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輔食添加不當會影響寶寶發育?新媽媽要格外注意這幾點!

寶寶開始吃輔食了,新媽媽們會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必太緊張,Parents特邀營養專家為你答疑解惑,讓寶寶輕鬆挑戰輔食。

1:開始輔食以後一直進展的不順利

解答: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還在適應過程中,不順利是正常的,即使暫停輔食也沒關係。現在就算寶寶吃奶已經是專家了,但就吃飯這件事來說,他還是新手。

吃奶的動作(哺乳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本領,但是吃輔食時的口腔大動作,則是要通過後天努力才能習得。

寶寶5~6個月大的時候,他是在進行哺乳反射,並開始做吞咽的動作(請參考下表),所以誤把食物吐出來也是很正常的。多多練習他就能吃得很好了,媽媽們不用那麼較真兒。5個月左右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如果寶寶不喜歡,暫停1~2周也沒關係。不管是用勺子吃飯,還是吃糊狀的食物,口感和味道對寶寶來說都是第一次體驗,所以媽媽不要著急,慢慢來。

2:他會咀嚼嗎?直接咽了沒關係嗎?

解答:注意,放在勺子上的食物不要放太多,勺子不要伸到嘴巴太裡面。餵飯的竅門是,用勺子把少量的食物放到寶寶舌頭的前端。

沒有必要為了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把食物弄得硬一些,更重要的是餵食方法是否得當。寶寶沒有把食物吐出來說明他是想吃的,但是,如果勺子上的食物太多或者勺子伸到嘴巴很裡面的話,寶寶嘴巴裡被塞得滿滿的,食物就會阻礙舌頭的活動,

造成寶寶無法咀嚼就直接吞咽了。食物不要放在舌頭後面而是應該放在舌頭前端,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每個輔食階段,食物的大小、軟硬等都是不同的,但是媽媽更要知道,每個階段之間不是突然過渡的,而是循序漸進地過渡。要是寶寶覺得食物太硬了那就再軟點,混在粥裡吃等等,讓寶寶輕輕鬆松地喜歡上挑戰輔食,寶寶的心情和身體都會變得更好的,
媽媽要靈活掌握。

3:如何增加用餐次數?

解答:到了9個月左右,寶寶每天該增加為三次輔食了。為了寶寶不貧血,需要從食物中攝取更多的包括含鐵食物在內的更多營養素了。

一般輔食開始添加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根據寶寶對輔食的耐受情況一日增加為兩次輔食了,

但是不管是從6個月還是7個月開始,一日兩次輔食。到了9個月左右,都要增加為一日三次輔食。

如果寶寶從食物中攝入的營養不夠,則很有可能出現生理性缺鐵性貧血,所以父母應該引起注意。食量小的寶寶,兩次輔食或者三次輔食時,吃得量都不達標也沒有關係,父母應該注意調整生活規律,讓寶寶能夠有饑餓感,同時也要定期到醫院保健科,觀察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是否正常。

4:吃太多,他不知道飽嗎?

解答:只要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正常的話,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吧。食欲和食量應由寶寶自己去體會,寶寶也有個體差異個性的。他想吃的量=適量。

寶寶飲食量要根據寶寶的食欲、食量來決定。就算寶寶吃的比參考標準多了一些,只要體重及發育曲線增加情況在正常範圍內也沒關係。就算即使現在有點胖,到了幼兒期寶寶的體型還會發生變化的。如果媽媽擔心寶寶體重過重的話,可以想辦法在輔食中多加入些蔬菜。還有,不要讓寶寶吃得太快,餵飯的時候要一勺一勺慢慢喂、一口一口慢慢嚼。

吃得過多的寶寶注意

寶寶是不是被動進食?媽媽一勺接一勺喂的很快的話,寶寶會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感覺到飽腹感。

體重從某一時期開始突然增加?如果寶寶的體重在某一時期突然快速增加,父母就要考慮是不是餵食過量?餵食方法和食物攝入種類是否均衡等問題了。

改善方法:

