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下水管爆裂後16小時搶修完,居民點贊上海精細化管理水準

11月16日,四平路地下水管爆裂後,上海各部門正在全力搶修。

中新網 圖

一根直徑達1.2米的地下水管突然爆裂,2米高的高壓水柱,大面積積水,路面受損,交通受阻……11月16日下午發生在上海四平路的一起突發事件,驗證了這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準。

事發後,城市應急回應聯動機制瞬間啟動。上海市、區兩級多個部門迅速組成臨時搶險指揮部,通力協作,超過200名一線工人和管理人員在雨中通宵搶修,交警部門派出警力超過240次。短短16個小時,

水管、道路得到全面修復。

次日早高峰前,交通恢復正常通行。根據原先預計,處置這樣規模的事件至少需要施工72個小時。

“這既體現了政府速度,又體現了上海公共安全水準。”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楊雄表示,上海有大量的應急體制、機制和平臺,從市到區都有應急隊伍,應急系統,對突發事件處置的流程,這些確保了對特大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體現了對民生服務的高度責任心。

地下水管爆裂後交警迅速趕到

11月16日下午,上海下著秋雨,位於虹口區的四平路溧陽路口,與往常一樣車水馬龍。

14時40分,突然一聲巨響,路口中央突然噴出兩三米高的水柱,大量水流瞬間漫出,短時間內周邊道路大量積水,迅速癱瘓,許多車輛拋錨,水甚至蔓延到了部分沿街商鋪、地下車庫、居民家中。

在水湧向四周的幾分鐘內,包括周向安在內的近30名虹口☆禁☆交警、50名輔警,

已陸續趕到四平路沿線及周邊,對數個路口採取臨時管制,提醒市民繞行。

封鎖路段後,警方隨即通知牽引車快速到場,將被積水困住的車輛牽引離開。一些能夠正常行駛的車輛,被引到指定位置停靠,為水務和路政部門搶修提供便利。“車主大都是附近居民,非常配合警方工作。” 民警周向安說。

15時不到,上海城投水務公司的搶修人員趕到現場。

發生爆裂的是一根直徑為1.2米的地下水管,

搶修的第一步,是將通往水管爆裂處的四個方向的來水閥門全部關掉。此時的積水,最深處已近半米,多名搶修人員根據水管位置圖,趴在積水中,將閥門一一摸到並關閉。

“天上下著雨,閥門在水裡,看不到,只能靠摸。”虹口區市政水務中心主任張學強說,15時35分左右,四路來水的6個閥門全部關閉,水柱和水流都停了下來。早已等在現場的路政養護人員,立即拿掉雨水口井蓋、清理下水口、啟用水泵,

採取強排水。

嘉興路派出所民警張磊和朱建超也在現場。當發現有部分排水口被垃圾堵塞,積水無法排走後,他們挽起褲腿,徒手挖開垃圾,整整挖了半個小時。

16時10分左右,距離水管爆裂一個多小時後,路面積水基本排完。

臨時搶險指揮部立即成立開展工作

此時,離事發地不遠處的一間會議室裡,由上海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多位負責人組成的臨時搶險指揮部已經成立。

上海市水務局、市交通委、市應急辦、市交警總隊、上海城投水務集團等市級單位,及虹口區政府、區建管辦、區安監局、四川北路街道等區級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都迅速趕到現場,共同研究制定搶修方案。

“根據初步方案,要先搶修水管,然後修復路面,這些工作都要連夜進行,爭取在次日早高峰前,全面恢復道路通行。”張學強告訴記者,此時已接近晚高峰,事發地周邊的交通已全面受阻,擁堵嚴重。根據現場判斷,爆裂的水管主要位於道路西側,而東側應該比較完好,因此建議南向北的交通先恢復通行。

但是,看上去完好的東側,地下究竟有沒有空隙?如果地下有空隙,一旦開放交通,就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導致次生災害。

此外,在爆裂管道西側不遠處有一條11萬伏的超高壓電纜,東、西兩側各有一條300毫米口徑的燃氣管道,另外還有資訊網路,水管爆裂時,並不知這些管線是否也造成了損壞,這些都要檢測。

在指揮部的指揮下,交警騎著摩托車開道,穿過擁堵,將檢測人員和設備送至現場。經過專業檢測,道路東側地下未有空隙,其他管線也尚未受損。當晚7點半,南向北的三根車道率先對車輛開放通行。

