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肝病專家:1件小事沒做好,肝功能正常最終也難逃肝硬化

說起來,小陳還是一個對肝病比較重視的人。因為母親患有乙肝,他是名乙肝病毒攜帶者,兩對半檢查是“小三陽”,所以小陳每年堅持做肝功能檢查,而每年的檢查結果都顯示肝功能“工作正常”,

這讓小陳吃了個“定心丸”,以為肝臟沒有任何問題。

今年3月份,小陳覺得腹部不舒服,到醫院做進一步肝穿刺檢查,發現肝臟病變程度是“G1S4”,屬肝硬化。小陳很困惑地問:“雖然今年的肝功能檢查還沒做,但去年8月份的肝功能檢查是正常的。

怎麼這麼快就成了肝硬化呢?”

面對小陳的疑惑,肝病科主任解釋道:肝臟是具有代償能力的,只要30%的肝細胞正常,就能維持肝臟的正常工作,肝功能檢查顯示不出異常。因此,不要被肝功能正常所蒙蔽,一定要進行乙肝病毒DNA螢光定量檢測、肝臟B超等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診病情。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人體的“化工廠”,夜以繼日承擔著身體代謝和解毒,功能多、任務重,所以肝臟其實也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嬌嫩”器官。如果平時生活不注重對肝臟的養護,肝病就會找上你。尤其數對於乙肝患者來說,病毒已入機體,一不小心就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

乙肝患者怎麼才能避免病毒的持續感染?肝病專家:做到“3早”才能及時避免。

“一早”:早發現

雖然早期肝硬化雖無明顯症狀,但對於肝硬化高危人群,身體通常會發出微小的“信號”,如出現疲乏無力、厭食、腹瀉、體重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腹痛、腹脹、皮膚眼睛發黃等症狀均應提高警惕,及時去肝病專科醫院進行相關篩查,

以便及時跟蹤病情。

“二早”:早控制

早控制就要注意肝功能的調理,避免肝臟受到二次損傷。日常生活中就要儘量做到不熬夜、不酗酒、飲食清淡、保持好情緒、不要過於勞累;同時,也要注意飲食養肝,如多吃大豆及豆製品、海鮮類、含鉀類、高蛋白類、含花青素類食物,來幫助恢復受損肝細胞。

尤其是藥食互補類食物,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對預防疾病還有利,如枸杞子、葛根、蕎麥、大豆等,是中醫用來養肝護肝的常用藥,常吃對排除肝臟毒素、修復肝細胞受損、促進肝細胞再生都是十分有裨益的,傳統的方式是泡水喝或者配伍成藥劑服用。

但傳統的方法,很難將藥性充分發揮出來,吸收也不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見效低的原因。現代醫學,利用先進的菌藥科技將其有效物質提取出後,發現其藥性明顯增強,如仰甘枸杞發酵液,益生菌厭氧技術發酵,其有效物質被充分發揮出來,也更易被人體吸收。目前食物發酵類產品已經很商業化,可以自行網上瞭解。

“三早”:早干預

早干預就是要重視隨訪並及時治療,慢性HBV感染者,至少每半年複查一次乙肝兩對半、HBVDNA載量、肝功能、血常規、AFP、肝臟影像學等檢查,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征者,一定要嚴格遵醫囑及時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需堅持用藥,千萬不可自行停用、漏服或擅自更改劑量等。

現代醫學,利用先進的菌藥科技將其有效物質提取出後,發現其藥性明顯增強,如仰甘枸杞發酵液,益生菌厭氧技術發酵,其有效物質被充分發揮出來,也更易被人體吸收。目前食物發酵類產品已經很商業化,可以自行網上瞭解。

“三早”:早干預

早干預就是要重視隨訪並及時治療,慢性HBV感染者,至少每半年複查一次乙肝兩對半、HBVDNA載量、肝功能、血常規、AFP、肝臟影像學等檢查,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征者,一定要嚴格遵醫囑及時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需堅持用藥,千萬不可自行停用、漏服或擅自更改劑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