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曲靖經開區“社區民警”變“網格民警”

掌上曲靖訊 曲靖經開區積極適應“產城融合”發展變化要求,全面推進“平安經開區”建設。近年來,曲靖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率先在城區推行網格警務工作機制,通過實施“一線”工作法,

確保實現刑事發案率平穩下降、社會矛盾大幅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的目標。

網格警務建立在一線 實現公安警力沉下去

曲靖經開警方將轄區10個社區按照地理位置、居住環境、人口分佈劃分為若干個網格,設立2個中心警務亭、10個社區警務站,

每個網格平均配備1名社區責任民警和4名網格員,在城區共配備網格民警10人、網格員40人,同時,在警務室配齊了辦公桌椅、電腦、核查終端、執勤服裝及應急處突裝備。公安分局堅持變“社區民警”為“網格民警”的工作思路,改變了原有社區民警工作任務不明確,面對龐大的社區人群和複雜的社區治安狀況,下不去、沉不住、管不好的被動局面。同時,推行網格民警、網格員“兩位一體”聯勤聯動工作機制,
形成了治安防控工作合力,提升了整體“戰鬥力”。

網格民警、網格員每天在網格內進行巡邏、盤查,提高轄區見警率、管事率;在發案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維護秩序,提供破案線索;對網格內特殊人群、重點人員建立檔案,

進行管控;經常性走訪群眾,進行平安建設宣傳發動,聽取群眾需求和意見,對案件偵破情況及時向群眾回饋,對相關案件當事人進行回訪;及時受理群眾報警求助,盡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對轄區內保單位、企業進行業務指導,督促其建章立制,落實安全防範措施;網格民警定期將網格治安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社區、派出所主要領導報告。同時,要求每位民警每週在網格內工作不少於1天,
網格員在工作日內要全天候在網格內開展工作;每週治安巡邏不少於28小時,入戶調查不少於20戶,採集情報資訊不少於20條。

自今年城區網格警務工作站工作運行以來,網格警務以“人口全管理、資訊全採集、矛盾全調解,服務全覆蓋”為根本任務,對網格內的人、情、事、物進行全方位管理,實現管理模組化,做到“人在格上、事在網中”。

社情民意掌控在一線 實現基礎工作強起來

每個網格以現有街道或是主幹道為線條,綜合考慮行政區劃、居民數量、區域面積、治安複雜程度等因素進行管理,對網格民警實行定格、定人、定責模式,落實包走訪、包管理、包服務、包資訊錄入責任制。將實有房屋、實有人口等基層資訊採集作為常態化工作,每個網格民警每天走訪住戶不低於20家,走訪結束後及時錄入資訊。在走訪中多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掌握群眾所需所盼,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對轄區的重點人員採取“周見面、月談話、季考核”的措施進行管理,不僅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而且做到見人知名、見事知情。改變了過去上面有安排、下面才有動作的被動工作局面,實現了“被動警務”向“主動警務”的轉變。截至目前,共錄入轄區實有房屋、實有戶數等信息5890餘條。KTV、網吧、賓館、飯館等行業是犯罪分子極易落腳的地方,轄區西城、南海子派出所本著“服務和管理並重”的理念,網格員採取不定時間、不定人員、不定方式的辦法,不間斷、持續性地對轄區特種行業進行檢查,對違反“四實”登記的違法行為,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對違法苗頭及時提醒,對違法案件及時通報,增強了公共娛樂場所和特種行業經營者的守法意識,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今年以來,網格員在網格民警的帶領下,共進行治安檢查177次,消防檢查132次,督促54人次辦理居住證,查處違法案件25起,消除治安隱患73處。

