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喊手指疼別不當回事!這種關節病2歲後要立即手術治療

在上周的辦公例會上,編輯們無意間聊起了“腱鞘炎”這個話題,原來近一半的編輯們都有這個“手部”問題,有些為此還開過刀。其實,腱鞘炎在成人來說還挺高發的,鍵盤滑鼠用多了,

遊戲手柄玩久了,發微信時間長了,都易導致手指韁麻而患上腱鞘炎。

不過,今天我們把話題的主角轉向年幼的寶寶——小兒拇指腱鞘炎。

案例回顧:

01先天性腱鞘炎

前段時間,胡女士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3歲多的兒子明明(化名)總喜歡翹著右手的大拇指。她擔心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手骨發育,就想幫助兒子把大拇指捋直了,但未能如願。

一開始,胡女士以為兒子故意跟她憋勁,甚至為此還訓斥過明明。多次嘗試後,她才恍然大悟,明明右手大拇指伸不直,可能是畸形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

胡女士趕緊將兒子帶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把她嚇了一跳:兒子竟然患上了先天性腱鞘炎,也就是成年人常見的職業病“滑鼠手”。右手大拇指彎曲,關節僵硬就是這種病的典型症狀。

小兒拇指腱鞘炎是兒童常見骨關節疾病之一,通常好發於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

這時他們正處於精細活動的發育時期,喜愛通過手指的觸摸、抓握等方式的運動來探索世界。

發病原因尚無定論

從醫學專業的角度,小兒拇指腱鞘炎是指寶寶屈指腱鞘開口處纖維增厚,使增粗的肌腱無法通過,導致手指不能伸直,這是寶寶的專屬疾病,與成人因勞動過度等造成手指腱鞘炎的機理不同,其形成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可能與先天性因素有關,

也可能由於寶寶後天用手不當所致。

案例回顧:

02後天用手不當致“腱鞘炎”

5歲的聰聰為了趕進度把琴彈好,每天都要保持2小時的時間練琴。一個月前,聰聰就喊手痛,當時聰聰的媽媽徐女士以為是孩子想偷懶,沒在意,於是就哄孩子說,“沒事,

喝罐牛奶就好了。”直到牛奶也哄不住了,徐女士才開始警覺起來,帶孩子上醫院。

通過X光片檢查,聰聰的手指關節並沒有變形,但左手無名指的骨關節有些鬆弛,大拇指則患有腱鞘炎,怪不得孩子一動手指就喊疼。醫生說,孩子太小,骨關節、韌帶和骨節囊都較鬆弛,如果這個時候開始強度較大的鋼琴練習,反復地使手指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就容易使這些組織受到損傷。

早發現早治療

▌保守治療(2歲前)

如果發現早期(2個月之內),父母可以先自行觀察,同時採用簡單的,在家就可完成的保守治療,手指的彎曲情況則有可能獲得改善。

熱敷

適用於發病初期或症狀較輕的情況,熱脹冷縮的原理能幫助手指的屈伸變得更加自如。

按摩

方法一:按摩硬結

關於按摩的方法,很多人認為如果關節處伸不直,就要按摩關節,實則不然。關節不能伸直是因為拇指屈指肌腱的腱鞘狹窄,肌腱活動不開才導致關節無法正常屈伸,因此要按摩掌指關節(拇指和手掌連接的部位),患有狹窄性腱鞘炎的寶寶此處有一個疙瘩,因此按摩時應用一隻手按揉此小結,另一隻手活動屈伸拇指的關節。

方法二:伸展關節

經常給彎曲的拇指關節做伸直矯正,即我們俗話說的“掰”,這種外力作用能將原本狹窄的腱鞘撐開,這樣肌腱可以自如通過了,經常做這樣的動作能起到擴張腱鞘的作用。

▌手術治療(2歲後)

必須指出的是,以上的治療方式只是暫時的,如果2個月之後寶寶的手指沒有完全恢復正常,就應該及時施行手術。另外,由於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期,肌腱腱鞘也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中,因此手術治療時機宜早不宜晚,一旦超過2歲,則需要手術矯正。手術中,醫生會在寶寶掌指關節掌側橫紋處橫切口,將狹窄的腱鞘縱形切開,使膨大的肌腱可以通過,這樣就能獲得一勞永逸的治療效果。

總之,小兒拇指腱鞘炎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症狀後,並不需要過度焦慮,只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小兒拇指腱鞘炎治好之後會復發嗎?

