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人最害怕的武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發明的“閹割地雷”

德軍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廣泛使用地雷,在實戰中他們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到了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在地雷技術方面又有了很多創新,其中一種個頭小巧的分裂式彈跳地雷具有特殊的殺傷力,

被一些盟軍官兵稱為二戰中,最讓他們害怕的武器。

這種地雷外形是個小型的圓柱體,內置烈性炸藥和很多鋼珠。它的特點是被踩中引爆後不是立刻整體爆炸,而是先被彈起80-90釐米左右的高度,然後在空中猛烈炸開,同時將地雷裡的鋼珠向四周水準方向高速發射出去。

由於這種地雷的爆炸高度剛好在成年男人的襠部高度,所以這種地雷經常被盟軍稱為“閹割地雷”,為了談起它顯得輕鬆一點,美軍也稱呼這種地雷為“彈跳貝蒂”。這種地雷在二戰初期,德國進攻法國時正式批量使用,

並逐步改進完善。到了1943年,又開放出內置玻璃碎片的“閹割地雷”,其殺傷力更強,而且更難被探雷器檢測到。

德軍經常把這種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一起佈防,盟軍的坦克或者裝甲車被反坦克地雷損壞後,裡面的盟軍士兵下車後又會被這種跳躍式地雷殺傷。

盟軍在法國諾曼地登陸後,德軍這種地雷的威懾力讓很多盟軍部隊的進攻受阻。後來盟軍官兵發現,這種地雷被觸發後,彈片呈水準方向散佈,所以趕緊趴下,可以大大降低傷亡幾率。

二戰結束後,盟軍命令大約50000名戰俘在西歐戰場排雷,

至今在北非和東歐的部分地區,二戰遺留的地雷仍然存在很大的隱患。納粹德國發明的這種裝有延時引信的地雷,因為設計巧妙,威力強大,很快就被各國效仿改進,後來出現的軍事歷史上經典的松髮式步兵雷,至今也在部分戰場上使用,並且是戰爭電影裡經常出現的場景。

電影“集結號”主角踩中松髮式步兵雷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