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走新區」涓滴之水匯海洋

李俊蘭老人戴著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圍巾與之合影留念

有一首歌裡有這樣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想,的確如此,如果人們相互關愛,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便是純真而美好的。

曾記否,洪水像猛獸一樣撲來時,是一顆顆捨生忘死的愛心救出了危樓裡淒聲呼救的人們;烈火咬噬著高樓大廈時,是一顆顆奮不顧身的愛心英勇地撲進火海,保住千百家的人身與財產安全。當無情的水火褪去,

生活終歸平淡,但這份愛心仍在繼續,在攙扶老人過馬路的步履間,在無償獻血的奉獻裡,更在湖光社區慰問轄區困難群眾的噓寒問暖聲中。

社區工作人員為周金生捐贈棉被

11月2日,當冬日微醺的陽光漸漸被黑暗吞噬,寒風開始獵獵作響,

租住在湖光社區聯運宿舍宋蘭學的家中卻亮起最溫暖明亮的燈光,驅走了昔日的黑暗與寒冷,原本簡陋的出租房裡也因湖光社區工作人員的到來倍感溫馨。據湖光社區李丹書記介紹,老人今年81歲,與老伴李俊蘭在轄區內租房居住,兩人無兒無女,無任何經濟來源,以撿垃圾廢品為生。基於此種情況,社區特地為他們送去慰問金。也許生活的貧苦與艱辛早已讓他們適應了寡淡的生活,
但人生的這趟苦旅中,老人們因社區工作人員的關心與幫助,行於紅塵的他們早已不再畏懼以後歲月的幾多寒潮。看著李俊蘭老人帶著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保暖圍脖,笑靨如花,仿佛生活本就仁慈,老人年輕俊美的容顏一如從前,可雙眸裡閃爍的淚花又在告訴每一個人,她的不易,她的感恩。

借著老人家裡的那束愛的光亮,李丹又帶著湖光社區工作人員來到了退伍老兵陳士國家中。

與宋蘭學老人不同,陳士國不僅是退伍老兵,更是一名老黨員,流年經轉中,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早已不在,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他常年多病,臥床不起。擔心老人的身體狀況,社區工作人員就耐心與老人交談,在家人式的聊天氛圍裡逐步掌握老人的身體與家庭狀況,並一一記錄在冊。“謝謝黨還沒有忘記我,也謝謝社區每個人對我的幫助。
”這是老人一直重複的話語。語言雖簡單,但對於這位曾經錚錚鐵骨的漢子來說,重如千金。

慰問結束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天空總是博愛心生羽翼的人,大地總是寵愛心懷四季的人,一心向陽,予人溫暖。七彩人生風雲多變,吟一曲愛的歡歌,奏響純情歲月,再植一束心花潑灑溫潤,笑語浮生流年。

(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