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練琴半小時×10年>三小時×3年,家長一定要懂!

對於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琴?這是很多琴童家長的困惑!

還是那句老話:貴在堅持。如果每天20—30分鐘,堅持5—10年,水準真的很不錯了,不信你試試。

小孩子不懂什麼前途、理想,

大人讓彈就彈唄,也不懂得把成績和理想、前途結合起來,因為那是大人們的事。

要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下去。 “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項學業,沒興趣就不可能學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去套孩子。

經常會有一些家長或成人學生問這些問題:

我學多久能到幾級?

每天練習得多長時間才能學好?

我要學幾年才能彈什麼什麼曲子?

……

一般問這些問題的都是大人們,小孩子是不會問的。成人有個毛病,就是急功近利,可能跟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有關係,什麼都想快,想速成!恨不得學幾個月就能出師,就可以彈某個曲子。要說別的科目或許可以速成,

但是音樂和樂器,真的不行!

彈琴,是一種動作記憶,和游泳、騎自行車這種體育運動一樣,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用心琢磨才能掌握。每天練習,持之以恆,一定有收穫!

很多成人學生,能堅持下來的十個手指頭都數的清。有正在上學的大學生,

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有已經有孩子的爸爸媽媽們。

剛開始勁頭都很足,剛開始還能堅持,過不了太久,沒練琴、請假、再沒練琴、再請假,最終超不過一年,都放棄了。在這方面,大人們還真的要向孩子們學習學習。

學習什麼呢?學孩子們的單純,不想太多結果,沒有功利性,老師讓怎麼練就怎麼練,考級或者前途那是爸爸媽媽的想法。

沒有一個堅持的過程,自然不會有理想的結果。

水滴石穿的力量就在於長年累月的堅持!與其突擊速成做一個半成品,不如持之以恆成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