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妙趣橫生的詩謎,看懂後都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相傳宋代女詩人朱淑真,出身官宦家庭,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工於詩詞,擅長丹青,且精通音律。她寫的《生查子》詞深受後人讚賞。據說她婚姻不幸,嫁給了一位讀過不少書的商人。

結婚不久,丈夫外出經商,很久沒回家。商人重利輕別離,外出經商,久居異鄉不歸,並另謀新歡。朱淑真苦悶幽怨,鬱鬱寡歡,詩詞多哀怨之作。著有詩集《斷腸集》和詞集《斷腸詞》。她自傷身世,所以詩集、詞集都以“斷腸”為名。

朱淑貞還有一首《斷腸謎》,一共十句,每句打一個數字。謎面是這樣的:

下樓來,金錢蔔落;

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

詈怨家,言去難留;

想當初,吾錯失口;

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問;

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

千言相思一撇消!

第一句,“下”失落了“蔔”乃是“一”;

第二句,“天”沒有“人”就成了“二”;

第三句,“王”去掉中間的一筆豎直,當然是“三”;

第四句,“詈”下半去除“言”宇,只剩下“四”;

第五句,“吾”失了“口”為“五”;

第六句,“交”字沒有下面交叉的撇捺就是“六”;

第七句,“皂”字上部一“白”扔下不管,無疑是“七”;

第八句,“分”字分為上下兩半,“刀”拋開不用,遂成為“八”;

第九句,“仇”旁的“人”不要,為“九”;

最後一句,“千”消去上面一撇,只有“十”字。

謎底依次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數字。

朱淑貞一生抑鬱不樂,此謎也是文字淒婉。她的文才巧思令人嘆服。

袁公濟是蘇軾的同科好友,二人都在杭州,他們經常在一起談文論詩。元祐二年(1087),兩人相約到西湖踏雪賞景。袁公濟腳踏雪地,忽然來了靈感,想出一則謎語來。笑著對蘇軾說:“蘇公,我有一個謎,不知您能否猜出?”蘇軾聽後心中一喜,“賞雪射虎(猜謎又稱 ‘打虎’或 ‘射虎’)好不快哉!”就說:“快快說來。”袁公濟的謎面是:

“雪徑人蹤滅”,謎底是半句唐詩。蘇軾聽後,

一時毫無頭緒,心想半句唐詩是三個字,還是四個字,還是三個半字(把中間一字拆開)?想來想去難以猜出。正在這時,一群小鳥被驚,驚恐地飛向高空而去。蘇軾見狀靈機一動,悟出了袁公濟的謎底來。同時也感到袁公濟的構思精巧深奧。心想我直接答出謎底來顯得太俗,缺少文氣,於是對袁公濟說:“我也有一則謎語,請您猜猜。”袁公濟聽後,興趣更濃,催促蘇軾快出謎面,蘇軾的謎面是:

“雀飛入高空。”謎底也是半句唐詩。這下又該輪到袁公濟作難了,一時也猜不出。蘇軾提醒說:“我和你的謎互有聯繫,猜中您的謎,我的謎就好猜了。”說著,在雪地上寫出了袁謎的謎底:“一行白路。”袁公濟忽然明白過來,也在雪地上寫出蘇謎的謎底:“鳥上青天。”兩個半句詩對到一起正好是杜甫七言絕句的。

古代有個學者,他有很多慕名而去從師的學生,一日他給學生們說了這麼一段話:

一日一夜,陰陽兩和。

十日十月,欲將東行。

不久後這位學者就出行了,聰明的讀者們,你們知道他是什麼時候走的麼?

古時候,有個員外想為掌上明珠尋一佳婿。一天,一書生來訪,員外讓女兒隔著屏風偷偷觀察。事後,員外要夫人去問問女兒是否中意。女兒含羞不語,被問得急了,吟出四句詩來:“雀屏選佳婿,

雙親詢女意。

元旦欲觀燈,

怎奈才除夕。”

其母不解,只得如此告知員外。員外聽了,哈哈大笑,說:“女兒說的是個字謎,她已經答應了。”

請問這是個什麼字?

看完的讀者朋友,你能否解出謎底?你們又知道哪些好玩有趣的謎語詩詞呢?

古代有個學者,他有很多慕名而去從師的學生,一日他給學生們說了這麼一段話:

一日一夜,陰陽兩和。

十日十月,欲將東行。

不久後這位學者就出行了,聰明的讀者們,你們知道他是什麼時候走的麼?

古時候,有個員外想為掌上明珠尋一佳婿。一天,一書生來訪,員外讓女兒隔著屏風偷偷觀察。事後,員外要夫人去問問女兒是否中意。女兒含羞不語,被問得急了,吟出四句詩來:“雀屏選佳婿,

雙親詢女意。

元旦欲觀燈,

怎奈才除夕。”

其母不解,只得如此告知員外。員外聽了,哈哈大笑,說:“女兒說的是個字謎,她已經答應了。”

請問這是個什麼字?

看完的讀者朋友,你能否解出謎底?你們又知道哪些好玩有趣的謎語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