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臺」我的老公是個媽寶男

親愛的朋友,世間所有的喜悅、滿足和收穫最終都將回歸於家庭之中,婚姻家庭的和睦與幸福,是人生最大的成功,每週五上午11點,我都會如約走進廣播電臺,在AM1143淄博綜合廣播的《齊文化養生堂-點亮生活》節目中,

與著名主持人羅燕老師一起關注家庭,解讀幸福,漫話婚姻。敬請收聽: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所謂的“媽寶男”或者“爸寶女”,他們與父母的聯繫都太過緊密,一個不舍,一個不放,這樣的娃很難真正長大,以至於嚴重影響了走進婚姻以後的生活。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母,丈夫有一個強勢且掌控全家的母親,讓他從小就習慣了依附于老人的影子中,甚至在結婚,做了父母以後依然如故,由此導致妻子在一次次被忽略、被控制的狀態裡找不到自己的角色感與存在感,夫妻關係越來越差,在相愛相殺中最終把一家人弄得心力憔悴,不得安寧,小夫妻也到了要分道揚鑣的地步。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恆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男人和女人結合在一起,他們首先成為伴侶,而後才能成為父母,伴侶關係在親子關係之前出現,伴侶關係應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人生有許多分離。第一次分離是斷乳,兒童體驗的是與母親的生理的分離,第二次分離是少年期,是孩子與母親的精神的分離,覺得自己長大了,希望脫離成人的管束、脫離父母的管束。新婚夫妻經歷的第一個考驗是什麼?——跟原生家庭的分離。所謂的“媽寶男”“爸寶女”就是指那些與家原生家庭沒有分離的被人稱為“巨嬰”的新婚丈夫與妻子,

他們習慣性的事事依賴父母,很難獨立地去面對事物和處理關係,這樣的夫妻,勢必給婚姻生活埋下了無數的炸彈。

男孩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如果他不能突破這種影響,他就很難成長為一個珍惜女人並維持長久伴侶關係的男人,

很難成為一個好的爸爸,也無力維持一段平等的男女關係。他必須放棄那最原始、最親密的對母親的依附關係,他才能全情投入于伴侶之間,成為獨立的男子漢。

女孩開始的時候也是深受母親的影響,後來逐漸感覺到父親的魅力。但是,如果她繼續在父親的影響範圍內做爸爸的乖女兒,她也許可以成為一個親密伴侶,但很難成為一個好媽媽,也很難成為一個平等的伴侶。一個女孩必須在心理上離開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她的父親,她才能把自己交給伴侶、變成一個成熟的女性。

其實,“媽寶男”“爸寶女”只是一種現象,並不是一種標籤,幸福面前人人可期,為了確立成功的親密關係,我們就必須懂得去改變和轉移兒童時期形成的對父母的依附,懂得真正的孝是夫妻要成為一個整體去孝順父母,而不是各自為戰,忽略彼此,要為了愛與責任去要求自己不斷的自省與成長。那樣我們才能完善更健全的人格,和伴侶建立更健康的兩性關係,從而更好的維繫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主播介紹

周先鋒:國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資深婚禮主持人。長期致力於婚姻家庭的研究與探索,專業從事婚姻療愈、戀愛、夫妻關係調適、親子教育、老年關懷等與幸福家庭有關的工作。

也很難成為一個平等的伴侶。一個女孩必須在心理上離開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她的父親,她才能把自己交給伴侶、變成一個成熟的女性。

其實,“媽寶男”“爸寶女”只是一種現象,並不是一種標籤,幸福面前人人可期,為了確立成功的親密關係,我們就必須懂得去改變和轉移兒童時期形成的對父母的依附,懂得真正的孝是夫妻要成為一個整體去孝順父母,而不是各自為戰,忽略彼此,要為了愛與責任去要求自己不斷的自省與成長。那樣我們才能完善更健全的人格,和伴侶建立更健康的兩性關係,從而更好的維繫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主播介紹

周先鋒:國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資深婚禮主持人。長期致力於婚姻家庭的研究與探索,專業從事婚姻療愈、戀愛、夫妻關係調適、親子教育、老年關懷等與幸福家庭有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