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見病的關聯用藥(秋冬季篇),必須收藏起來!

秋冬季節常見病的關聯用藥

一、呼吸系統——1

分類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一般感冒

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喉腫痛、咳嗽、發熱、頭痛、關節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

1、 可選用緩解感冒症狀的藥品有:維C銀翹片(經濟型)、新秀、新帕爾克(氨麻美敏片)、普洛必達(布洛偽麻軟膠囊

2、 中成藥:銀黃顆粒、

1.如果有喉嚨疼痛可搭配使用含片銀黃含片;口服的有眾生丸、銀黃顆粒等;

2.伴有呼吸道感染的可搭配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羅紅黴素分散片、頭孢拉定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成藥有炎立消、蒲地藍消炎片

3.

流感即病毒性☆禁☆感冒

與一般感冒症狀類似,受病毒感染引起, 特點是具有傳染性,

易發生高熱。

1、 新秀(複方氨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

2、 泰晶+板藍根顆粒

3、 可泰舒+眾生丸注:以上組合可調換。

伴有咳嗽應根據咳嗽症狀如乾咳無痰的:右美沙芬、川貝清肺糖漿;痰不易咳出或多痰可選用氨溴索口服液、半夏糖漿、康恩貝咳停、蛇膽川貝糖漿等;久咳用利肺片、轉移因數口服液;

4、伴有發熱:低熱使用:柴胡滴丸、消炎退熱顆粒、小柴胡顆粒、清開靈膠囊;高熱:複方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膠囊。

5、體虛感冒可配玉屏風顆粒、牛初乳、氨基酸、維生素C泡騰片

抗生素的服用,必須先詢問顧客是否有過敏史

呼吸系統——2

分類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風寒感冒

主要表現為身感頭痛無汗、四肢疼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

1.中成藥有:四季感冒膠囊、荊防感冒顆粒、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

2.西藥有:新秀、泰晶等

痰稀白易咳出,夜間咳為主為風寒咳嗽。可用:杏蘇止咳糖漿

1、抗生素的服用,必須先詢問顧客

風熱感冒

表現為發熱重、輕微發冷、頭脹疼、鼻流粘涕或黃涕、咽喉腫疼、咳嗽、痰黃稠、口渴、舌苔黃或薄白

風熱感冒顆粒、感冒清膠囊、複方感冒靈片、桑菊感冒顆粒、維C銀翹片、感冒靈顆粒、抗病毒口服液

風熱咳嗽可選用:蛇膽川貝液、感冒止咳糖漿、川貝雪梨膏、強力枇杷露、。痰多黃稠粘以日咳為甚可用清熱化痰藥;咽喉腫痛明顯還可配合清熱潤喉含片。

是否有過敏史

2、可使用的保健品有:維生素C、乳清蛋白、胡蘿蔔素、牛初乳粉。

表裡兩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

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大便乾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尖紅赤。

1.成藥有:小柴胡沖劑、四季感冒膠囊

2.西藥有:新秀、泰晶等

如有咽喉腫痛搭配使用清熱消炎類成藥如雙黃連膠囊、一清軟膠囊、炎立消膠囊等

感冒用藥 (應用)

1 、西藥主要作用:減少分泌物,緩解感冒症狀如鼻塞、發熱、頭 痛的作用。

中成藥主要分為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兩類,要求風熱、風寒對症下藥;

2、 用西藥可配伍清熱解毒的成藥或感冒類中成藥;

3、駕車、空中作業等人員慎服含撲爾敏等抗過敏成分的藥。孕婦最好用中成藥, 特殊情況的患者須幫顧客詳細閱讀說明耐心解說;

4、高熱者適當配伍解熱止痛類如布洛芬、散列通等,注意多飲水多休息;

6、感冒伴咳嗽配潤肺止咳藥有痰配化痰藥和消炎藥

7、如果鼻塞可配合使用複方薄荷腦鼻用吸入劑

8、提高免疫力(保健):感冒期間可配合維生素c製劑,體虛者可配合牛初乳、蛋白質類。

呼吸系統—3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一般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尤其是哮喘病)

輔助用藥 (重點學習內容)

注意事項

支氣管哮喘

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等症,多在夜間或淩晨發生。

1.輕度的哮喘可用: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氣霧劑+抗過敏藥(西替利嗪)+哮喘膠囊(利肺片

、固腎定喘丸);

