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中醫國粹點贊!國家級專家為ta來南湖~

今天,南湖區接受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評估考核。

上午區政府召開創建工作評審彙報會,區領導徐軍、霍忠華等出席。國家考評組專家聽取彙報並進行實地考核,對南湖區的創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區委副書記、區長徐軍表示,南湖區將以此次評審為契機,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對標抓好落實。

針對下一步工作,南湖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進基層中醫藥工作開展,扎實做好監督、服務和保障工作,為弘揚中醫傳統文化和造福人民群眾的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專家組分別前往大橋鎮衛生院、七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放街道解放路社區衛生服務站、余新鎮曹莊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地實地考察。

那麼

現在南湖區

中醫藥工作情況究竟如何?

小布帶大家前去探探

傳承國粹惠民 生

精 准發力求實效

轄區內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4家,區屬中心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1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2個,事業單位醫療機構31家,民營醫療機構69家。

區屬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衛生工作人員1008人(核編人員8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88人,管理人員31人,其他人員89人;核定住院床位604張;註冊醫師321人,其中,中醫類別醫師76人(中級以上職稱的中醫類別醫師36人),占醫師總數23.68%;註冊護士311人;中藥人員15人。

目前,南湖區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均能開展中醫藥服務,已創建省級“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單位1家、市級“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單位5家。

2017年1-9月,南湖區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門診57.1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5%;中藥飲片處方數9.98萬張,同比增長45.36%。

主要成效

中醫藥地位更加突顯

南湖在原有扶持中醫藥事業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南湖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明確財政的補償內容,為中醫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中醫藥服務能力逐步提升

基本醫療業務素質不斷提升。結合“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南湖區依託市中醫院,形成以三級甲等醫院中醫科為重要力量,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基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南湖區定期製作中醫藥知識圖板和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欄,多管道開展養生保健講座,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

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不斷提高。積極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專案,開展養生保健、食療藥膳、情志調攝、體質調養等健康指導。

中醫藥管理更加規範

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精心組織實施區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的各項措施,不斷加強中醫藥工作力度,明確專人負責中醫藥工作,切實提升中醫藥管理和服務能力。

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制定了《南湖區中醫行業整治專項行動方案》,主要針對開展中醫診療活動的民營診所、門診部、設有中醫科的綜合門診部、醫院及設有中醫科的公立醫療機構進行專項檢查。

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高。區域醫院執行資訊系統(HIS)與健康檔案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共用互閱,與中醫雲系統實現對接,並在各基層醫療單位投入使用。

主要做法

高位規劃引導,構築“發展新合力”,積極搭建中醫藥事業發展平臺。

南湖區切實把中醫藥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逐年提高中醫藥事業經費。2017年已投入1158.77萬元,占當年衛生事業經費投入預算的13.03%。

整合醫療資源,提升“中醫硬實力”,不斷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路。

南湖區共投入375.12萬元用於中醫診療區建設, 2017年財政投入專項經費360萬元(其中,省補120萬元,區級配套240萬元)用於全面改善中醫診療區的基本條件和診療環境,使中醫藥服務水準與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匹配。

注重人才引育,提高“中醫軟實力”,全面優化中醫藥人才結構。

參加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322人次,各醫療機構開展院內中醫藥知識培訓53場次,中醫藥人員受訓率達100%。

發展特色中醫,加大“創新推動力”,著力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水準。

始終鼓勵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實施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明確“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專科建設指導思想,確保到2017年底,80%的鎮(街道)具備基層特色科室。

加強宣傳造勢,擴大“中醫影響力”,大力營造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6年底,南湖區居民中醫藥常識知曉率達91.98%,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內容知曉率達89.69%,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對中醫藥相關政策知曉率達90.92%。

主要成效

中醫藥地位更加突顯

南湖在原有扶持中醫藥事業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南湖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明確財政的補償內容,為中醫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中醫藥服務能力逐步提升

基本醫療業務素質不斷提升。結合“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南湖區依託市中醫院,形成以三級甲等醫院中醫科為重要力量,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基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南湖區定期製作中醫藥知識圖板和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欄,多管道開展養生保健講座,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

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不斷提高。積極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專案,開展養生保健、食療藥膳、情志調攝、體質調養等健康指導。

中醫藥管理更加規範

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精心組織實施區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的各項措施,不斷加強中醫藥工作力度,明確專人負責中醫藥工作,切實提升中醫藥管理和服務能力。

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制定了《南湖區中醫行業整治專項行動方案》,主要針對開展中醫診療活動的民營診所、門診部、設有中醫科的綜合門診部、醫院及設有中醫科的公立醫療機構進行專項檢查。

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高。區域醫院執行資訊系統(HIS)與健康檔案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共用互閱,與中醫雲系統實現對接,並在各基層醫療單位投入使用。

主要做法

高位規劃引導,構築“發展新合力”,積極搭建中醫藥事業發展平臺。

南湖區切實把中醫藥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逐年提高中醫藥事業經費。2017年已投入1158.77萬元,占當年衛生事業經費投入預算的13.03%。

整合醫療資源,提升“中醫硬實力”,不斷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路。

南湖區共投入375.12萬元用於中醫診療區建設, 2017年財政投入專項經費360萬元(其中,省補120萬元,區級配套240萬元)用於全面改善中醫診療區的基本條件和診療環境,使中醫藥服務水準與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匹配。

注重人才引育,提高“中醫軟實力”,全面優化中醫藥人才結構。

參加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322人次,各醫療機構開展院內中醫藥知識培訓53場次,中醫藥人員受訓率達100%。

發展特色中醫,加大“創新推動力”,著力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水準。

始終鼓勵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實施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明確“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專科建設指導思想,確保到2017年底,80%的鎮(街道)具備基層特色科室。

加強宣傳造勢,擴大“中醫影響力”,大力營造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6年底,南湖區居民中醫藥常識知曉率達91.98%,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內容知曉率達89.69%,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對中醫藥相關政策知曉率達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