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代超級國寶!村民撿到上交獲獎20元,郭沫若淘得價值2.4億

導讀:眾所周知,古代中國的軍隊是很難管理的,由於消息的不靈通甚至有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但是大將要調動軍隊確是要經過帝王的特許。而得到皇帝特許的憑證就是聖旨或者“虎符”,

這些古代的虎符流傳到今天早已成為歷史文物。這兩件虎符的出土卻了轟動一時。

杜虎符

目前存世的虎符非常稀少,而這杜虎符的出土純屬一個意外。上世紀70年代初,陝西西安南郊的一少年楊東峰在幫助生產隊平整土地時挖到了一件硬物,

這件拳頭大小的硬物被他撿了起來並敲了幾下,最終發出“鐺鐺”響聲,少年便知道這是一件金屬器。

拿回家後這件銅器成為了村裡孩子的玩具,久而久之楊東峰發現這銅器上居然有文字。他很好奇便來到當地博物館詢問,博物館人員告訴他這是一件秦代虎符。

楊東峰知道是文物後主動上交,並且索要一件紅衛兵穿的軍服,但博物館沒有這樣的軍服便獎勵了20多元現金。

國寶上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最後一句的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

是研究秦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證據,其價值可以說連城,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2002年被專家定為“稀世國寶級文物”。

陽陵虎符

說句實在話,大文豪郭沫若與文物還真是有很多不解之緣。不僅發掘出土很多文物,而且許多國寶級文物也是他命名的;更具傳奇性的是他在古玩街淘到了一件非常古老的文物,

這件文物便是被專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2.4億元的秦代陽陵虎符。

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逛逛地攤。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拿回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

這件秦代文物伏虎臥地,昂首前視曲尾上翹,霸氣之至,不愧是一件秦代的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