2.中度的哮喘:支氣管舒張藥如沙丁胺醇氣霧劑+ 抗過敏藥(氯雷他定片)

+茶鹼緩釋片;

可適當推薦服用蟲草(及其製劑)+葡萄籽軟膠囊、胡蘿蔔素、蛋白質

1、 急性或重症發作應勸患者立即就醫

2、 糖皮質激素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急、慢性支氣管炎

病毒、細菌感染或物理化學刺激引起支氣管黏膜炎症,臨床主要症狀表現為咳嗽和咳痰。每年發作持續3個月,連續 2年或以上為慢性支氣管炎。

1.抗生素+鎮咳祛痰藥+ 支氣管舒張劑

如阿奇黴素分散片+如乾咳選用右美沙芬/痰粘稠可用氨溴素

可輔助搭配利肺片、蜂膠軟膠囊、大蒜油軟膠囊等。慢支患者可加服牛初乳、氨基酸等以提高免疫力,可減少急性病的發作。

慢支抗生素服用應不少於3天

,但不超過10 天。

二、五官科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口腔潰瘍

發生在口腔黏膜,一個或數個,局部有燒灼感,疼痛明顯,影響說話和進食。

用藥原則:清熱解毒藥

+對症用藥例如:

梔子金花丸+口腔潰瘍散(西地碘含片、口腔炎噴霧劑)+玄麥甘桔顆粒(余麥口咽合劑)

B組維生素(複合維生素、鋅類製劑)

淡鹽水漱口,多飲水、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煙酒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

咽炎

1.急性咽炎起病較急初起咽部乾燥、灼熱,繼而咽部紅腫疼痛可伴有發熱2.慢咽常無明顯咽痛,有異物感、咽幹、發癢、咳嗽

用藥原則:清熱解毒清喉利咽藥+西藥局部消

炎/含片+潤喉藥+中藥茶飲。例如:

1.急性咽炎需服用抗生素+中成藥(穿王消炎膠囊、穿心蓮滴丸、喉疾靈膠囊、芩黃喉症丸

、眾生丸等)+銀黃含片

2.慢性咽炎需眾生丸+咽炎片+慢嚴舒檸含片

1.慢性咽炎平時可多服用含片如:西地碘含片、玄麥甘桔含片等

2.伴咳嗽可加服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清肺糖漿(乾咳)

3、可配合使用的保健品:維生素c、蜂膠、蛋白質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過敏性鼻炎

吸入外界過敏性抗原而引起,主要症狀是突然鼻癢、打噴嚏、流清涕

、鼻塞,且反復發作。

1、抗過敏藥(迪皿—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局部外用藥物+鼻炎類中成藥(防治鼻炎片、通竅鼻炎片)

2、鼻炎康片(中西藥合劑)+外用滴鼻劑

增強抵抗力保健品:葡萄籽、維生素C、大蒜精油、蜂膠

避免煙酒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

鼻竇炎

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為鼻竇炎,以不同程度頭疼頭暈、頭痛多在中午前後,夜間減輕、鼻塞、粘性膿性鼻涕、嗅覺減退為主要症狀。

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滴鼻液(諾通—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 對症鼻炎類中成藥(防芷鼻炎片、通竅鼻炎片)

保健品(維生素C、胡蘿蔔素、蜂膠、大蒜精油)

單純性鼻炎

鼻塞的症狀是間歇性和交替性,即白天輕夜間重,側臥時居下的鼻腔

、鼻塞、上側通氣良好。

滴鼻劑(滴通鼻炎水)+ 對症的中成藥(通竅鼻炎片、鼻淵片)

保健品:蜂膠、維生素C等。

五官科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牙痛

1.風熱牙痛:牙痛呈陣發性,牙齦紅腫,全身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

、苔白乾等症;

西藥(甲硝唑芬不芬

、人工牛黃甲硝唑)+ 中成藥(眾生丸、上清丸)

1、眾生丸搗碎可塗抹牙齦;

3、 含漱劑(複方氯己定含漱劑

4、 中藥茶飲。

1、 抗生素的服用必須先詢問顧客是否有過敏史;

2、 服用甲硝唑製劑時提醒顧客禁止服用含酒精的飲料等。

2.腎虛火旺牙痛:口不臭

,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腰痠痛,頭暈眼花,口幹不欲飲;

