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麻辣財經:經濟好不好,聽聽1495名企業家怎麼說

就是這兩天,10月的宏觀經濟資料公佈了,很多人又開始問了:這投資、生產、銷售的增速都往下掉,

中國經濟到底行不行啊?

這個問題,吃瓜群眾說了不算,市長縣長說了也不算,麻辣姐說了更不算。那誰說了算?市場主體——企業家!

那這個問題,企業家到底怎麼看?正好,“2017·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報告公佈了!這是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的第25次全國性企業家年度跟蹤調查,1495份有效問卷反映了1495名企業家對市場的真實看法,

還有他們對經濟趨勢的基本判斷。不過,這份近4萬字的報告實在太長了,所以麻辣姐先學習了一下,這就給您送個精華版。

當下經濟怎麼看?

53.4%的企業家,認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為近五年來的最高值

當前中國經濟到底怎麼樣?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是對市場冷暖最敏感的群體。

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環境處於歷史上並不多見的既不冷又不熱的正常狀態。

企業景氣明顯回升。調查顯示,認為綜合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家占34.4%,認為“一般”的占52%,認為“不佳”的占13.6%;認為“良好”的比“不佳”的多20.8個百分點,這一資料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認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業家占53.4%,為近五年來的最高值。

企業產銷逐漸回暖。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目前企業的生產(服務)量比去年“增加”的企業家占32%,比2016年高了12.3個百分點;“持平”的占44.4%,“減少”的占23.6%;認為“增加”的比“減少”的多8.4個百分點,這一資料五年來首次由負轉正。此外,停產、半停產企業的比重也將為近五年來最低。

基於企業景氣狀態的回升,企業家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也趨於樂觀。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很好”或“較好”的企業家占41.5%,

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比2016年上升了21.2個百分點;2017年認為宏觀經濟“正常”的企業家首次超過一半,為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

不過,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市場感受也出現了分化。

從生產狀態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製造業中的汽車、儀器儀錶等行業目前的生產狀況相對較好,“超負荷生產”或“正常運作”的企業超過9成;而採礦業、以及製造業中的非金屬製品、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及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等行業則相對較差,

“停產”、“半停產”的企業超過3成。

從盈利情況看,採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業超過7成,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製造業中的服裝、造紙、非金屬製品、鋼鐵、金屬製品等行業則相對較差,超過六成的企業盈利“低於正常”。

換句話說,今年軟體資訊服務業、住宿餐飲業的日子比較好過,服裝、造紙等行業的日子就比較難熬了。這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採礦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前者受去產能影響,停產的企業較多,但行業盈利能力變強;後者超負荷生產的企業較多,但盈利水準較弱,證明行業集中度不高,過度競爭較嚴重。

明年錢往哪裡投?

住宿和餐飲業投資意願強烈,紡織服裝業想轉行的超一半,企業最大挑戰仍是降成本

那麼企業對於明年的市場怎麼看?是否對行業發展有信心呢?

企業家們對明年的市場預期更樂觀。認為明年經營狀況會“好轉”的企業家占41.9%,預計“不變”的占47.5%,預計“惡化”的占10.6%;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31.3個百分點,這一資料比對四季度的預計上升了5個百分點,也要高於2016年的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對明年預計較為樂觀的行業有:農林牧漁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以及製造業中的鋼鐵、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及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等,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50個百分點以上,而服裝行業對明年的預期相對較差,認為“惡化”的要多於認為“好轉”的。

從企業最希望投資的行業也能看出企業未來投資意願的增強。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如果目前條件成熟,您最希望投資哪個行業”時,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製造業中的醫藥、汽車等行業企業家投資本行業的意願更強(見下表),而有一半的造紙和服裝服飾企業不願繼續投資本行業,意欲轉行。

儘管預期向好,但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少。在判斷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時,企業家選擇比重最高的八項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1.8%)、“社保、稅費負擔過重”(49.7%)、“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40.4%)、“企業利潤率太低”(36.3%)、“缺乏人才”(35.9%)、“資金緊張”(31.7%)、“整個行業產能過剩”(30.3%)和“企業招工困難”(21.9%)。調查發現,近年來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稅費負擔過重”)一直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困難,並且今年企業家選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存在一定差異,其中,東部地區企業選擇“社保、稅費負擔過重”和“企業招工困難”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中部地區企業選擇“資金緊張”和“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西部地區企業選擇“企業利潤率太低”和“缺乏人才”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

在成本持續上升的同時,企業的經營負擔也有所加重。調查結果顯示,與去年相比,認為稅收負擔“有所減少”或“明顯減少”的企業僅占18.8%,認為非稅費用“有所減少”或“明顯減少”的企業只有17.3%。這說明企業稅費負擔過重的壓力尚未緩解,其中,西部地區企業、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今年以來稅收負擔增加相對較多;東西部地區企業、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今年以來非稅費用增加相對較多。(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朱劍紅 陸婭楠)

超過六成的企業盈利“低於正常”。

換句話說,今年軟體資訊服務業、住宿餐飲業的日子比較好過,服裝、造紙等行業的日子就比較難熬了。這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採礦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前者受去產能影響,停產的企業較多,但行業盈利能力變強;後者超負荷生產的企業較多,但盈利水準較弱,證明行業集中度不高,過度競爭較嚴重。

明年錢往哪裡投?

住宿和餐飲業投資意願強烈,紡織服裝業想轉行的超一半,企業最大挑戰仍是降成本

那麼企業對於明年的市場怎麼看?是否對行業發展有信心呢?

企業家們對明年的市場預期更樂觀。認為明年經營狀況會“好轉”的企業家占41.9%,預計“不變”的占47.5%,預計“惡化”的占10.6%;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31.3個百分點,這一資料比對四季度的預計上升了5個百分點,也要高於2016年的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對明年預計較為樂觀的行業有:農林牧漁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以及製造業中的鋼鐵、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及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等,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50個百分點以上,而服裝行業對明年的預期相對較差,認為“惡化”的要多於認為“好轉”的。

從企業最希望投資的行業也能看出企業未來投資意願的增強。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如果目前條件成熟,您最希望投資哪個行業”時,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製造業中的醫藥、汽車等行業企業家投資本行業的意願更強(見下表),而有一半的造紙和服裝服飾企業不願繼續投資本行業,意欲轉行。

儘管預期向好,但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少。在判斷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時,企業家選擇比重最高的八項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1.8%)、“社保、稅費負擔過重”(49.7%)、“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40.4%)、“企業利潤率太低”(36.3%)、“缺乏人才”(35.9%)、“資金緊張”(31.7%)、“整個行業產能過剩”(30.3%)和“企業招工困難”(21.9%)。調查發現,近年來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稅費負擔過重”)一直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困難,並且今年企業家選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存在一定差異,其中,東部地區企業選擇“社保、稅費負擔過重”和“企業招工困難”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中部地區企業選擇“資金緊張”和“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西部地區企業選擇“企業利潤率太低”和“缺乏人才”的比重高於其他地區企業。

在成本持續上升的同時,企業的經營負擔也有所加重。調查結果顯示,與去年相比,認為稅收負擔“有所減少”或“明顯減少”的企業僅占18.8%,認為非稅費用“有所減少”或“明顯減少”的企業只有17.3%。這說明企業稅費負擔過重的壓力尚未緩解,其中,西部地區企業、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今年以來稅收負擔增加相對較多;東西部地區企業、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今年以來非稅費用增加相對較多。(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朱劍紅 陸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