● 試著每餐減少每一勺上的食物量,食物放在勺子的前半部分。

● 嘗試改變進食順序,例如不要把寶寶最愛吃的食物放在面前,先給寶寶吃各種蔬菜等。

● 增加蔬菜量,因為充分地咀嚼能夠帶來飽腹感。

5:手抓進食進行的不順利

解答:為了讓寶寶摸索到自己一口能吃多少輔食,同時也要讓他體驗經歷嘔吐等失敗的經歷。寶寶可以通過自己前牙和嘴唇的感覺,來判斷食物的大小和軟硬度。

看到寶寶用食物把嘴巴塞滿,媽媽一定會很擔心,可是對寶寶來說,這是非常自然的動作,媽媽只要在身邊看著他,並讓他體驗偶爾塞得太多而嘔吐的感覺。不摔跤是學不會騎自行車的,這個道理也一樣。很多媽媽為了寶寶不被噎住,都會給寶寶準備正好一口大小的食物給寶寶自己抓著吃,但是1歲前後一定要讓寶寶有機會用自己的前牙來確認一口吃的食物量。最先接觸到食物的就是寶寶的嘴唇和前牙,通過它們來判斷食物的大小和軟硬,然後再決定咀嚼的次數。這就是為什麼突然把食物放到寶寶舌頭上寶寶有可能不咀嚼就咽下去。

6:邊吃邊玩,弄得到處都是

解答:寶寶注意力放在吃飯上也就10分鐘,10分鐘一過媽媽就可以適時結束這一餐了。寶寶的探究心理和欲望促使他邊吃邊玩,這只是一段時間的問題。

邊吃邊玩是寶寶探究心強和有進食欲望的表現,一定程度上來說隨他就行。寶寶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10~15分鐘,要是寶寶真的高度集中在玩上了,媽媽就要告訴寶寶,你要是堅持玩,那麼寶寶這頓飯就馬上結束了。待到開始上幼稚園以後,原本站著吃飯的寶寶也會學著坐下吃飯,邊吃邊玩的不良吃飯習慣也就會漸漸改正過來。這只是這個時期的問題。

7:挑食,這不吃那不吃

解答:用他喜歡的味道引誘他。寶寶對苦味和酸味是本能上排斥的,所以試試用他喜歡的味道混進去。

寶寶喜歡甜味和香味,本能上認為酸味和苦味是有危險的,因而排斥。在他還不知道這些食物是安全並且對身體有益的時候,不想吃也是正常的。因此,對於寶寶不喜歡的食材媽媽可以想辦法讓寶寶吃下去,例如混在香蕉、桃等有甜味的水果中,或者混在柔滑的豆腐中,讓寶寶輕鬆吃下去。容易吃,又是讓人放心的味道的話,寶寶肯定會吃的。同時在寶寶食物的外形上做一些變化寶寶也會喜歡的。例如把烙的菜餅切成三角形、五角星、圓形,讓他自己用手去抓他喜歡的形狀的菜餅吃,該是一件很美妙的時刻!

8::感覺到了進食倦怠期,寶寶突然不吃輔食了

解答:這種情況可以有。強迫寶寶進食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如先暫停輔食。

如果寶寶只對特定的食物感興趣,只是吃某樣東西或者食量突然減少等,此時,媽媽都是不用太擔心的,只要寶寶的體重正常增長,就不用勉強寶寶吃飯。要是媽媽覺得煩悶,可以先把輔食暫停一段時間,待寶寶心情好了,就會有食欲就會想吃了。執著的寶寶將來在工作學習中也是注意力集中的人,你可以把這當成是寶寶的個性來培養。

9:不吃飯,好像對吃沒有興趣

解答:對於全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注意可能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持續貧血,會導致寶寶抵抗力變低,甚至影響身體發育。

寶寶吃得少,但是寶寶精神很好,體重也沿著發育曲線正常增長,父母不要過慮的話就沒關係。不管是食量小還是身材小,都屬於寶寶的個體性問題。如果是依賴母乳導致寶寶不吃輔食,媽媽就要多注意了。如果寶寶從食物中攝取的鐵不足,貧血持續半年以上,寶寶自身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就會變低,甚至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也可能出現智力發育遲緩等問題。此時,父母要注意給寶寶添加含鐵食物,並在這些食物的色、香、味上下功夫,讓寶寶喜歡上這些食物。10個月以前,一定要把輔食增加到每日3次。

食量小的寶寶要注意

●一日2~3次輔食以後是不是還是以母乳為中心呢?一日2~3三次輔食以後,寶寶所需營養的50%~70%都應該來源於輔食。如果一直是以母乳餵養為中心,很可能導致缺鐵等營養不良狀況出現。

●體重是否一直沒有增加?雖然在發育曲線範圍內,但是體重卻突然不增加了,如果懷疑寶寶身體發育有問題的話,請去兒科就診。

改善方法:

● 10個月以後考慮斷奶。9個月後增加到一日三次輔食,這時寶寶還不吃輔食的話就要考慮10個月以後斷奶了。

● 在保證母乳供應的同時,不斷調整增加輔食的種類和量,次數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寶寶食量很小的話,就給寶寶增加到一日三次輔食吧。儘量做到營養均衡全面,食物品種不斷翻新,讓寶寶從食物的多樣化上對食物產生興趣,此時要多食用富含鐵元素的食材,例如牛肉、動物的血製品、豆腐、羊棲菜、肝臟等。

10:吃飯時間不固定怎麼辦?

解答: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培養。父母要以身作則,按時吃飯,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形成習慣。睡前給寶寶吃飽,一般主張寶寶在晚上8點~8點半上床,9點入睡。睡眠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父母做表率的,父母不要熬夜、夜間看電視、玩手機,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睡眠的。午飯少吃點,晚飯一定要定時吃。晚上6點吃晚飯,9點睡覺,是比較理想的。

有時候大人的吃飯時間都不固定,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可是,因為想要寶寶晚上9點睡覺,所以晚飯最好能在6點左右吃。要是寶寶早上睡懶覺了或是午睡時間長了,午飯就簡單地吃點點心之類,少吃點就行了。早上中午找找平衡,只要晚上能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就可以了。

猛戳【瞭解更多】,查看更多霧霾天護娃絕招

▼▼▼

觀察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是否正常。

4:吃太多,他不知道飽嗎?

解答:只要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正常的話,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吧。食欲和食量應由寶寶自己去體會,寶寶也有個體差異個性的。他想吃的量=適量。

寶寶飲食量要根據寶寶的食欲、食量來決定。就算寶寶吃的比參考標準多了一些,只要體重及發育曲線增加情況在正常範圍內也沒關係。就算即使現在有點胖,到了幼兒期寶寶的體型還會發生變化的。如果媽媽擔心寶寶體重過重的話,可以想辦法在輔食中多加入些蔬菜。還有,不要讓寶寶吃得太快,餵飯的時候要一勺一勺慢慢喂、一口一口慢慢嚼。

吃得過多的寶寶注意

寶寶是不是被動進食?媽媽一勺接一勺喂的很快的話,寶寶會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感覺到飽腹感。

體重從某一時期開始突然增加?如果寶寶的體重在某一時期突然快速增加,父母就要考慮是不是餵食過量?餵食方法和食物攝入種類是否均衡等問題了。

改善方法:

● 試著每餐減少每一勺上的食物量,食物放在勺子的前半部分。

● 嘗試改變進食順序,例如不要把寶寶最愛吃的食物放在面前,先給寶寶吃各種蔬菜等。

● 增加蔬菜量,因為充分地咀嚼能夠帶來飽腹感。

5:手抓進食進行的不順利

解答:為了讓寶寶摸索到自己一口能吃多少輔食,同時也要讓他體驗經歷嘔吐等失敗的經歷。寶寶可以通過自己前牙和嘴唇的感覺,來判斷食物的大小和軟硬度。

看到寶寶用食物把嘴巴塞滿,媽媽一定會很擔心,可是對寶寶來說,這是非常自然的動作,媽媽只要在身邊看著他,並讓他體驗偶爾塞得太多而嘔吐的感覺。不摔跤是學不會騎自行車的,這個道理也一樣。很多媽媽為了寶寶不被噎住,都會給寶寶準備正好一口大小的食物給寶寶自己抓著吃,但是1歲前後一定要讓寶寶有機會用自己的前牙來確認一口吃的食物量。最先接觸到食物的就是寶寶的嘴唇和前牙,通過它們來判斷食物的大小和軟硬,然後再決定咀嚼的次數。這就是為什麼突然把食物放到寶寶舌頭上寶寶有可能不咀嚼就咽下去。

6:邊吃邊玩,弄得到處都是

解答:寶寶注意力放在吃飯上也就10分鐘,10分鐘一過媽媽就可以適時結束這一餐了。寶寶的探究心理和欲望促使他邊吃邊玩,這只是一段時間的問題。

邊吃邊玩是寶寶探究心強和有進食欲望的表現,一定程度上來說隨他就行。寶寶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10~15分鐘,要是寶寶真的高度集中在玩上了,媽媽就要告訴寶寶,你要是堅持玩,那麼寶寶這頓飯就馬上結束了。待到開始上幼稚園以後,原本站著吃飯的寶寶也會學著坐下吃飯,邊吃邊玩的不良吃飯習慣也就會漸漸改正過來。這只是這個時期的問題。

