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鄉村學習錄(十四)|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 打好組合拳

在中國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時期,中國農業農村農民都面臨著新的變革和新的機遇。中國鄉村之聲推出特別策劃《鄉村學習錄》,邀請知名農業專家深入解讀十九大報告,幫農民朋友讀懂十九大報告,

用十九大報告指導農業生產和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一體化,

融合發展。

四川一位聽眾說:他的家鄉山清水秀,但是似乎沒有轉化成資源,100塊錢就可以包一座山,想發展鄉村旅遊,卻沒有人來玩。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

《鄉村學習錄》第十四講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 :

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打好組合拳

我們這個地方有好山好水,但是沒有人來,這個問題對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南山區,應該講有非常現實的意義。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要有一個新的理念,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就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人們在滿足了溫飽之後新的想法。藏在深山,暫時無人識,但是有一天它一定會有人識。第二,政府要有所作為。

政府怎麼樣有所作為?可以從理念入手來打造,比如說,可以“賣綠水”,“賣藍天”,這都是政府要有所作為的一個著力點。

第三,當然要有相關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怎麼搞?怎麼通過城鄉融合發展,把城市的一些做法引用到農村去,

資產就用這個山這個水做股份,外來資本拿錢做股份。這片山一年的收益比如是一百萬,外來的資本也是一百萬,兩個一百萬,我們股份合作,那麼這個資源就變成資產。

上邊給我的扶貧款,現在量化給各個人,所以在這個時候農民就變成了股民,上級的扶貧款這個時候就變成了股本。所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也罷,解決剛才提出這個問題也罷,各個地方的途徑是很多的,辦法也是很多的,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尊重農民的意願,加以選擇。

記者編輯:李鑫

統稿編輯:楊瀅

辦法也是很多的,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尊重農民的意願,加以選擇。

記者編輯:李鑫

統稿編輯:楊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