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思踐悟十九大|中央宣講團進復旦,四百個座席滿員再添新座

11月17日上午,中央宣講團黨的十九大精神報告會走進復旦大學。

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法制辦黨組書記、副主任袁曙宏(左一)作主旨報告。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右一)主持報告會。 圖片均為 慕梁 圖

11月17日上午,中央宣講團黨的十九大精神報告會走進復旦大學。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法制辦黨組書記、副主任袁曙宏作主旨報告。

8時許,師生們就早早來到吳文正報告廳,約400個座席很快告罄,工作人員不斷在過道新添座位,供參會師生使用。

復旦全校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校十九大精神專家宣講團成員、博士生講師團成員,老黨員、老同志代表,“兩課”教師代表,黨支部書記代表,輔導員代表,師生代表,機關幹部代表等參加了這次報告會。

8時半,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主持下,報告會準時開始。袁曙宏開場就點出,黨的十九大展示了朝氣蓬勃、風清氣正的新氣象,大會展示了新風貌,中國共產黨展示了新能量,

中國人民展示了新精神,中國發展展示了新前景。

隨後,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袁曙巨集從新主題、新思想、新成就、新時代、新矛盾、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等“八個新”的內容展開,全面解讀了黨的十九大精神,

數百位復旦師生參加了這次報告會,

現場氣氛熱烈。

這場報告中,袁曙宏不時引用十九大報告原文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內容,提綱挈領,説明師生更好理解、學習十九大精神。同時,他結合現實案例和個人思考,深入淺出地為師生講解報告精髓和要義。現場,復旦師生聚精會神,不時筆記。

“中央宣講團的十九大精神報告緊扣原文,條理清晰,突出重點,論證有力,對我們全面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有很大的幫助。

”會後,復旦大學2017級博士研究生范佳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次學習讓他對十九大報告中各方面的新判斷、新提法、新部署有了更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他也表示,今後還需要繼續深入、持續地做好原原本本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工作,根據新時代的要求,自覺服從服務於國家人民和社會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具體落實在實際行動中。

報告會結束後,袁曙宏來到會議室,和40餘位復旦師生代表近距離互動、討論。

報告會結束後,袁曙宏又來到會議室,和復旦師生代表近距離互動、討論。40余位復旦師生代表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輔導員、專任教師等各個群體,參加了這次座談。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5級本科生韓志周是所在支部宣傳委員,在向同學們宣講十九大精神時,他發現自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理解還不夠深入。他因此討教袁曙宏,如何全面深入理解這一思想的豐富內涵。

“整個十九大靈魂,貫穿十九大精神的總綱,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袁曙宏說,“我們學習十九大,首先就要學好這一思想,其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就是十九大報告概括的八個明確,十四條基本方略。”

結合此前的報告內容,袁曙巨集進一步解釋,“八個明確”涵蓋面廣,立起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個基本堅持”則更多是實踐層面的行動綱領,“行動層面按照這十四條去做,很容易把握,很容易理解。”

如何協調兼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和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這兩個要求?為什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如何理解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 座談現場討論氣氛熱烈,近一個小時座談時間裡,師生們拋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袁曙宏則一一作答。

對於復旦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生塗然提問,青年一代應該如何理解身上擔負的歷史使命,怎樣做才能承擔歷史重任。袁曙宏結合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現在所處的年代,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好的年代,要認識到中國的優勢和輝煌,在全面理解這片土地的基礎上,去建功立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榮。”

“袁主任的回答涵蓋了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對青年一代很有啟發。”座談會後,塗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深受鼓舞,“作為復旦學生,我們應該肩負起歷史的重任,發揮專業所長,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復旦學子報效祖國和民族的莊嚴承諾。”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5級本科生韓志周是所在支部宣傳委員,在向同學們宣講十九大精神時,他發現自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理解還不夠深入。他因此討教袁曙宏,如何全面深入理解這一思想的豐富內涵。

“整個十九大靈魂,貫穿十九大精神的總綱,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袁曙宏說,“我們學習十九大,首先就要學好這一思想,其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就是十九大報告概括的八個明確,十四條基本方略。”

結合此前的報告內容,袁曙巨集進一步解釋,“八個明確”涵蓋面廣,立起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個基本堅持”則更多是實踐層面的行動綱領,“行動層面按照這十四條去做,很容易把握,很容易理解。”

如何協調兼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和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這兩個要求?為什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如何理解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 座談現場討論氣氛熱烈,近一個小時座談時間裡,師生們拋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袁曙宏則一一作答。

對於復旦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生塗然提問,青年一代應該如何理解身上擔負的歷史使命,怎樣做才能承擔歷史重任。袁曙宏結合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現在所處的年代,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好的年代,要認識到中國的優勢和輝煌,在全面理解這片土地的基礎上,去建功立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榮。”

“袁主任的回答涵蓋了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對青年一代很有啟發。”座談會後,塗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深受鼓舞,“作為復旦學生,我們應該肩負起歷史的重任,發揮專業所長,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復旦學子報效祖國和民族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