腱鞘炎治癒之後,若拇指長期處於屈曲位並用力過度,還是有可能會引起復發。因此,無論是術後還是保守治療後,都需要適當的進行手指的功能鍛煉,切勿使用過度。

寶寶用手時需要注意什麼?

需注意用手的力度控制、注意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玩需要大拇指用力的遊戲,如遙控車、樂高積木、貼紙等。若寶寶的拇指出現不能主動伸直時,不要強行扳直,而是需要家長根據家庭康復指導的方法進行相應的治療。

★知識小編溫馨貼士

成人怎麼預防腱鞘炎?

患了腱鞘炎的話,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並且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瞭解腱鞘炎的預防特別重要。

做好保暖措施。冬天在外出或是進行戶外運動時要注意手部的保暖,防止手部凍傷。

注意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都處工作狀態,也不要長時間一個姿勢玩手機。一定要經常活動手指,就算在休息時也要活動活動手指和手腕,然後再用熱水泡泡手。

鍵盤和滑鼠前放個軟墊。讓手腕有個撐托,就像中醫號脈要給你墊個軟墊子一樣;豎起鍵盤底部的撐腳,使鍵盤呈10度傾斜,以防手腕過度彎曲;滑鼠放得離身體近些,避免前臂過度前伸,同時保持手腕平直。

在做家務勞動時,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確姿勢。不要過度彎曲或後伸。有不適症狀的話,要及時採用微創等方法進行緩解。

適當鍛煉背部肌肉

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些適當的運動鍛煉背部肌肉,例如骨盆傾斜運動等。

用屈膝代替彎腰

如果有什麼東西掉在地上需要去撿,可以屈膝蹲下,不要彎腰,這樣可以多讓背部休息。

不要懶洋洋地躺沙發

躺在沙發上的時候,感覺背部軟軟的很舒服?其實,缺少支撐的背部更容易疼痛,如果你可以給個枕頭、扶手或其他支撐物,會真正舒服很多。

昂首挺胸

駝背的時候背部疼痛會加劇,時刻注意自己的姿態,昂首挺胸,不僅美觀,還能更舒適。

歇一歇腳

得空的時候把一條腿放在小凳子上,可以減緩背部下方的疼痛,媽媽們在忙碌之餘要懂得休息。餵奶時將雙腳抬高,也有同樣的作用。

歇一歇手臂

不要一直抱著寶寶,這會讓你的背部疼痛更難恢復,可以把TA放在嬰兒車或者小床上,如果你是慣用左手或慣用右手人士,可以在抱寶寶時強迫自己雙臂交替工作,兩條胳膊輪流使用、輪流鍛煉,這樣身體兩側也就不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了。

熱敷

熱度可以減輕背部肌肉疼痛,在開始進入長期哺乳後更建議經常採用這種方法。

按摩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請專業按摩師為你按摩;如果時間騰不出來,也可以請寶爸代勞。這裡需要囑咐寶爸幾句,如果妻子在產後背痛難愈,請自覺多承擔些育兒任務吧~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早發現早治療

▌保守治療(2歲前)

如果發現早期(2個月之內),父母可以先自行觀察,同時採用簡單的,在家就可完成的保守治療,手指的彎曲情況則有可能獲得改善。

熱敷

適用於發病初期或症狀較輕的情況,熱脹冷縮的原理能幫助手指的屈伸變得更加自如。

按摩

方法一:按摩硬結

關於按摩的方法,很多人認為如果關節處伸不直,就要按摩關節,實則不然。關節不能伸直是因為拇指屈指肌腱的腱鞘狹窄,肌腱活動不開才導致關節無法正常屈伸,因此要按摩掌指關節(拇指和手掌連接的部位),患有狹窄性腱鞘炎的寶寶此處有一個疙瘩,因此按摩時應用一隻手按揉此小結,另一隻手活動屈伸拇指的關節。