施工預計72小時,實際16小時完成

積水退去,道路疏通,搶修接力棒交給了市政部門,指向爆裂水管。

在挖路機、路面銑刨機、壓路機、鑽頭等多種施工機械的配合下,26名施工人員開始切割水管爆裂破損位置,吊裝新水管。

淩晨0點30分左右,新的上水管道鋪設完成,水務部門進行水壓測試。

淩晨1點左右,自來水公司搶修人員完成水管焊接。

接力棒隨即交到了市政應急搶修隊手中。他們用黃沙碎石鋪墊,瀝青鋪裝,修復四平路主線和周邊人行道。

由於靠近燃氣管道和電纜,應急搶修工人每一個動作都很謹慎,他們邊施工邊觀察,手摸檢測周邊瀝青層、土層和其它管道的變化,待各項指標均達標後,最後用瀝青鋪設路面。

11月17日早上6時45分,四平路溧陽路的道路交通恢復正常通行。原先預計需要72個小時的施工才能完成的搶修工程,僅用了16個小時,便已基本完成。

修復速度之快,讓附近居民李小姐點贊,“昨天經過時‘水漫金山’,本來以為今天出門肯定堵車,想不到早上出門,已經修好了。”

“我經過時,管子已修好了,路口不擁堵,也沒積水,周圍在進行一些收尾工作。”11月17日,計程車司機宋師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早上7點多經過四平路時,路面已看不出爆管痕跡。

虹口區建管委表示,本週六、日晚,路政部門將加固道路,到下週一早上,道路將完全恢復正常。

據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供水分公司供水業務管理部經理顧瑞介紹,此次水管的搶修,歷時不到12小時。

“爆管原因可能有三點。”顧瑞稱,第一,最近氣溫變化較大,可能引起水管收縮,導致爆裂;第二,該路口車流量大負荷大,可能引起地面沉降;第三,很有可能是老舊的鑄鐵管脆化引起爆裂。

預案充分,近十個部門協力,體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城市精細化管理,是上海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四平路水管爆裂一夜修復,應急預案準備到位,啟動及時是此次搶修成功的關鍵之一。虹口區建管委主任宣一洲說,搶修現場指揮有序,前一道工序結束,後一道工序隊伍立即跟上,在雨中通宵搶險,根據既定方案往前推進,幾乎做到“無縫銜接”,爭取不浪費一分鐘。

城市各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更為搶修爭取到了寶貴時間與資源。宣一洲表示,事發後,市水務局、市交通委、市應急辦、市交警總隊等市級部門以及區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均到現場坐鎮指揮,充分調動各方資源。

他還透露,除了市區兩級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臨時搶險指揮部,所有現場搶修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還組成了一個微信群,隨時溝通資訊,商討方案,發佈指令。這個微信群在當晚7點建立,組成人員有19名,涉及近10個部門。

在資源充分調動下,此次前往事發現場進行搶修的一線人員超過200人,不僅包括水管、路面搶修人員,還包括各種管線、工程檢測人員。其中,僅養護單位新虹口市政有限公司,就出動各類搶險車輛設備12台、搶險人員45人、回填黃沙190餘噸、瀝青粗砂100噸,修復車行道路面360餘平方米,人行道110平方米。

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上海市交通委專門安排人員,冒雨到周邊公車站張貼廣告,告訴等車乘客,由於水管爆裂,公車需要暫時繞道。

對此次搶修,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楊雄表示,一個特大型城市管道爆裂後,十多個小時應對完畢,平穩有序,跟平時的多次訓練,嚴密的應急措施、流程設計,相關應急隊伍一絲不苟的態度及高度責任感是分不開的。

“這既體現了政府速度,又體現了上海公共安全水準。”楊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海有大量的應急體制、機制和平臺,從市到區都有應急隊伍,應急系統,對突發事件處置的流程,這些確保了對特大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體現了對民生服務的高度責任心。

上海市水務局、市交通委、市應急辦、市交警總隊、上海城投水務集團等市級單位,及虹口區政府、區建管辦、區安監局、四川北路街道等區級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都迅速趕到現場,共同研究制定搶修方案。

“根據初步方案,要先搶修水管,然後修復路面,這些工作都要連夜進行,爭取在次日早高峰前,全面恢復道路通行。”張學強告訴記者,此時已接近晚高峰,事發地周邊的交通已全面受阻,擁堵嚴重。根據現場判斷,爆裂的水管主要位於道路西側,而東側應該比較完好,因此建議南向北的交通先恢復通行。