7:挑食,這不吃那不吃

解答:用他喜歡的味道引誘他。寶寶對苦味和酸味是本能上排斥的,所以試試用他喜歡的味道混進去。

寶寶喜歡甜味和香味,本能上認為酸味和苦味是有危險的,因而排斥。在他還不知道這些食物是安全並且對身體有益的時候,不想吃也是正常的。因此,對於寶寶不喜歡的食材媽媽可以想辦法讓寶寶吃下去,例如混在香蕉、桃等有甜味的水果中,或者混在柔滑的豆腐中,讓寶寶輕鬆吃下去。容易吃,又是讓人放心的味道的話,寶寶肯定會吃的。同時在寶寶食物的外形上做一些變化寶寶也會喜歡的。例如把烙的菜餅切成三角形、五角星、圓形,讓他自己用手去抓他喜歡的形狀的菜餅吃,該是一件很美妙的時刻!

8::感覺到了進食倦怠期,寶寶突然不吃輔食了

解答:這種情況可以有。強迫寶寶進食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如先暫停輔食。

如果寶寶只對特定的食物感興趣,只是吃某樣東西或者食量突然減少等,此時,媽媽都是不用太擔心的,只要寶寶的體重正常增長,就不用勉強寶寶吃飯。要是媽媽覺得煩悶,可以先把輔食暫停一段時間,待寶寶心情好了,就會有食欲就會想吃了。執著的寶寶將來在工作學習中也是注意力集中的人,你可以把這當成是寶寶的個性來培養。

9:不吃飯,好像對吃沒有興趣

解答:對於全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注意可能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持續貧血,會導致寶寶抵抗力變低,甚至影響身體發育。

寶寶吃得少,但是寶寶精神很好,體重也沿著發育曲線正常增長,父母不要過慮的話就沒關係。不管是食量小還是身材小,都屬於寶寶的個體性問題。如果是依賴母乳導致寶寶不吃輔食,媽媽就要多注意了。如果寶寶從食物中攝取的鐵不足,貧血持續半年以上,寶寶自身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就會變低,甚至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也可能出現智力發育遲緩等問題。此時,父母要注意給寶寶添加含鐵食物,並在這些食物的色、香、味上下功夫,讓寶寶喜歡上這些食物。10個月以前,一定要把輔食增加到每日3次。

食量小的寶寶要注意

●一日2~3次輔食以後是不是還是以母乳為中心呢?一日2~3三次輔食以後,寶寶所需營養的50%~70%都應該來源於輔食。如果一直是以母乳餵養為中心,很可能導致缺鐵等營養不良狀況出現。

●體重是否一直沒有增加?雖然在發育曲線範圍內,但是體重卻突然不增加了,如果懷疑寶寶身體發育有問題的話,請去兒科就診。

改善方法:

● 10個月以後考慮斷奶。9個月後增加到一日三次輔食,這時寶寶還不吃輔食的話就要考慮10個月以後斷奶了。

● 在保證母乳供應的同時,不斷調整增加輔食的種類和量,次數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寶寶食量很小的話,就給寶寶增加到一日三次輔食吧。儘量做到營養均衡全面,食物品種不斷翻新,讓寶寶從食物的多樣化上對食物產生興趣,此時要多食用富含鐵元素的食材,例如牛肉、動物的血製品、豆腐、羊棲菜、肝臟等。

10:吃飯時間不固定怎麼辦?

解答: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培養。父母要以身作則,按時吃飯,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形成習慣。睡前給寶寶吃飽,一般主張寶寶在晚上8點~8點半上床,9點入睡。睡眠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父母做表率的,父母不要熬夜、夜間看電視、玩手機,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睡眠的。午飯少吃點,晚飯一定要定時吃。晚上6點吃晚飯,9點睡覺,是比較理想的。

有時候大人的吃飯時間都不固定,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可是,因為想要寶寶晚上9點睡覺,所以晚飯最好能在6點左右吃。要是寶寶早上睡懶覺了或是午睡時間長了,午飯就簡單地吃點點心之類,少吃點就行了。早上中午找找平衡,只要晚上能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就可以了。

猛戳【瞭解更多】,查看更多霧霾天護娃絕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