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下令把尼姑扔進河裡 這是不是念完經打和尚?

在民間有句俗語,叫“念完經打和尚”,意思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而且往往跟翻臉無情劃等號,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但是我們翻看歷史,要做最能“念完經打和尚”的,就要數明太祖朱元璋了。大家都知道他是從小因為吃不上飯才到皇覺寺當了小和尚,還曾經做過游方僧人(實際就是托缽要飯),一直到已經是紅巾軍千戶湯和給他寫信,他才留起頭發包上紅頭巾開始了砍人生涯,並且一路披荊斬棘,砍出了一個煌煌大明王朝。

按理說本人就是僧人出身,朱元璋應該對和尚有一種特殊感情才對,就是不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提拔一下師兄師弟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實和尚們在朱元璋的朝代只過了十年好日子,各個王府都排了和尚去當顧問,比如那個幫著朱棣靖難成功的姚廣孝(道衍和尚)就是朱元璋分配給朱棣的。

但是好景不長,和尚們據說是參與了胡惟庸謀反——其實連胡惟庸謀反一開始都是查無實據,更別提有和尚參與了。但是朱元璋說收拾和尚,那和尚就得挨收拾。

早在胡惟庸案發前,朱元璋就看和尚們不順眼了:“

五年,正民間禮儀風俗之規,涉及僧道時太祖又說:“僧道之教以清淨無為為主,往往齋薦之際,男女溷雜,飲酒食肉自恣。已令有司嚴加禁約。”意思是和尚和道士們的生活太開放了,該管管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個說幹就幹的人。於是明代《國初事蹟》記載:有幾個尼姑勾引廣德侯華高、胡大海(已死,追贈越國公)的老婆們(封建社會有錢有權人的老婆後面一定是有們的)去做法事。

朱元璋學了一回西門豹治鄴:“連尼姑帶那些老婆們,都給我扔河裡去(上命將二家婦女並西僧女僧俱投之於河)!”

然後朱元璋下了一連串詔書:“自經兵之後,僧無統紀……令下之後,敢有不入叢林,仍前私有眷屬,潛住民間,被人告發到官,或官府拿住,

梟首以示眾……其幽隱者,…棲岩或屋樹或廬野,止許容身,不許創聚;刀耕火種于叢林中,止許勾食而已……一切僧人敢有將手卷並白冊稱為題疏所在,強求人為之者,拿獲到官,謀首處斬,為從者點刺充軍……敢有交結官府,悅俗為朋者,治以重罪……不許具僧服入公廳跪拜,……敢有連僧服跪公廳者,處以極刑。”

這段話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你要當和尚就老老實實當你的和尚,但是你當了和尚還想娶老婆,殺頭!你想蓋寺廟收門票?門兒都沒有,你們只允許在山林裡搭個窩棚能容身就行了,種點地夠吃飯就行了,還敢跟官員來往、穿著僧袍就往政府機關跑,抓住了審都不用審,統統殺頭!

這裡要強調一句,筆者對和尚道士沒有任何成見,而且對潛心修佛(道)清心寡欲道德高深的出家人,一直是持尊敬態度的,筆者所記錄的,只是歷史事實,至於讀者諸君如何理解,大家有見仁見智的權利。

朱元璋本是和尚出身,可能對和尚的做法一直都很瞭解,也知道很多和尚是只剃頭不念經的,於是他再次下令:“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許落髮為僧,年二十以下來請度牒者,俱令于在京諸寺試事三年,考其廉潔無過者,始度為僧。”朱元璋還特別規定:“民家多女子為尼姑、女冠,自今年,四十以上者,聽。未及者不許。”

也就是說女的不到四十歲想出家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戰亂剛剛平息,人口銳減,女人們還承擔著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呢。只有到了四十歲也沒人要,或者已經完成了工作任務,那時候你愛哪去哪去。

後來朱元璋更是發展到了聽到和尚兩個字就發怒。比如杭州教授徐一夔,上賀表拍朱元璋的馬屁,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朱元璋看了大怒說:“生者僧也,譏我嘗為僧也,光者薙發也,則字音近賊也,把這個姓徐的給我抓起來殺了!”