知柏地黃丸(玄麥甘桔顆粒)+抗生素

3.胃火牙痛:口氣臭,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舌苔黃厚,口渴多飲。

牛黃清胃丸+抗生素

三、兒科用藥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小兒

感冒

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數由細菌感染引起。普通小兒感冒初起的症狀有:連續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發熱頭痛和嗓子腫痛。如果兼有感受風寒,還會出現怕冷、全身骨節痛等症狀。

用藥原則:感冒藥(西藥、中藥)+退熱藥

+止咳化痰藥+扁桃體炎用藥+健胃消食藥。例如:西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氨酚烷胺顆粒)中成藥( 小兒感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

1.伴有咳嗽應根據咳嗽症狀如乾咳無痰的可選用右美沙芬緩釋混懸液如果有痰可用氨溴索糖漿;久咳可加配轉移因數口服液;風寒咳嗽可用杏蘇止咳糖漿;風熱咳嗽可用川貝枇杷糖漿;

2.小兒鼻炎可搭配使用氯雷他定口服液,合併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如阿奇黴素顆粒,

3.急性扁桃體炎可用小兒咽扁顆粒+抗生素

4、如發燒可建議適用退熱貼。

5、保健品:維生素C、牛初乳、乳清蛋白、蛋白質粉。

應用抗生素時需確定無過敏症史。

小兒

腸炎

1.細菌病毒性腸炎:輕型腹瀉表現為每天10次以下。糞質不多,呈“蛋花湯樣”。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塊,較重的腹瀉為每天大便次數十次以上。大量水樣便,少量粘液,噁心嘔吐。

細菌性腸炎可選用

1、抗生素+蒙脫石散

2、成藥:小兒瀉速停顆粒3、病毒性腸炎可選用 利巴韋林顆粒

+蒙脫石散+益生菌

1、根據情況還可配合外用貼膏(小兒敷臍止瀉散、消食貼等)

2、預防脫水可另外囑咐家長服用補液鹽

3、如伴有發熱應勸其就醫。

兒童禁服喹諾酮類抗生素,重症患者應勸其就醫

四、消化系統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上腹部疼痛不適,為慢性週期性、節律性疼痛,表現為脹痛、燒灼樣或饑餓樣不適感。疼痛與飲食有關;胃潰瘍在餐後0.5-2小時出現(餐後痛);12指腸潰瘍多在餐後3-4小時出現(空腹痛),常在夜間出現。

用藥原則:1、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片)+ 胃粘膜保護劑(膠體果膠鉍/ 胃膜素膠囊等)+中成藥(康復新液)

2、如果確定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抗生素三聯療法(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平時可服用些蜂膠、螺旋藻、蛋白質、蜂王漿保護胃黏膜以緩解胃脹的症狀;胃寒用溫胃舒或香砂養胃丸,胃熱者用養胃舒。

胃潰瘍需按療程服用

胃炎

慢性胃炎症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後症狀加重,而空腹時比較舒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斯達舒(正胃膠囊)+胃康靈(養胃舒軟膠囊、胃炎康膠囊

胃脹可搭配香砂養胃丸 +依託必利或多潘立酮片。平時可服用些柔肝和胃的藥如猴菇菌片、螺旋藻片。

四、消化系統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消化不良

脘腹脹滿、嘔吐泄瀉、頭昏暈重用

消食健胃片+保和丸+多潘立酮片(伊托必利)

維生素B族

腹瀉

腹瀉的病因有細菌性、病毒性、飲食引起。

1、細菌性腸炎可用諾氟沙星+止痢甯片+蒙脫石散

2、中成藥止瀉(香連丸、莧菜黃連素)+微生態製劑(整腸生等)

3、吃生猛海鮮之後腹瀉:鹽酸小檗堿+整腸生+鞣酸蛋白+口服補液鹽

慢性腹瀉可搭配固腸止瀉丸/大蒜油軟膠囊/蜂膠軟膠囊

諾氟沙星18 歲以下禁用

便秘

1、三黃片(梔子金花丸)+外用通便藥(開塞露)

