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提醒丨“雙11”包裹沒收到別做這些事,收快遞這些陷阱要小心

“雙11”過去幾天了,剛剛“剁完手”的小夥伴將陸續迎來包裹狂收期。

可是,如果你的包裹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你會怎麼辦?找賣家?找快遞公司?

警方緊急提醒:“雙11”包裹沒收到小心被套路騙了,

已經有人損失數萬元!

最近幾天

小夥伴最開心的事兒

莫過於聽到

“我是送快遞,麻煩簽收一下”

能夠如期收到包裹

小夥伴當然心滿意足

可遲遲收不到快遞怎麼辦?

留言給賣家?

打電話給快遞公司?

有時候

你的快遞正在路上

也有時候

你的快遞已經被不法分子

盯上了!

套路總是防不勝防

還沒有收到快遞的小夥伴

這些事你必須提前知道

假冒派件員或員警進行詐騙

案例1:為拿50元賠償損失5萬元

58歲的王女士網購了24.9元的麻花,遲遲沒有收到貨的她聯繫了浙江義烏的賣家。對方查詢後回復:快遞公司弄丟了她的快件,將重新補發。

不久後,一男子給王女士打來電話,顯示是廣州的號碼。男子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員,

因弄丟了王女士的快件,擔心她投訴,想個人雙倍賠償49.8元,再送她一個保溫杯。因對方準確說出了她網購的物品和價值,王女士信以為真,添加了對方提供的微信號,收到一個二維碼。男子讓她掃描二維碼並輸入相關資訊,王女士填寫了自己的姓名、網銀帳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資訊。

案例2:被告知涉嫌洗錢騙走銀行卡存款

林小姐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員”的電話,

告知包裹被暫扣在上海,經檢測包裹中有一張身份證和兩張信用卡。

還沒等林小姐反應過來,對方就將電話轉接至“上海市徐匯區公安局”,“對方說你的資訊已經被盜用了,在外地開了二三十張信用卡,有兩三百萬的資金在流動,因涉嫌洗錢,你已經是嫌疑犯了。”

為騙取信任,對方教林小姐撥打114核實派出所的電話,林小姐核實後發現號碼一致。

據她的回憶,當時她想去快遞公司查件,但對方一直通話進行拖延,從上午10點一直打到下午1點半,還不允許林小姐掛斷電話.隨後,對方要求林小姐去銀行櫃員機上進行“帳號安全測試”,接著問題就來了。

所謂的測試過程,其實就是將櫃員機的內容切換成英文,隨後輸入一串“資金檢查編碼”,再選擇確認。

看到這裡警惕性強的人一定猜到了,所謂的編碼就是騙子的銀行帳號。可林小姐銀行卡裡的存款,就這樣轉給了對方。

謊稱快件丟失騙走14.7萬元

接著,對方把一個二維碼發到梅女士的淘寶帳號,告訴她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卡轉帳,掃描二維碼查看理賠程式,最後一步無需密碼,他們直接把賠償金轉帳給她。梅女士說:“我掃了二維碼後輸入信用卡號,確定完成程式後幾秒,立即收到支付寶和銀行的手機短信提示,消費了1.47萬元!”交易詳情顯示,這筆錢被用於紹興上虞世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盛大遊戲充值。

面對面收貨騙走手機SIM卡

北京的常女士在收快遞時,冒充快遞員的犯罪分子稱自己手機信號不好,想借用一下常女士的手機,結果裡面的SIM卡被偷走,騙子盜刷走了她12萬的銀行存款。而此前常女士的身份資訊,如姓名、銀行卡號、手機號等也在她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洩露。

借各大電商平臺派發紅包促銷預熱之機,不法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平臺派發虛假的“雙11”紅包,誘騙大家點擊,從而盜取線民銀行帳號。還有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向消費者提供二維碼,聲稱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獲得優惠。實際上,不法分子提供的是一個木馬病毒的下載位址,病毒下載後會悄無聲息地盜取消費者資訊。

快遞詐騙還有其他三種套路:

1、送一個“空包裹”上門,要求消費者貨到付款;

2、假冒客服通知消費者產品出現品質問題無法出售,並以退款為由索要消費者帳戶資訊;

3、打個電話說有你的快遞要簽收,套取信息。

警方提醒:謹防新型詐騙

警方提醒,近期冒出一種以網購退貨、退款、賠償等為由實施詐騙的新騙術,全國多人受騙,請大家加強防範;

市民接到此類電話後,應第一時間與商家聯繫核實,不要輕易洩露個人帳戶、密碼等資訊。如果判斷不出真偽,可撥打110諮詢。

來源丨遼寧日報 轉自遼報集團遼沈晚報、人民網

再選擇確認。

看到這裡警惕性強的人一定猜到了,所謂的編碼就是騙子的銀行帳號。可林小姐銀行卡裡的存款,就這樣轉給了對方。

謊稱快件丟失騙走14.7萬元

接著,對方把一個二維碼發到梅女士的淘寶帳號,告訴她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卡轉帳,掃描二維碼查看理賠程式,最後一步無需密碼,他們直接把賠償金轉帳給她。梅女士說:“我掃了二維碼後輸入信用卡號,確定完成程式後幾秒,立即收到支付寶和銀行的手機短信提示,消費了1.47萬元!”交易詳情顯示,這筆錢被用於紹興上虞世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盛大遊戲充值。

面對面收貨騙走手機SIM卡

北京的常女士在收快遞時,冒充快遞員的犯罪分子稱自己手機信號不好,想借用一下常女士的手機,結果裡面的SIM卡被偷走,騙子盜刷走了她12萬的銀行存款。而此前常女士的身份資訊,如姓名、銀行卡號、手機號等也在她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洩露。

借各大電商平臺派發紅包促銷預熱之機,不法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平臺派發虛假的“雙11”紅包,誘騙大家點擊,從而盜取線民銀行帳號。還有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向消費者提供二維碼,聲稱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獲得優惠。實際上,不法分子提供的是一個木馬病毒的下載位址,病毒下載後會悄無聲息地盜取消費者資訊。

快遞詐騙還有其他三種套路:

1、送一個“空包裹”上門,要求消費者貨到付款;

2、假冒客服通知消費者產品出現品質問題無法出售,並以退款為由索要消費者帳戶資訊;

3、打個電話說有你的快遞要簽收,套取信息。

警方提醒:謹防新型詐騙

警方提醒,近期冒出一種以網購退貨、退款、賠償等為由實施詐騙的新騙術,全國多人受騙,請大家加強防範;

市民接到此類電話後,應第一時間與商家聯繫核實,不要輕易洩露個人帳戶、密碼等資訊。如果判斷不出真偽,可撥打110諮詢。

來源丨遼寧日報 轉自遼報集團遼沈晚報、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