方法二:伸展關節

經常給彎曲的拇指關節做伸直矯正,即我們俗話說的“掰”,這種外力作用能將原本狹窄的腱鞘撐開,這樣肌腱可以自如通過了,經常做這樣的動作能起到擴張腱鞘的作用。

▌手術治療(2歲後)

必須指出的是,以上的治療方式只是暫時的,如果2個月之後寶寶的手指沒有完全恢復正常,就應該及時施行手術。另外,由於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期,肌腱腱鞘也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中,因此手術治療時機宜早不宜晚,一旦超過2歲,則需要手術矯正。手術中,醫生會在寶寶掌指關節掌側橫紋處橫切口,將狹窄的腱鞘縱形切開,使膨大的肌腱可以通過,這樣就能獲得一勞永逸的治療效果。

總之,小兒拇指腱鞘炎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症狀後,並不需要過度焦慮,只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小兒拇指腱鞘炎治好之後會復發嗎?

腱鞘炎治癒之後,若拇指長期處於屈曲位並用力過度,還是有可能會引起復發。因此,無論是術後還是保守治療後,都需要適當的進行手指的功能鍛煉,切勿使用過度。

寶寶用手時需要注意什麼?

需注意用手的力度控制、注意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玩需要大拇指用力的遊戲,如遙控車、樂高積木、貼紙等。若寶寶的拇指出現不能主動伸直時,不要強行扳直,而是需要家長根據家庭康復指導的方法進行相應的治療。

★知識小編溫馨貼士

成人怎麼預防腱鞘炎?

患了腱鞘炎的話,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並且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瞭解腱鞘炎的預防特別重要。

做好保暖措施。冬天在外出或是進行戶外運動時要注意手部的保暖,防止手部凍傷。

注意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都處工作狀態,也不要長時間一個姿勢玩手機。一定要經常活動手指,就算在休息時也要活動活動手指和手腕,然後再用熱水泡泡手。

鍵盤和滑鼠前放個軟墊。讓手腕有個撐托,就像中醫號脈要給你墊個軟墊子一樣;豎起鍵盤底部的撐腳,使鍵盤呈10度傾斜,以防手腕過度彎曲;滑鼠放得離身體近些,避免前臂過度前伸,同時保持手腕平直。

在做家務勞動時,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確姿勢。不要過度彎曲或後伸。有不適症狀的話,要及時採用微創等方法進行緩解。

適當鍛煉背部肌肉

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些適當的運動鍛煉背部肌肉,例如骨盆傾斜運動等。

用屈膝代替彎腰

如果有什麼東西掉在地上需要去撿,可以屈膝蹲下,不要彎腰,這樣可以多讓背部休息。

不要懶洋洋地躺沙發

躺在沙發上的時候,感覺背部軟軟的很舒服?其實,缺少支撐的背部更容易疼痛,如果你可以給個枕頭、扶手或其他支撐物,會真正舒服很多。

昂首挺胸

駝背的時候背部疼痛會加劇,時刻注意自己的姿態,昂首挺胸,不僅美觀,還能更舒適。

歇一歇腳

得空的時候把一條腿放在小凳子上,可以減緩背部下方的疼痛,媽媽們在忙碌之餘要懂得休息。餵奶時將雙腳抬高,也有同樣的作用。

歇一歇手臂

不要一直抱著寶寶,這會讓你的背部疼痛更難恢復,可以把TA放在嬰兒車或者小床上,如果你是慣用左手或慣用右手人士,可以在抱寶寶時強迫自己雙臂交替工作,兩條胳膊輪流使用、輪流鍛煉,這樣身體兩側也就不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了。

熱敷

熱度可以減輕背部肌肉疼痛,在開始進入長期哺乳後更建議經常採用這種方法。

按摩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請專業按摩師為你按摩;如果時間騰不出來,也可以請寶爸代勞。這裡需要囑咐寶爸幾句,如果妻子在產後背痛難愈,請自覺多承擔些育兒任務吧~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