2、通便靈(清腸通便膠囊)+開塞露

1、可配合使用的保健品有:老便通膠囊

、果蔬纖維、螺旋藻、清好清暢膠囊、大豆磷脂(適合老年性高血脂同時便秘的顧客)。

2、中藥茶飲:腸清茶、潤腸通便茶

痔瘡

有異物感、可發生濕疹和搔癢。患處作痛、便血,嚴重者有痔脫垂。

用藥原則:內服清熱消痔類中成藥+ 外用對症藥品+西藥對症藥+外用洗劑+保健品例如:痔炎消片(化痔片痔速寧、痔瘡膠囊等

)+熊膽痔靈栓(醋酸氯已定痔瘡栓

可外用苦參洗劑(痔舒適洗液)清潔可緩解異物感、濕疹和搔癢的症狀,保健品可選用膳食纖維等。

五、補益類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貧血

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動後氣短、眼花、耳鳴、食欲減退和腹脹等

養氣血類中成藥+鐵劑如

1.益氣養血口服液+葡萄糖酸亞鐵口服液

2.中成藥:芪元益氣口服液、阿膠製劑

1、 可配合服維生素c、蛋白質、螺旋藻。

2、 伴巨幼細胞性貧血可加服維生素B12和葉酸。

維生素C是幫助Fe的吸收;Fe劑宜飯後服用,服藥前後忌喝茶、咖啡等。

肝腎虛症

腎陰虛症狀為: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睡眠不好,舌苔少質紅,脈細數;腎陽虛症狀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陽痿,早洩,精神委靡,舌質淡,舌苔薄,脈遲緩等。

腎陰虛宜服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宜服用:

1、 龜鹿補腎丸、桂附地黃丸

2、 補腎益氣膠囊、腎寶合劑

腎陽虛者可建議平時堅持服用海狗油、蜂王漿、蛋白質。

陰虛就火旺,不適合服用溫熱的壯陽藥物;腎陽虛、怕冷,不適合服用滋陰藥。

補益類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失眠

1.陰虛火旺型:表現為肝腎陰血不足,心肝火旺,心神不寧,五心煩熱,心悸汗出,口乾咽幹,耳鳴健忘,失眠。 2.心脾兩虛型:表現為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力疲乏。

1.陰虛火旺型:可用解鬱安神顆粒(五味子糖漿)+知柏地黃丸+穀維素。

2.心脾兩虛型:養血安神片+歸脾丸或刺五加口服液+歸脾丸。

1.保健品可用:褪黑素、鈣加D、角鯊烯、複合維生素等;

2.補腎安神口服液

、安神補腦液均為溫補類安神藥,可適用於長期神經衰弱的老年人。

褪黑素不適宜少年兒童、妊娠期婦女、肝腎不全、甲亢患者。

六、風濕骨痛及痛風症-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風濕痹痛

由於風寒引起的血液迴圈不通暢,導致關節病變發生疼痛,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

中成藥(風濕關節炎片、風濕馬錢片)+西藥止痛(雙氯芬酸鈉膠囊)+外用藥物(麝香祛痛搽劑)+貼膏(風濕安泰貼、麝香壯骨膏、少林風濕跌打膏)

1. 保健品:葡萄糖胺、蛋白質、螺旋藻、骨膠原高鈣、維生素B 族、海狗寶。

2.中醫認為腎主筋骨,平時應多服用些補腎強筋骨類中成藥,可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等。

3、健字型大小外用:萬通筋骨噴、

此類病種可配合相應的醫療器械

腰椎病

腰痛,日久可發生骨質增生(骨刺),引起一側或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中成藥(抗骨增生片、藤黃健骨丸)+西藥止痛(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美洛昔康分散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外用貼膏(頸腰康貼、壯骨麝香止痛膏)

腰椎病患者切忌突然地、劇烈地運動,可採取佩帶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可配售相應的防護、按摩類醫療器械)

頸椎病

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嘔吐、下肢無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

頸痛片(根痛平膠囊)+頸腰康貼膏

頸椎病輕症患者平時可搭配使用頸椎牽引器進行牽引治療

跌打損傷

舒筋活血片(活血止痛膠囊)

+麝香祛痛搽劑+消炎鎮痛膏

如有骨折患者應勸其就醫。

風濕骨痛及痛風症-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骨質疏鬆

女性更年期前後1-2年,隨著雌激素下降,骨密度降低較快,容易引起疼痛;通常為大骨痛、腰椎酸痛;易骨折

氨基葡萄糖膠囊或骨化三醇軟膠囊+補益肝腎類中成藥(仙靈骨葆片)。

保健品:蛋白質、骨膠原高鈣、葡萄糖胺、多種維生素、大豆異黃酮(限女性服用

痛風症

顯著症狀有急性單關節炎發作,患病關節可見皮膚呈暗紅色,有可疑痛風結節等,以X光攝片檢查確認為准。

秋水仙堿、別嘌醇(該類藥副作用較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雙氯芬酸鈉膠囊(可緩解疼痛)

