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早產兒應該怎麼護理?媽媽們都知道了嗎?

什麼是早產兒

通常寶寶在孕媽媽懷孕37周之前出生的都被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

他們大部分體重都在2500g以下,頭圍小於33cm。早產兒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都比別的寶寶要弱,因此要給予他們特殊護理。早產兒要先在早產兒室接受特殊護理,這裡要保持恒溫、恒濕並有新鮮的空氣。另外,早產兒最好要用母乳餵養。

早產兒的症狀

早產的寶寶有屬於他自己特有的症狀,那麼,早產兒的症狀是什麼呢?具體如下:

1.外表:早產兒越早產則皮膚越薄嫩、組織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壓痕、色紅、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軟,

同時軀幹部的胎毛越長、頭部毛髮則越少且短,頭較大,囟門寬,耳殼平軟與顱骨相貼,胸廓軟,乳暈呈點狀,邊緣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較脹,陰囊發育差。男性早產兒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溝中,在發育過程中漸降至陰囊內。女性越早產者則其小陰☆禁☆唇越分開而突出。手足底皺痕少。

2.體溫調節:困難且不穩定,

利用其產熱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張力低,不能改變姿態以縮小失熱的面積。另一方面,由於汗腺發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發生體溫過高。

3.抵抗力弱: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極弱,即使輕微的感染也可釀成敗血症等嚴重後果。

4.早產兒的呼吸:快而淺,並且常有不規則間歇呼吸或呼吸暫停。哭聲很小,常見青紫。

5.早產兒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賁門括約肌鬆弛,

易致嗆咳,吐、瀉及腹脹。

6.出血:當外傷、缺氧、感染、凝血機能受礙,往往易出血而且較重。腦部血管尤易受傷而出血。有時亦可出現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黃疸:早產兒對膽紅素的結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黃疸維持的時間較足月兒為長,而且較重。 ...

早產兒的護理

早產兒在新生兒中屬於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都比別的寶寶要弱,他們的出生更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除了給予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外,新手媽媽們更應該注意早產兒的護理,讓他們趕上足月兒。方法如下:

1、溫度:早產兒皮膚膚嬌嫩,身體脆弱,當早產兒能自己吮奶並保證每日吸入量;在室內溫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體溫;體重每日增加10—30克,

並達到2300克以上;無併發症;不須吸氧,無貧血及其他營養缺乏等疾病症狀,即可出院。

2、注意保暖:對早產兒要注意保溫問題,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室內相對濕度55%—65%之間,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但千萬注意安全。嬰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測體溫1次如最高體溫或最低體溫相差1℃時,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

3、洗澡:當嬰兒體重低於2.5千克時,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嬰兒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若體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健康新生兒一樣洗澡。但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

4、皮膚要勤清潔:很多家長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早產兒體質弱,怕感冒,就給他減少洗澡次數,其實早產兒的皮膚薄,更容易受細菌感染,清潔顯得更為重要。廣東氣溫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過開暖氣等來保證室溫,沒必要擔心孩子會感覺冷。清洗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褶皺部位,屁股每次換完尿布後要及時用清水清洗並擦乾。口腔要用涼開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

早產兒的餵養

新手媽媽除了要注意早產兒的護理外,早產兒的餵養也很重要哦!這時早產兒父母應諮詢有經驗的醫生,選擇合理的餵養方式進行餵養。

1、母乳:對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仍是出院後首先的選擇。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和營養均衡。

2、母乳+母乳強化劑: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評價營養狀況不滿意者需要繼續強化母乳餵養至胎齡40周。此後母乳強化的熱卡密度應較住院期間略低,如半量強化(73 kcal/100 ml),根據生長情況而定。

由於母乳餵養對早產寶寶尤其重要,因此在寶寶住院期間,媽媽要堅持每天把奶擠出來送到醫院。吃不完可以將母乳冷凍,在6個月內沒有問題。這樣媽媽的奶水才會越來越多,當寶寶出院後可以繼續吃到母乳。

3、早產配方奶:人工餵養的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需要喂至胎齡40周;如母乳餵養體重增長不滿意可混合餵養(早產配方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2),作為母乳的補充。

4、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適用於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適用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後體重增長滿意、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

早產兒的智力

相對于足月兒,不少父母都會擔心早產兒智力會跟不上。這時候,建議父母從寶寶出生起就密切觀察他的動作和智力發展狀況,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錯處補救。平時可以多利用各種小廚具、積木、鏡子等物品讓寶寶在遊戲中得到智力的開發哦!具體做法:

