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貝們藏在繪畫中的“秘密”

繪畫作為一種符號表徵形式,是人類心智發展的重要成就之一,

也是兒童認識世界、進行交流的手段與工具。

兒童繪畫有自己的內在邏輯和表達方式,繪畫中蘊含著孩子們的思想與活動。每一次觀察他們的繪畫過程,解讀這些充滿童真童趣的作品,我們都會被其深深吸引。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對兒童繪畫的研究,我們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畫筆下那色彩斑斕的童心世界。

“我們要通過孩子的繪畫來瞭解並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湖南省優秀指導老師”李春老師曾這樣說過,

今天,李春老師將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孩子畫作中隱藏的秘密,讓家長對自己學畫畫的孩子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從而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在藝術的這條路上不斷成長。

1

孩子內心的外在表達

通過孩子的畫走進孩子的內心

想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那得先讀懂孩子的畫。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會產生表達的欲望,

他看見什麼都“說”出來。但是因為年齡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繪畫作品,反映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他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畫,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的一扇窗戶。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特殊“語言”,具有內在的邏輯和表現形式。線條、色彩、圖形、人物、環境、佈局,顯示著孩子的性格、氣質、認知水準、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當時的情緒特徵等等。

我們要學會傾聽這種“語言”。

線條與心理

線條清晰、力度適中:正常,情緒穩定。

線條模糊、細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膽小、自我壓抑。

過於強勁、甚至把紙戳破:具有攻擊性,發洩憤怒。

斷斷續續總是改變方向:猶豫,焦慮,想要隱藏自我。

色彩與心理

6歲前只用紅色正常,6歲後過度頻繁使用,有暴力傾向,對感情自控力差。

5歲前偏好藍色,表示有分寸,6歲後大量使用,表示適應力好,但過度使用,表示孩子過於自我約束。

偏愛暖色:活潑,熱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愛冷色:安靜,思考,嚴謹,悲傷,心情煩悶。

喜歡很強烈的顏色:做事有激情,有領導才能,但屬於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歡陰鬱的顏色:被動,含蓄,焦慮,多愁善感。

喜歡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開朗,樂觀,人緣好,受歡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兩種顏色:冷靜,謙讓,不喜歡與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戰。

人物與心理

孩子經常畫的那個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對他表達強烈的愛和依戀。

孩子為人物畫的細節(裝飾物,手錶。蝴蝶結等)越多,表明對那個人的關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強烈。

環境與心理

(1)太陽:

太陽在孩子心目中是快樂、明朗的象徵。

有光芒的太陽說明孩子心情燦爛。

把太陽擬人化,畫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不過受到童話故事書的影響,也會畫出這種擬人化太陽。

黑色的太陽,則表示孩子對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滿。

(2)房子:

房子是人們成長的場所,投射內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無比,可能渴望親情或是有難以抑制的衝動。

像城堡一樣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房子外觀醜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縛自由的牢籠。

如果房子沒有門窗或用柵欄與外界隔開,則是孩子受挫的表現。

房子畫得像廟宇,兩個極端,要麼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異的行為表達。

房子特別強調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畫得很仔細,追求細節和完美。

把樓梯畫的特別長特別大,孩子不想回家,親子關係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頂上畫煙囪,希望獲得關心,向上的直煙暗示需要出氣筒。

樹:象徵感情,投射人們對環境的體驗。

樹木畫很大,表示個性活潑開朗、蹦蹦跳跳。

樹幹畫的很細長,表示孩子和藹安靜、欠缺活力。

幼兒畫樹木只有26%會畫上樹葉,因此不畫樹葉的多半是情緒穩定的幼兒,他能控制情感。

圖形與心理

(1)喜歡畫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多比較強,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斷力和決斷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發脾氣,這類孩子通常喜歡數學。

(2)喜歡畫圓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規劃和設計,善於掌控時間,合理安排,喜歡按照事先的準備行事,他們多有很強的創造力和很豐富的想像力。

(3)喜歡畫折線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較強,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對緊張的狀態之中,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讓父母難以捉摸。

(4)喜歡畫連環圖案的孩子:性格比較仁義,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著想,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適應能力很強,無論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歡在小格子中畫上交錯混亂線條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麼事情都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勁頭。

(6)喜歡畫波浪形曲線的孩子:個性隨和,富於彈性,適應能力強。善於自我安慰,遇事願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歡畫不規則曲線和圓形圖形的孩子:心胸比較開闊,心態比較平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有點玩世不恭。

(8)喜歡畫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圖形的孩子:競爭意識比較強,希望自己能夠勝人一籌。他們不斷地為了目標而努力,並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9)喜歡畫平行線的孩子:可能處於因感到不公而沮喪的狀態中,平行線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態,家長需要及時注意,並與孩子溝通。

(10)喜歡畫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較濃厚的懷舊心理,敏感,善於觀察。

(11)喜歡塗寫對稱圖形的孩子:做事比較小心謹慎,遵循一定的計畫和規則。

(12)喜歡畫飛機、輪船和火車的孩子:這類圖案相對複雜,說明孩子具有極強的認知性、記憶力和動手能力。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極具想像力,勇於嘗試,能夠堅持。

(13)喜歡畫有趣的線條、圓圈和其他圖形的孩子:富有創造力,對於未知的領域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並打算進行嘗試,每一種新想法都會令他們興奮。

(14)喜歡畫各種不同面孔的孩子:這種情況多是借畫畫的過程發洩自己內心的某種情緒。喜歡畫一張笑臉的孩子,是知足常樂者;喜歡畫皺著眉頭的臉則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內心的感受。

