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濟獨立才能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

錢,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足夠。你可以不拜金,也不必以家財萬貫為奮鬥的終極目標,但你需要一定的金錢和積蓄,來保證生活的尊嚴,不用屈就,不用乞求,可以自由地主導人生。

足夠去維持一個人的經濟獨立,在溫飽之餘,還能追求精神的麵包。也正是經濟上的獨立,才能使一個人的人格獨立起來,繼而才可以自由地去選擇,去追求。當你在錢財上依賴別人,你便很難有精神上的獨立。而一個人,只有經濟和人格雙重獨立,

才能真的活得體面。不管男人女人。

只有經濟獨立了,才能有魄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才有能力拒絕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從你經濟獨立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生活才真的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這聽著有些殘酷,但這不是勢利,而是現實,也是規則。人貴在自立,和不斷的自我提升。會賺錢,能獨立,是一個人自立的過程。

永遠記住一句話:別人掙的錢,不是不夠你花,就是不給你花。在父母面前,要錢的你,始終是沒長大不讓人省心的孩子。他們天天操心:“將來我們去了,可怎麼辦呢?”在老公面前,要錢的你,哪怕生了孩子操持家務累得半死,對方還是偶爾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怎麼總是花得這麼快?知不知道我在外面掙錢有多難?”若幸運些,

成了家裡那個管錢的,也難免要時刻提防老公那些鞋墊下、櫥櫃裡的小金庫:“孩子補課費都不夠了還偷偷存錢?給哪個小婊子的?”在兒女面前,伸手要贍養費是天經地義的,但若毫無積蓄,便是把老來的命運交到了兒女身上。碰上孝子賢孫還好,最多不過感受幾分輕狂恩賜的神色。若是不孝,那該面臨何種晚年慘澹情狀,幾不可想。

講個故事:記得剛畢業第二年,是一個冬天,下班後租住的家屬院角落裡看到一隻流浪狗生了一窩小狗,天氣冷,它們凍得瑟瑟發抖。我看它們既喜歡又可憐,卻不敢收養。原因很簡單,收入十分微薄,每天光是吃住都捉襟見肘,實在養不起這麼多小狗。我默默地看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頭不敢回地離開了。

我莫名地委屈不知如何訴說,只能用哭來發洩情緒。以前總覺得賺多賺少無所謂,窮也沒什麼可怕的。可是轉身離開時,才覺得有些美好的東西,富裕了不一定得到,但窮困就一定會不斷地失去。我終於明白一個人若是貧窮,連善良都失去了底氣。字字殘酷,卻是現實無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實踐在社會每一個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