痛風患者忌酗酒,辛辣、刺激、葷腥食物不要過量。

七、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糖尿病

有糖尿病症狀,並且任意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兩次或兩次以上

≧7.0mmol/L。

1.磺脲類降血糖藥如格列齊特(中效)、格列美脲(長效)。

2.雙胍類降血糖藥:如二甲雙胍緩釋片(適用於肥胖型)

3.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適用於餐後血糖高患者):阿卡波糖

1、中成藥有:養陰降糖片、金芪降糖顆粒、降糖膠囊、六味地黃丸;

2、保健品:苦瓜素、蜂膠膠囊以增強胰島功能

糖尿病在中醫範疇屬陰虛,所以服用六位地黃丸(養陰

原發性高血壓

舒張壓大於90mmHg或收

縮壓大於140mmHg,而又可排除繼發性(如腎病)高血壓者,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1.利尿降壓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

2.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制劑:利血平、降壓靈、鹽酸可樂定;

3.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β阻滯劑如心得安、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托西爾康)

等; 4.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T):替米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膠囊等;

6.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等;

7.其它:常用的有中成藥如珍菊降壓片等

常搭配複方丹參片(丸)以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發悶的症狀;或服用深海魚油、卵磷脂、維生素E,以軟化血管, 延緩血管的硬化

1、用降壓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穩定後,可改用最小維持量以鞏固減少副作用;

2、臨床上常聯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血壓顯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多。

(晚上不宜服用)

3、降壓藥的服用時間:早晨7點,下午

3點。

注意多飲水多休息;

6、感冒伴咳嗽配潤肺止咳藥有痰配化痰藥和消炎藥

7、如果鼻塞可配合使用複方薄荷腦鼻用吸入劑

8、提高免疫力(保健):感冒期間可配合維生素c製劑,體虛者可配合牛初乳、蛋白質類。

呼吸系統—3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一般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尤其是哮喘病)

輔助用藥 (重點學習內容)

注意事項

支氣管哮喘

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等症,多在夜間或淩晨發生。

1.輕度的哮喘可用: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氣霧劑+抗過敏藥(西替利嗪)+哮喘膠囊(利肺片

、固腎定喘丸);

2.中度的哮喘:支氣管舒張藥如沙丁胺醇氣霧劑+ 抗過敏藥(氯雷他定片)

+茶鹼緩釋片;

可適當推薦服用蟲草(及其製劑)+葡萄籽軟膠囊、胡蘿蔔素、蛋白質

1、 急性或重症發作應勸患者立即就醫

2、 糖皮質激素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急、慢性支氣管炎

病毒、細菌感染或物理化學刺激引起支氣管黏膜炎症,臨床主要症狀表現為咳嗽和咳痰。每年發作持續3個月,連續 2年或以上為慢性支氣管炎。

1.抗生素+鎮咳祛痰藥+ 支氣管舒張劑

如阿奇黴素分散片+如乾咳選用右美沙芬/痰粘稠可用氨溴素

可輔助搭配利肺片、蜂膠軟膠囊、大蒜油軟膠囊等。慢支患者可加服牛初乳、氨基酸等以提高免疫力,可減少急性病的發作。

慢支抗生素服用應不少於3天

,但不超過10 天。

二、五官科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口腔潰瘍

發生在口腔黏膜,一個或數個,局部有燒灼感,疼痛明顯,影響說話和進食。

用藥原則:清熱解毒藥

+對症用藥例如:

梔子金花丸+口腔潰瘍散(西地碘含片、口腔炎噴霧劑)+玄麥甘桔顆粒(余麥口咽合劑)

B組維生素(複合維生素、鋅類製劑)

淡鹽水漱口,多飲水、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煙酒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

咽炎

1.急性咽炎起病較急初起咽部乾燥、灼熱,繼而咽部紅腫疼痛可伴有發熱2.慢咽常無明顯咽痛,有異物感、咽幹、發癢、咳嗽

用藥原則:清熱解毒清喉利咽藥+西藥局部消

炎/含片+潤喉藥+中藥茶飲。例如:

1.急性咽炎需服用抗生素+中成藥(穿王消炎膠囊、穿心蓮滴丸、喉疾靈膠囊、芩黃喉症丸

、眾生丸等)+銀黃含片

2.慢性咽炎需眾生丸+咽炎片+慢嚴舒檸含片

1.慢性咽炎平時可多服用含片如:西地碘含片、玄麥甘桔含片等

2.伴咳嗽可加服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清肺糖漿(乾咳)

3、可配合使用的保健品:維生素c、蜂膠、蛋白質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過敏性鼻炎

吸入外界過敏性抗原而引起,主要症狀是突然鼻癢、打噴嚏、流清涕

、鼻塞,且反復發作。

1、抗過敏藥(迪皿—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局部外用藥物+鼻炎類中成藥(防治鼻炎片、通竅鼻炎片)

2、鼻炎康片(中西藥合劑)+外用滴鼻劑

增強抵抗力保健品:葡萄籽、維生素C、大蒜精油、蜂膠

避免煙酒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

鼻竇炎

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為鼻竇炎,以不同程度頭疼頭暈、頭痛多在中午前後,夜間減輕、鼻塞、粘性膿性鼻涕、嗅覺減退為主要症狀。

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滴鼻液(諾通—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 對症鼻炎類中成藥(防芷鼻炎片、通竅鼻炎片)

保健品(維生素C、胡蘿蔔素、蜂膠、大蒜精油)

單純性鼻炎

鼻塞的症狀是間歇性和交替性,即白天輕夜間重,側臥時居下的鼻腔

、鼻塞、上側通氣良好。

滴鼻劑(滴通鼻炎水)+ 對症的中成藥(通竅鼻炎片、鼻淵片)

保健品:蜂膠、維生素C等。

五官科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牙痛

1.風熱牙痛:牙痛呈陣發性,牙齦紅腫,全身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

、苔白乾等症;

西藥(甲硝唑芬不芬

、人工牛黃甲硝唑)+ 中成藥(眾生丸、上清丸)

1、眾生丸搗碎可塗抹牙齦;

3、 含漱劑(複方氯己定含漱劑

4、 中藥茶飲。

1、 抗生素的服用必須先詢問顧客是否有過敏史;

2、 服用甲硝唑製劑時提醒顧客禁止服用含酒精的飲料等。

2.腎虛火旺牙痛:口不臭

,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腰痠痛,頭暈眼花,口幹不欲飲;

知柏地黃丸(玄麥甘桔顆粒)+抗生素

3.胃火牙痛:口氣臭,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舌苔黃厚,口渴多飲。

牛黃清胃丸+抗生素

三、兒科用藥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小兒

感冒

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數由細菌感染引起。普通小兒感冒初起的症狀有:連續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發熱頭痛和嗓子腫痛。如果兼有感受風寒,還會出現怕冷、全身骨節痛等症狀。

用藥原則:感冒藥(西藥、中藥)+退熱藥

+止咳化痰藥+扁桃體炎用藥+健胃消食藥。例如:西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氨酚烷胺顆粒)中成藥( 小兒感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

1.伴有咳嗽應根據咳嗽症狀如乾咳無痰的可選用右美沙芬緩釋混懸液如果有痰可用氨溴索糖漿;久咳可加配轉移因數口服液;風寒咳嗽可用杏蘇止咳糖漿;風熱咳嗽可用川貝枇杷糖漿;

2.小兒鼻炎可搭配使用氯雷他定口服液,合併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如阿奇黴素顆粒,

3.急性扁桃體炎可用小兒咽扁顆粒+抗生素

4、如發燒可建議適用退熱貼。

5、保健品:維生素C、牛初乳、乳清蛋白、蛋白質粉。

應用抗生素時需確定無過敏症史。

小兒

腸炎

1.細菌病毒性腸炎:輕型腹瀉表現為每天10次以下。糞質不多,呈“蛋花湯樣”。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塊,較重的腹瀉為每天大便次數十次以上。大量水樣便,少量粘液,噁心嘔吐。

細菌性腸炎可選用

1、抗生素+蒙脫石散

2、成藥:小兒瀉速停顆粒3、病毒性腸炎可選用 利巴韋林顆粒

+蒙脫石散+益生菌

1、根據情況還可配合外用貼膏(小兒敷臍止瀉散、消食貼等)