但是,看上去完好的東側,地下究竟有沒有空隙?如果地下有空隙,一旦開放交通,就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導致次生災害。

此外,在爆裂管道西側不遠處有一條11萬伏的超高壓電纜,東、西兩側各有一條300毫米口徑的燃氣管道,另外還有資訊網路,水管爆裂時,並不知這些管線是否也造成了損壞,這些都要檢測。

在指揮部的指揮下,交警騎著摩托車開道,穿過擁堵,將檢測人員和設備送至現場。經過專業檢測,道路東側地下未有空隙,其他管線也尚未受損。當晚7點半,南向北的三根車道率先對車輛開放通行。

施工預計72小時,實際16小時完成

積水退去,道路疏通,搶修接力棒交給了市政部門,指向爆裂水管。

在挖路機、路面銑刨機、壓路機、鑽頭等多種施工機械的配合下,26名施工人員開始切割水管爆裂破損位置,吊裝新水管。

淩晨0點30分左右,新的上水管道鋪設完成,水務部門進行水壓測試。

淩晨1點左右,自來水公司搶修人員完成水管焊接。

接力棒隨即交到了市政應急搶修隊手中。他們用黃沙碎石鋪墊,瀝青鋪裝,修復四平路主線和周邊人行道。

由於靠近燃氣管道和電纜,應急搶修工人每一個動作都很謹慎,他們邊施工邊觀察,手摸檢測周邊瀝青層、土層和其它管道的變化,待各項指標均達標後,最後用瀝青鋪設路面。

11月17日早上6時45分,四平路溧陽路的道路交通恢復正常通行。原先預計需要72個小時的施工才能完成的搶修工程,僅用了16個小時,便已基本完成。

修復速度之快,讓附近居民李小姐點贊,“昨天經過時‘水漫金山’,本來以為今天出門肯定堵車,想不到早上出門,已經修好了。”

“我經過時,管子已修好了,路口不擁堵,也沒積水,周圍在進行一些收尾工作。”11月17日,計程車司機宋師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早上7點多經過四平路時,路面已看不出爆管痕跡。

虹口區建管委表示,本週六、日晚,路政部門將加固道路,到下週一早上,道路將完全恢復正常。

據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供水分公司供水業務管理部經理顧瑞介紹,此次水管的搶修,歷時不到12小時。

“爆管原因可能有三點。”顧瑞稱,第一,最近氣溫變化較大,可能引起水管收縮,導致爆裂;第二,該路口車流量大負荷大,可能引起地面沉降;第三,很有可能是老舊的鑄鐵管脆化引起爆裂。

預案充分,近十個部門協力,體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城市精細化管理,是上海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四平路水管爆裂一夜修復,應急預案準備到位,啟動及時是此次搶修成功的關鍵之一。虹口區建管委主任宣一洲說,搶修現場指揮有序,前一道工序結束,後一道工序隊伍立即跟上,在雨中通宵搶險,根據既定方案往前推進,幾乎做到“無縫銜接”,爭取不浪費一分鐘。

城市各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更為搶修爭取到了寶貴時間與資源。宣一洲表示,事發後,市水務局、市交通委、市應急辦、市交警總隊等市級部門以及區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均到現場坐鎮指揮,充分調動各方資源。

他還透露,除了市區兩級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臨時搶險指揮部,所有現場搶修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還組成了一個微信群,隨時溝通資訊,商討方案,發佈指令。這個微信群在當晚7點建立,組成人員有19名,涉及近10個部門。

在資源充分調動下,此次前往事發現場進行搶修的一線人員超過200人,不僅包括水管、路面搶修人員,還包括各種管線、工程檢測人員。其中,僅養護單位新虹口市政有限公司,就出動各類搶險車輛設備12台、搶險人員45人、回填黃沙190餘噸、瀝青粗砂100噸,修復車行道路面360餘平方米,人行道110平方米。

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上海市交通委專門安排人員,冒雨到周邊公車站張貼廣告,告訴等車乘客,由於水管爆裂,公車需要暫時繞道。

對此次搶修,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楊雄表示,一個特大型城市管道爆裂後,十多個小時應對完畢,平穩有序,跟平時的多次訓練,嚴密的應急措施、流程設計,相關應急隊伍一絲不苟的態度及高度責任感是分不開的。

“這既體現了政府速度,又體現了上海公共安全水準。”楊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海有大量的應急體制、機制和平臺,從市到區都有應急隊伍,應急系統,對突發事件處置的流程,這些確保了對特大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體現了對民生服務的高度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