(15)喜歡畫花草樹木以及田園景象的孩子:性情溫和,對形狀和顏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賞力。這一類型的孩子多在語文、美術等方面具有相當的才華。

2怎麼和畫畫的孩子打交道

當父母從孩子的畫作中去獲取了更多關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東西,對於自己的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地去引導他們,也可以讓他們在繪畫的世界中變得更好。

比如,當孩子畫畫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們不要讓周圍的環境太過嘈雜。有的爸媽會在旁邊指點:“你這個樹畫得太小了”,“眼睛好像還缺了一個”,“你的鞋子為什麼是穿在手上的”等等,這時候就很容易擾亂孩子的思緒。還有家長會說,“來,吃口水果吧”,“來,把這個牛奶喝了”……其實孩子在創作的時候是不應該被打擾的。

孩子如果長時間處於高頻率的嘈雜的環境中,就很有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的問題。所以父母在家中說話的聲音要輕一點,儘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小房間,尤其是在六歲以後,當他開始出現歸屬感了。或者給孩子預留半個小時的繪畫創作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都不要去打擾他,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對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喜歡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開朗,樂觀,人緣好,受歡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兩種顏色:冷靜,謙讓,不喜歡與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戰。

人物與心理

孩子經常畫的那個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對他表達強烈的愛和依戀。

孩子為人物畫的細節(裝飾物,手錶。蝴蝶結等)越多,表明對那個人的關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強烈。

環境與心理

(1)太陽:

太陽在孩子心目中是快樂、明朗的象徵。

有光芒的太陽說明孩子心情燦爛。

把太陽擬人化,畫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不過受到童話故事書的影響,也會畫出這種擬人化太陽。

黑色的太陽,則表示孩子對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滿。

(2)房子:

房子是人們成長的場所,投射內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無比,可能渴望親情或是有難以抑制的衝動。

像城堡一樣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房子外觀醜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縛自由的牢籠。

如果房子沒有門窗或用柵欄與外界隔開,則是孩子受挫的表現。

房子畫得像廟宇,兩個極端,要麼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異的行為表達。

房子特別強調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畫得很仔細,追求細節和完美。

把樓梯畫的特別長特別大,孩子不想回家,親子關係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頂上畫煙囪,希望獲得關心,向上的直煙暗示需要出氣筒。

樹:象徵感情,投射人們對環境的體驗。

樹木畫很大,表示個性活潑開朗、蹦蹦跳跳。

樹幹畫的很細長,表示孩子和藹安靜、欠缺活力。

幼兒畫樹木只有26%會畫上樹葉,因此不畫樹葉的多半是情緒穩定的幼兒,他能控制情感。

圖形與心理

(1)喜歡畫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多比較強,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斷力和決斷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發脾氣,這類孩子通常喜歡數學。

(2)喜歡畫圓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規劃和設計,善於掌控時間,合理安排,喜歡按照事先的準備行事,他們多有很強的創造力和很豐富的想像力。

(3)喜歡畫折線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較強,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對緊張的狀態之中,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讓父母難以捉摸。

(4)喜歡畫連環圖案的孩子:性格比較仁義,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著想,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適應能力很強,無論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歡在小格子中畫上交錯混亂線條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麼事情都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勁頭。

(6)喜歡畫波浪形曲線的孩子:個性隨和,富於彈性,適應能力強。善於自我安慰,遇事願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歡畫不規則曲線和圓形圖形的孩子:心胸比較開闊,心態比較平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有點玩世不恭。

(8)喜歡畫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圖形的孩子:競爭意識比較強,希望自己能夠勝人一籌。他們不斷地為了目標而努力,並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9)喜歡畫平行線的孩子:可能處於因感到不公而沮喪的狀態中,平行線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態,家長需要及時注意,並與孩子溝通。

(10)喜歡畫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較濃厚的懷舊心理,敏感,善於觀察。

(11)喜歡塗寫對稱圖形的孩子:做事比較小心謹慎,遵循一定的計畫和規則。

(12)喜歡畫飛機、輪船和火車的孩子:這類圖案相對複雜,說明孩子具有極強的認知性、記憶力和動手能力。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極具想像力,勇於嘗試,能夠堅持。

(13)喜歡畫有趣的線條、圓圈和其他圖形的孩子:富有創造力,對於未知的領域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並打算進行嘗試,每一種新想法都會令他們興奮。

(14)喜歡畫各種不同面孔的孩子:這種情況多是借畫畫的過程發洩自己內心的某種情緒。喜歡畫一張笑臉的孩子,是知足常樂者;喜歡畫皺著眉頭的臉則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內心的感受。

(15)喜歡畫花草樹木以及田園景象的孩子:性情溫和,對形狀和顏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賞力。這一類型的孩子多在語文、美術等方面具有相當的才華。

2怎麼和畫畫的孩子打交道

當父母從孩子的畫作中去獲取了更多關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東西,對於自己的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地去引導他們,也可以讓他們在繪畫的世界中變得更好。

比如,當孩子畫畫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們不要讓周圍的環境太過嘈雜。有的爸媽會在旁邊指點:“你這個樹畫得太小了”,“眼睛好像還缺了一個”,“你的鞋子為什麼是穿在手上的”等等,這時候就很容易擾亂孩子的思緒。還有家長會說,“來,吃口水果吧”,“來,把這個牛奶喝了”……其實孩子在創作的時候是不應該被打擾的。

孩子如果長時間處於高頻率的嘈雜的環境中,就很有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的問題。所以父母在家中說話的聲音要輕一點,儘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小房間,尤其是在六歲以後,當他開始出現歸屬感了。或者給孩子預留半個小時的繪畫創作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都不要去打擾他,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對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