2、預防脫水可另外囑咐家長服用補液鹽

3、如伴有發熱應勸其就醫。

兒童禁服喹諾酮類抗生素,重症患者應勸其就醫

四、消化系統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上腹部疼痛不適,為慢性週期性、節律性疼痛,表現為脹痛、燒灼樣或饑餓樣不適感。疼痛與飲食有關;胃潰瘍在餐後0.5-2小時出現(餐後痛);12指腸潰瘍多在餐後3-4小時出現(空腹痛),常在夜間出現。

用藥原則:1、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片)+ 胃粘膜保護劑(膠體果膠鉍/ 胃膜素膠囊等)+中成藥(康復新液)

2、如果確定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抗生素三聯療法(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平時可服用些蜂膠、螺旋藻、蛋白質、蜂王漿保護胃黏膜以緩解胃脹的症狀;胃寒用溫胃舒或香砂養胃丸,胃熱者用養胃舒。

胃潰瘍需按療程服用

胃炎

慢性胃炎症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後症狀加重,而空腹時比較舒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斯達舒(正胃膠囊)+胃康靈(養胃舒軟膠囊、胃炎康膠囊

胃脹可搭配香砂養胃丸 +依託必利或多潘立酮片。平時可服用些柔肝和胃的藥如猴菇菌片、螺旋藻片。

四、消化系統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消化不良

脘腹脹滿、嘔吐泄瀉、頭昏暈重用

消食健胃片+保和丸+多潘立酮片(伊托必利)

維生素B族

腹瀉

腹瀉的病因有細菌性、病毒性、飲食引起。

1、細菌性腸炎可用諾氟沙星+止痢甯片+蒙脫石散

2、中成藥止瀉(香連丸、莧菜黃連素)+微生態製劑(整腸生等)

3、吃生猛海鮮之後腹瀉:鹽酸小檗堿+整腸生+鞣酸蛋白+口服補液鹽

慢性腹瀉可搭配固腸止瀉丸/大蒜油軟膠囊/蜂膠軟膠囊

諾氟沙星18 歲以下禁用

便秘

1、三黃片(梔子金花丸)+外用通便藥(開塞露)

2、通便靈(清腸通便膠囊)+開塞露

1、可配合使用的保健品有:老便通膠囊

、果蔬纖維、螺旋藻、清好清暢膠囊、大豆磷脂(適合老年性高血脂同時便秘的顧客)。

2、中藥茶飲:腸清茶、潤腸通便茶

痔瘡

有異物感、可發生濕疹和搔癢。患處作痛、便血,嚴重者有痔脫垂。

用藥原則:內服清熱消痔類中成藥+ 外用對症藥品+西藥對症藥+外用洗劑+保健品例如:痔炎消片(化痔片痔速寧、痔瘡膠囊等

)+熊膽痔靈栓(醋酸氯已定痔瘡栓

可外用苦參洗劑(痔舒適洗液)清潔可緩解異物感、濕疹和搔癢的症狀,保健品可選用膳食纖維等。

五、補益類用藥—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貧血

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動後氣短、眼花、耳鳴、食欲減退和腹脹等

養氣血類中成藥+鐵劑如

1.益氣養血口服液+葡萄糖酸亞鐵口服液

2.中成藥:芪元益氣口服液、阿膠製劑

1、 可配合服維生素c、蛋白質、螺旋藻。

2、 伴巨幼細胞性貧血可加服維生素B12和葉酸。

維生素C是幫助Fe的吸收;Fe劑宜飯後服用,服藥前後忌喝茶、咖啡等。

肝腎虛症

腎陰虛症狀為: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睡眠不好,舌苔少質紅,脈細數;腎陽虛症狀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陽痿,早洩,精神委靡,舌質淡,舌苔薄,脈遲緩等。

腎陰虛宜服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宜服用:

1、 龜鹿補腎丸、桂附地黃丸

2、 補腎益氣膠囊、腎寶合劑

腎陽虛者可建議平時堅持服用海狗油、蜂王漿、蛋白質。

陰虛就火旺,不適合服用溫熱的壯陽藥物;腎陽虛、怕冷,不適合服用滋陰藥。

補益類用藥—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失眠

1.陰虛火旺型:表現為肝腎陰血不足,心肝火旺,心神不寧,五心煩熱,心悸汗出,口乾咽幹,耳鳴健忘,失眠。 2.心脾兩虛型:表現為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力疲乏。