可是筆者查了字典,薙就是剃的通假字,也可以用在除草上,讀音也是剃,怎麼跟賊掛上鉤了?有文字功底深厚的讀者知道個中緣由,還望不吝賜教。

有人說朱元璋念完經打和尚,是出於前輩僧人對於後輩墮落的怒其不爭。也有人說這是因為朱元璋在皇覺寺受了很多窩囊氣,這是在報復。

筆者找到了這樣一條史料:說朱元璋在龍灣之戰打敗陳友諒之後,獨自一人到紫金山上禪寺閒逛,天晚了就在寺廟借宿,結果半夜裡被住持拉到大殿講禪,還被教訓了一頓:“我觀施主面相,似有殺氣,目下天下大亂,望施主早擇良業,安分守己,閑來無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朱元璋哪是忍氣吞聲的主兒?他也不辯論,直接抽出寶劍架在了老和尚脖子上,嚇得那老和尚臉色煞白。

然後朱元璋放聲大笑:“方今天下,所以大亂,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馬亂,只由隔岸觀火!如天下太平,誰願遊俠,如爾等人,飽食終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談心境,苟且偷生,可恥!”

這段話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你要當和尚就老老實實當你的和尚,但是你當了和尚還想娶老婆,殺頭!你想蓋寺廟收門票?門兒都沒有,你們只允許在山林裡搭個窩棚能容身就行了,種點地夠吃飯就行了,還敢跟官員來往、穿著僧袍就往政府機關跑,抓住了審都不用審,統統殺頭!

這裡要強調一句,筆者對和尚道士沒有任何成見,而且對潛心修佛(道)清心寡欲道德高深的出家人,一直是持尊敬態度的,筆者所記錄的,只是歷史事實,至於讀者諸君如何理解,大家有見仁見智的權利。

朱元璋本是和尚出身,可能對和尚的做法一直都很瞭解,也知道很多和尚是只剃頭不念經的,於是他再次下令:“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許落髮為僧,年二十以下來請度牒者,俱令于在京諸寺試事三年,考其廉潔無過者,始度為僧。”朱元璋還特別規定:“民家多女子為尼姑、女冠,自今年,四十以上者,聽。未及者不許。”

也就是說女的不到四十歲想出家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戰亂剛剛平息,人口銳減,女人們還承擔著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呢。只有到了四十歲也沒人要,或者已經完成了工作任務,那時候你愛哪去哪去。

後來朱元璋更是發展到了聽到和尚兩個字就發怒。比如杭州教授徐一夔,上賀表拍朱元璋的馬屁,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朱元璋看了大怒說:“生者僧也,譏我嘗為僧也,光者薙發也,則字音近賊也,把這個姓徐的給我抓起來殺了!”

可是筆者查了字典,薙就是剃的通假字,也可以用在除草上,讀音也是剃,怎麼跟賊掛上鉤了?有文字功底深厚的讀者知道個中緣由,還望不吝賜教。

有人說朱元璋念完經打和尚,是出於前輩僧人對於後輩墮落的怒其不爭。也有人說這是因為朱元璋在皇覺寺受了很多窩囊氣,這是在報復。

筆者找到了這樣一條史料:說朱元璋在龍灣之戰打敗陳友諒之後,獨自一人到紫金山上禪寺閒逛,天晚了就在寺廟借宿,結果半夜裡被住持拉到大殿講禪,還被教訓了一頓:“我觀施主面相,似有殺氣,目下天下大亂,望施主早擇良業,安分守己,閑來無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朱元璋哪是忍氣吞聲的主兒?他也不辯論,直接抽出寶劍架在了老和尚脖子上,嚇得那老和尚臉色煞白。

然後朱元璋放聲大笑:“方今天下,所以大亂,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馬亂,只由隔岸觀火!如天下太平,誰願遊俠,如爾等人,飽食終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談心境,苟且偷生,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