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說:常按這4個保健穴位,疾病不容易找上你!

經常按摩對身體有好處 人體的穴位很多,每個穴位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經常做穴位按摩,不僅能夠調節我們身體的健康,還可以緩解疲勞。調節體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

增強免疫力,調整神經系統的功能,最終實現體健延年的目的。

中醫發現穴位對於疾病治療有很大的效果,古人還總結出一套針灸歌訣: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穀收。它簡單明瞭,把穴位與治療部位對應,讓後人容易學習。

一、足三裡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脊外側1橫指處,屈膝或平臥取穴。

主治: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嘔吐,腹脹,腸鳴,腹瀉,便秘,疳疾等。

另外,足三裡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裡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保健:按摩足三裡穴能夠有效的保護人體脾胃,

通過按摩足三裡穴可以讓氣血旺盛,並能夠增強人體中五臟六腑的更能,甚至還可以增加T淋巴細胞的轉換率,可以說按摩這一個穴位,對於人體帶來的好處是無窮無盡的。

二、合穀穴

別名虎口,是人體腧穴之一,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

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主治: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保健:如果有輕微感冒時,可以按合穀穴,左右各個各按摩十分鐘,按摩完後再喝一杯熱開水,

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緩解。

平常有鼻子過敏的人,也可以常常按壓合穀,如果有耐心,持之以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谷穴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三、委中穴

中醫學認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在膕窩橫紋正中,當半腱肌腱與股二頭肌腱之間的中點處,俯臥或坐位屈膝取穴。

主治: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

保健:腰酸背痛作為一種常見的亞健康形式,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難堪。發作時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狀就會緩解。

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後背儘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四、列缺穴

列缺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經穴,也是八脈交會穴,通任脈。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側掌取穴。

主治: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療傷風外感病的要穴。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尿血等病症。

保健:每天堅持用食指指腹揉按列缺,每次1~3分鐘,對於三叉神經痛、健忘、驚悸等病症,可以起到顯著的保健調理效果。

腰背疼的症狀就會緩解。

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後背儘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四、列缺穴

列缺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經穴,也是八脈交會穴,通任脈。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側掌取穴。

主治: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療傷風外感病的要穴。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尿血等病症。

保健:每天堅持用食指指腹揉按列缺,每次1~3分鐘,對於三叉神經痛、健忘、驚悸等病症,可以起到顯著的保健調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