1.陰虛火旺型:可用解鬱安神顆粒(五味子糖漿)+知柏地黃丸+穀維素。

2.心脾兩虛型:養血安神片+歸脾丸或刺五加口服液+歸脾丸。

1.保健品可用:褪黑素、鈣加D、角鯊烯、複合維生素等;

2.補腎安神口服液

、安神補腦液均為溫補類安神藥,可適用於長期神經衰弱的老年人。

褪黑素不適宜少年兒童、妊娠期婦女、肝腎不全、甲亢患者。

六、風濕骨痛及痛風症-1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風濕痹痛

由於風寒引起的血液迴圈不通暢,導致關節病變發生疼痛,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

中成藥(風濕關節炎片、風濕馬錢片)+西藥止痛(雙氯芬酸鈉膠囊)+外用藥物(麝香祛痛搽劑)+貼膏(風濕安泰貼、麝香壯骨膏、少林風濕跌打膏)

1. 保健品:葡萄糖胺、蛋白質、螺旋藻、骨膠原高鈣、維生素B 族、海狗寶。

2.中醫認為腎主筋骨,平時應多服用些補腎強筋骨類中成藥,可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等。

3、健字型大小外用:萬通筋骨噴、

此類病種可配合相應的醫療器械

腰椎病

腰痛,日久可發生骨質增生(骨刺),引起一側或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中成藥(抗骨增生片、藤黃健骨丸)+西藥止痛(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美洛昔康分散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外用貼膏(頸腰康貼、壯骨麝香止痛膏)

腰椎病患者切忌突然地、劇烈地運動,可採取佩帶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可配售相應的防護、按摩類醫療器械)

頸椎病

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嘔吐、下肢無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

頸痛片(根痛平膠囊)+頸腰康貼膏

頸椎病輕症患者平時可搭配使用頸椎牽引器進行牽引治療

跌打損傷

舒筋活血片(活血止痛膠囊)

+麝香祛痛搽劑+消炎鎮痛膏

如有骨折患者應勸其就醫。

風濕骨痛及痛風症-2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骨質疏鬆

女性更年期前後1-2年,隨著雌激素下降,骨密度降低較快,容易引起疼痛;通常為大骨痛、腰椎酸痛;易骨折

氨基葡萄糖膠囊或骨化三醇軟膠囊+補益肝腎類中成藥(仙靈骨葆片)。

保健品:蛋白質、骨膠原高鈣、葡萄糖胺、多種維生素、大豆異黃酮(限女性服用

痛風症

顯著症狀有急性單關節炎發作,患病關節可見皮膚呈暗紅色,有可疑痛風結節等,以X光攝片檢查確認為准。

秋水仙堿、別嘌醇(該類藥副作用較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雙氯芬酸鈉膠囊(可緩解疼痛)

痛風患者忌酗酒,辛辣、刺激、葷腥食物不要過量。

七、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

病症

症狀

主導用藥

輔助用藥

注意事項

糖尿病

有糖尿病症狀,並且任意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兩次或兩次以上

≧7.0mmol/L。

1.磺脲類降血糖藥如格列齊特(中效)、格列美脲(長效)。

2.雙胍類降血糖藥:如二甲雙胍緩釋片(適用於肥胖型)

3.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適用於餐後血糖高患者):阿卡波糖

1、中成藥有:養陰降糖片、金芪降糖顆粒、降糖膠囊、六味地黃丸;

2、保健品:苦瓜素、蜂膠膠囊以增強胰島功能

糖尿病在中醫範疇屬陰虛,所以服用六位地黃丸(養陰

原發性高血壓

舒張壓大於90mmHg或收

縮壓大於140mmHg,而又可排除繼發性(如腎病)高血壓者,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1.利尿降壓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

2.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制劑:利血平、降壓靈、鹽酸可樂定;

3.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β阻滯劑如心得安、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托西爾康)

等; 4.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T):替米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膠囊等;

6.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等;

7.其它:常用的有中成藥如珍菊降壓片等

常搭配複方丹參片(丸)以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發悶的症狀;或服用深海魚油、卵磷脂、維生素E,以軟化血管, 延緩血管的硬化

1、用降壓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穩定後,可改用最小維持量以鞏固減少副作用;

2、臨床上常聯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血壓顯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多。

(晚上不宜服用)

3、降壓藥的服用時間:早晨7點,下午

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