打擊防範定位在一線 實現警情發案降下去

經開區公安分局剛成立之時,轄區的電子遊戲室隱藏著諸多涉賭等違法犯罪行為,窩點非常隱蔽,成為治安管理的“老大難”問題。為徹底剷除這一隱患,網格民警積極行動,盡職盡責,採取三不放過(即治安死角不排查不放過,涉賭窩點不取締不放過,涉案人員不打擊不放過)的措施,對“黃賭毒”社會醜惡現象打一場“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轄區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今年以來,網格警務站查獲賭博刑事案件1件,刑事拘留4人;查獲賭博治安案件9件,行政拘留12人,罰款15人;打處遊戲室2家,銷毀賭博機12台,共計罰沒3.95萬元。協助破獲各類案件1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行政拘留違法人員 30余人。

在加強嚴厲打擊的同時,緊密結合轄區治安特點,在轄區劃分果蔬批發農貿市場、公交站、商業文化廣場、高校等附近地域等4個“戰區”,落實網格民警、網格員每週巡邏不少於20小時的硬性要求加強防範工作,由網格民警、網格員每日晚八時至次日淩晨6時在案件高發時段和路段進行亮警燈巡邏或者蹲點監視,投入時間和人力擠壓犯罪空間,最大限度遏制案件發生。初步實現了網格員與群眾“零距離管理、零距離服務、零距離防範、零距離走訪”,自今年以來,樂壽城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在不斷下降,整體治安形勢明顯好轉。

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 實現社會和諧好起來

實行矛盾糾紛排查網格化,各個網格員根據自己所管轄區域實行經常性入戶調查和專門性入戶調查,將有激化苗頭、暴力傾向、肇事肇禍危險的矛盾糾紛作為排查重點,同時,對各類涉法涉訴案件進行認真細緻的全面梳理。對矛盾糾紛堅持一事一調,本著“早發現,快受理,妥調處,促和諧”的原則,在化解時限上,要求入戶不過天、調解不過夜;在參與程度上,要求屬於涉法涉訴的要做好“主角”,屬於其他社會矛盾糾紛的要做好“配角”;在參與層次上,要求做到“苗頭息在工作站、小事和在警務室、大事化在派出所”;在化解效果上,要求調處率和群眾滿意率不低於90%,力爭達到100%。今年以來,網格民警共入戶調查走訪1800餘次,化解矛盾糾紛120餘起,重大案件回訪50餘次,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警民關係融洽在一線 實現“魚水情深”一家人

堅持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切入點,全面實施“我在群眾身邊”零距離服務活動,使網格警務成為聯繫群眾的文明視窗,把網格警務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在接處警方面,網格民警按照就近原則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根據現場情況處置警情;遇有重特大警情和群體性事件,網格民警可在第一時間先期到達瞭解情況和維護秩序。在服務群眾方面,網格民警積極履行“代辦員”“郵遞員”職責,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成事情。凡轄區群眾有辦理戶口變更、更正手續的,一律由網格民警帶到派出所辦理,避免群眾跑路花錢。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網格民警主動上門為轄區群眾照相,換發、辦好的二代身份證,逐家逐戶進行發放,讓社區居民看到員警就在身邊。積極提供法律諮詢和幫扶救助,凡群眾來警務室求助的,民警都盡力排憂解難,讓群眾帶著疑難而來,實現而歸,把警務室成為了服務社會的“橋頭堡”。今年以來,城區網格警務室接受各類報警237次,受理群眾求助289人次,代辦戶口名簿123本,送發身份證105個,答覆解決問題355件,對群眾的事情基本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升,真正實現“小網格”撐起“大平安”工作目標。

楊建陸

每個網格民警每天走訪住戶不低於20家,走訪結束後及時錄入資訊。在走訪中多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掌握群眾所需所盼,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對轄區的重點人員採取“周見面、月談話、季考核”的措施進行管理,不僅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而且做到見人知名、見事知情。改變了過去上面有安排、下面才有動作的被動工作局面,實現了“被動警務”向“主動警務”的轉變。截至目前,共錄入轄區實有房屋、實有戶數等信息5890餘條。KTV、網吧、賓館、飯館等行業是犯罪分子極易落腳的地方,轄區西城、南海子派出所本著“服務和管理並重”的理念,網格員採取不定時間、不定人員、不定方式的辦法,不間斷、持續性地對轄區特種行業進行檢查,對違反“四實”登記的違法行為,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對違法苗頭及時提醒,對違法案件及時通報,增強了公共娛樂場所和特種行業經營者的守法意識,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今年以來,網格員在網格民警的帶領下,共進行治安檢查177次,消防檢查132次,督促54人次辦理居住證,查處違法案件25起,消除治安隱患73處。

