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未都,梁宏達,高曉松三人,誰是真正的才子?

三人的脫口秀經常看。對這三個人曾經思考對比過。說說拙見!

高曉松 的脫口秀多數是製造情懷,屬於心靈雞湯式的。這點比較討巧,迎合了現階段很多受眾的口味。他對於國內的事情講的相對較少,看得出高曉松更偏愛歐美文化,對西方歷史研究比較多。在國內脫口秀和敘事類節目裡,劍走偏鋒這點很聰明。

高曉松的人設符合他的高職家庭出身,學霸背景,留洋背景。

用雜誌來比喻高曉松的節目就是《讀者文摘》。

梁宏達 的內容上比較廣泛,不僅是說歷史,還能及時捕捉突發事件和社會關注,這點老梁做的與時俱進。他對於事件的還原講的有聲有色,細節刻畫的比較詳細,這些得益於他的市井文化背景和傳統藝術形式(評書,快板,相聲)對他的影響,敘事就像講故事,

通俗易懂老幼皆宜。講完故事後的評論也比較客觀和犀利,但在對事物事件的本質和根源的分析部分就比較膚淺了,往往最後丟個小包袱就結束。

梁宏達的人設符合他新聞評論員的職業,敘事,評論很到位。

用雜誌來比喻梁宏達的節目就是《故事會》。

馬未都,一直到現在還在看每期的觀複。老馬的東西貴在親身親歷,大院文化,胡同文化,老北京文化,馬未都都能細數一二。有的人覺得馬未都身上有股痞氣,用現在的話說是裝逼,其實這些痞氣正是他人生經歷的一部分。痞氣是血色浪漫的年代烙印,裝逼是老北京文化裡的拿架(一種骨子裡的傲氣和姿態)。總體來說馬未都的文化內涵和人生閱歷確實豐富。也看得出馬未都的圈子層次較梁宏達和高曉松要高不少。

他講述的東西往往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和對時代背景的瞭解,才能透徹品味。

馬未都的人設符合他文物收藏家的身份,他還曾經做過出版社編輯,電視劇編劇等職業。

用雜誌來比喻馬未都的節目就是《中國文學》。

馬未都,高曉松,梁宏達三人沒必要排名,他們的人設身份本就不同,各司其職或者說各安其道就很好。他們對於自己的定位都很準確,

都沒有過度渲染自己。

至於說才子,評判角度非常之多。個人覺得這三人都算不上。相信他們本人也不敢笑納才子二字。

才子之說一般是後世對前世的評判,不乏美化,褒揚之意,是後世人對其的肯定,當然裡面必定摻雜了很多對當事人的藝術加工和口口相傳的失真,所以很少有當代人被稱為才子。

非要說現在的文化圈和娛樂圈裡的才子,那可能就是周立波這種自稱才子的人了。還沒作古,先把自己釘在牆上,至於這種人是不是真才子,我持保留意見,起碼證明了立無字碑的智慧他是沒有的!

馬未都,梁宏達,高曉松,不說才子,但可以肯定的說這三個人都是角!

(角(jue),北方話,多用於清末民初對行業裡有地位有身份有本事的人的稱呼,是第三稱謂。瞭解傳統文化和語言的人都明白,角這個稱呼不是給一般人的!)

所以我稱他們為角!

所以很少有當代人被稱為才子。

非要說現在的文化圈和娛樂圈裡的才子,那可能就是周立波這種自稱才子的人了。還沒作古,先把自己釘在牆上,至於這種人是不是真才子,我持保留意見,起碼證明了立無字碑的智慧他是沒有的!

馬未都,梁宏達,高曉松,不說才子,但可以肯定的說這三個人都是角!

(角(jue),北方話,多用於清末民初對行業裡有地位有身份有本事的人的稱呼,是第三稱謂。瞭解傳統文化和語言的人都明白,角這個稱呼不是給一般人的!)

所以我稱他們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