1.早期干預:育兒刺激和玩耍

嬰兒刺激和玩耍讓小兒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即各種顏色、多樣形狀和不同聲音。具體做法和正常兒早期教育類似。

2.營養追趕:儘量母乳餵養

研究表明,經母乳餵養的體重低的早產兒較沒有經母乳餵養的到其7~8歲時智商為高。研究者報導說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對智商的影響越大。母乳餵養8個月或更多時間的兒童比那些沒有接受母乳的兒童智商上語言方面的得分高6分。

早產兒的危害

1、早產兒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2、早產兒可發生硬腫、肺出血;

3、早產時若胎肺尚未成熟,早產嬰兒生後肺不能很好地膨脹,會發生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發生死亡;早產嬰的肝臟發育不成熟,肝臟的酶系統發育不完善,缺乏維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4、早產嬰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全,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隨外界環境改變而升降,一般體溫較低,若沒注意好保暖,可發生硬腫。

5、早產嬰容易發生黃疸,有時程度可以很重。他們的吸吮力差,餵養較為困難,可發生低血糖等情況,有的早產嬰甚至需用鼻飼餵養。此外早產嬰抵禦感染的能力都較差,容易發生肺炎等感染。

3、洗澡:當嬰兒體重低於2.5千克時,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嬰兒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若體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健康新生兒一樣洗澡。但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

4、皮膚要勤清潔:很多家長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早產兒體質弱,怕感冒,就給他減少洗澡次數,其實早產兒的皮膚薄,更容易受細菌感染,清潔顯得更為重要。廣東氣溫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過開暖氣等來保證室溫,沒必要擔心孩子會感覺冷。清洗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褶皺部位,屁股每次換完尿布後要及時用清水清洗並擦乾。口腔要用涼開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

早產兒的餵養

新手媽媽除了要注意早產兒的護理外,早產兒的餵養也很重要哦!這時早產兒父母應諮詢有經驗的醫生,選擇合理的餵養方式進行餵養。

1、母乳:對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仍是出院後首先的選擇。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和營養均衡。

2、母乳+母乳強化劑: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評價營養狀況不滿意者需要繼續強化母乳餵養至胎齡40周。此後母乳強化的熱卡密度應較住院期間略低,如半量強化(73 kcal/100 ml),根據生長情況而定。

由於母乳餵養對早產寶寶尤其重要,因此在寶寶住院期間,媽媽要堅持每天把奶擠出來送到醫院。吃不完可以將母乳冷凍,在6個月內沒有問題。這樣媽媽的奶水才會越來越多,當寶寶出院後可以繼續吃到母乳。

3、早產配方奶:人工餵養的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需要喂至胎齡40周;如母乳餵養體重增長不滿意可混合餵養(早產配方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2),作為母乳的補充。

4、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適用於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適用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後體重增長滿意、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

早產兒的智力

相對于足月兒,不少父母都會擔心早產兒智力會跟不上。這時候,建議父母從寶寶出生起就密切觀察他的動作和智力發展狀況,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錯處補救。平時可以多利用各種小廚具、積木、鏡子等物品讓寶寶在遊戲中得到智力的開發哦!具體做法:

1.早期干預:育兒刺激和玩耍

嬰兒刺激和玩耍讓小兒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即各種顏色、多樣形狀和不同聲音。具體做法和正常兒早期教育類似。

2.營養追趕:儘量母乳餵養

研究表明,經母乳餵養的體重低的早產兒較沒有經母乳餵養的到其7~8歲時智商為高。研究者報導說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對智商的影響越大。母乳餵養8個月或更多時間的兒童比那些沒有接受母乳的兒童智商上語言方面的得分高6分。

早產兒的危害

1、早產兒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2、早產兒可發生硬腫、肺出血;

3、早產時若胎肺尚未成熟,早產嬰兒生後肺不能很好地膨脹,會發生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發生死亡;早產嬰的肝臟發育不成熟,肝臟的酶系統發育不完善,缺乏維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4、早產嬰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全,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隨外界環境改變而升降,一般體溫較低,若沒注意好保暖,可發生硬腫。

5、早產嬰容易發生黃疸,有時程度可以很重。他們的吸吮力差,餵養較為困難,可發生低血糖等情況,有的早產嬰甚至需用鼻飼餵養。此外早產嬰抵禦感染的能力都較差,容易發生肺炎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