打擊防範定位在一線 實現警情發案降下去

經開區公安分局剛成立之時,轄區的電子遊戲室隱藏著諸多涉賭等違法犯罪行為,窩點非常隱蔽,成為治安管理的“老大難”問題。為徹底剷除這一隱患,網格民警積極行動,盡職盡責,採取三不放過(即治安死角不排查不放過,涉賭窩點不取締不放過,涉案人員不打擊不放過)的措施,對“黃賭毒”社會醜惡現象打一場“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轄區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今年以來,網格警務站查獲賭博刑事案件1件,刑事拘留4人;查獲賭博治安案件9件,行政拘留12人,罰款15人;打處遊戲室2家,銷毀賭博機12台,共計罰沒3.95萬元。協助破獲各類案件1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行政拘留違法人員 30余人。

在加強嚴厲打擊的同時,緊密結合轄區治安特點,在轄區劃分果蔬批發農貿市場、公交站、商業文化廣場、高校等附近地域等4個“戰區”,落實網格民警、網格員每週巡邏不少於20小時的硬性要求加強防範工作,由網格民警、網格員每日晚八時至次日淩晨6時在案件高發時段和路段進行亮警燈巡邏或者蹲點監視,投入時間和人力擠壓犯罪空間,最大限度遏制案件發生。初步實現了網格員與群眾“零距離管理、零距離服務、零距離防範、零距離走訪”,自今年以來,樂壽城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在不斷下降,整體治安形勢明顯好轉。

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 實現社會和諧好起來

實行矛盾糾紛排查網格化,各個網格員根據自己所管轄區域實行經常性入戶調查和專門性入戶調查,將有激化苗頭、暴力傾向、肇事肇禍危險的矛盾糾紛作為排查重點,同時,對各類涉法涉訴案件進行認真細緻的全面梳理。對矛盾糾紛堅持一事一調,本著“早發現,快受理,妥調處,促和諧”的原則,在化解時限上,要求入戶不過天、調解不過夜;在參與程度上,要求屬於涉法涉訴的要做好“主角”,屬於其他社會矛盾糾紛的要做好“配角”;在參與層次上,要求做到“苗頭息在工作站、小事和在警務室、大事化在派出所”;在化解效果上,要求調處率和群眾滿意率不低於90%,力爭達到100%。今年以來,網格民警共入戶調查走訪1800餘次,化解矛盾糾紛120餘起,重大案件回訪50餘次,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警民關係融洽在一線 實現“魚水情深”一家人

堅持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切入點,全面實施“我在群眾身邊”零距離服務活動,使網格警務成為聯繫群眾的文明視窗,把網格警務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在接處警方面,網格民警按照就近原則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根據現場情況處置警情;遇有重特大警情和群體性事件,網格民警可在第一時間先期到達瞭解情況和維護秩序。在服務群眾方面,網格民警積極履行“代辦員”“郵遞員”職責,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成事情。凡轄區群眾有辦理戶口變更、更正手續的,一律由網格民警帶到派出所辦理,避免群眾跑路花錢。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網格民警主動上門為轄區群眾照相,換發、辦好的二代身份證,逐家逐戶進行發放,讓社區居民看到員警就在身邊。積極提供法律諮詢和幫扶救助,凡群眾來警務室求助的,民警都盡力排憂解難,讓群眾帶著疑難而來,實現而歸,把警務室成為了服務社會的“橋頭堡”。今年以來,城區網格警務室接受各類報警237次,受理群眾求助289人次,代辦戶口名簿123本,送發身份證105個,答覆解決問題355件,對群眾的事情基本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升,真正實現“小網格”撐起“大平安”工作目標。

楊建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