT的很多都跟著發家致富了。記得我第一份工作時,有一次體驗到資訊的價值是,公司需要一些買家資訊。我們找到一家資料公司,以每個買家4元的價格買到了一批買家資訊。當時覺得真心貴(今天更覺得貴得離譜),不就是幾個字,公司名稱和電話號碼,咋就收這麼多錢呢?我也有很多資訊啊,為啥就沒人找我買呢?我只要一塊錢就好。 誠然,今天大家已經很容易理解資訊值錢的概念了。不過,值錢的不是一條一條的資訊,而且海量的資訊。

隨著資訊處理的技術不斷發展,大資料的價值也在不斷體現。掌握資料也就掌握未來已是觸手可及。阿裡巴巴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家大資料公司,也就是未來的能源公司。 10年前,世界500強的前10有2家能源公司:美孚位居第一,中石油位列第五。而僅有一家資訊科技公司即微軟,位列第三。 10年之後的2017年,美孚退居第7,而前10強裡,科技公司占了7家。 專家推測到2027年,世界500強裡,將有75%是科技公司。而這些科技公司都在不同領域以他們的技術優勢,掌握著各種各樣的資料。物聯網的興起也讓資料的產生和處理呈指數級別發展。勢必造成一些後起之秀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趕超老牌大公司。

二. 自宮

資料的標準化與價值。資料的作用,就是幫我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上述例子的資料價值就是1炮400響。同時,資料還讓很多原本不可行的事情變得可行,很多原本得不償失的事情變得有利可圖。當然,資料處理的技術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計算技術的發展,包括軟體和硬體。因此,在計算技術發展還不夠理想的狀態下,需要很好地利用資料,就必須對資料進行一定的標準化。

資料的標準化,能大大減少資料處理的難度和量級。在很多資料未標準化之前,資料處理得依賴人來進行,成本高、效率低。而一旦標準化了之後,就能進行高速、準確地處理,資料的價值就進一步凸顯出來了。而時下,很多企業的數位化道路,正處在這個階段,即資料產生和收集的標準化。這一步本身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個社會的活動就像布朗運動一樣地雜亂無章,產生的資料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各行各業也有自己產生和收集資料的特點。再加上單一資料的價值不一定大,特別是被淹沒在海量的資料點裡。 要產生更大的價值,就必須跟其它的資料串在一起,變成一定形式的資訊流。這又進一步要求上下游資料點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連結起來產生更大的價值。

技術的革新驅動數位化。正因著這樣的困難,很多新興行業的數位化進程,比起那些老古董們來得快得多。就拿國內物流行業來看,末端的快遞行業數位化進程,已經把行業老前輩的航運業遠遠地甩得看不見車尾燈了。當然,快遞在中國的發展有著特有的天然優勢。傍著中國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想想雙11阿裡一家的營業額都快趕上小國家的GDP了),快遞業也在被動地被拖著跑。預計3-5年內,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將占到世界的60%,物流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提升,而提升的關鍵在於成本跟時間(靈活跟準時)。

這樣的提升需求也在催生很多新技術的發展。 在美國,每英里物流的成本,最大的一部分在於司機的人力成本(接近40%)。在中國可能是過路過橋費。相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應用領域。畢竟每16個工作崗位就有一名卡車司機,再加上美國法律規定,卡車司機每天的開車時間不能超過11個小時。無人駕駛時,卡車可是可以24小時跑的,遠比配備2名司機來得高效。機器人分揀快遞已經在很多大的快遞公司應用上了,京東更是在研究無人機配送快遞的技術。

中國的快遞,因為有淘寶,因為有京東,因為有順豐,正在讓這個過去很勞動力密集行的行業變得越來越具科技感。或許明天上你家收快遞的小妹就是個機器人了(偷笑)。冷鏈,智能雲倉,無人駕駛,無人機...... 這些炫酷的詞語頻繁地出現在快遞這個行業裡。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這個行業,已經被越來越高度地統一和標準化了。而這一進程是在淘寶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牽動起來的。加上阿裡的眼界和野心,推出了菜鳥網路,試圖一統江湖,勢必更急迫地去推進標準化的進程。當然,阿裡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的淘寶提供了這個行業半數的業務量,快遞小弟們不得不俯首稱臣以分得一杯羹。

去年阿裡開始涉足航運,意圖用艙位寶對接各家船公司,成為航運業的“地鼠”,其心可贊。

航運數位化平臺。幾乎在同一時間,風險資本也在大舉進入這個行業。 在過去的1-2年裡,已經有多家千萬級別投資的航運數位化平臺出現。而在過去的3-5年裡,僅有少數的百萬級別投資平臺出現。特別在今年,多個平臺已陸續投入運營。有著名風險投資家Peter Thiel ( PayPal 的創始人 )領投的 Flexport, 有航運大佬包括CMA和OOCL注資打造的NYSHEX (紐約航運交易所),還有不甘寂寞的英國平臺Kontainer …… 除了艙位寶,運去哪也緊隨其後搭上馬士基這艘大船,跨國貨代們也是野心勃勃地希望能大施一番拳腳。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身為航運業最關鍵的物理部位,船東們面對數位化的浪潮難道始終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