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人的一天從一碗小面開始 重慶首部原創跨界融合舞臺劇《小面》今日開票

發佈會現場。記者 蔣倬涵 攝

華龍網4月6日16時35分訊重慶江邊的一家老字型大小小面店口味地道,

生意興隆。正當壯年的老闆卻突然決定提早退休,誰有資格當他的繼承者?今(6)日,由重慶市歌舞團創排推出重慶首部原創跨界融合舞臺劇《小面》在國泰藝術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及開票儀式。

《小面》有啥看點? 豪華的主創陣容 跨界融合的藝術

“悶墩”張璽現場演繹《小面》片段。 記者 蔣倬涵 攝

“棒棒”邱嘉誠演繹《小面》雜技元素。 記者 蔣倬涵 攝

據瞭解,《小面》是重慶歌舞團繼《杜甫》後第二個爭取到國家藝術基金的作品,其主創陣容堪稱豪華,曾擔當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啊》中方導演的胡曉慶擔任本劇的總導演,

執行編導則由擁有體操、雜技、現代舞等多領域專業背景的盧歌和重慶市歌舞團知名導演郭鵬擔任。而重慶觀眾熟悉的“悶墩”張璽、歡樂喜劇人常遠團隊的杜鑫豔,還有包括宗楠等多位歌舞團演員都在《小面》中有精彩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小面》的主創團隊多數演員均來自重慶歌舞團,因此本劇是一部本土元素極高的作品,
全劇也將使用重慶話進行對白。此外,“悶墩”張璽和“棒棒”邱嘉誠在現場為觀眾表演了《小面》的部分片段,張璽的評書和邱嘉誠的雜技將氣氛推向了高☆禁☆潮,差點讓記者誤以為自己置身演出現場。

而魔術、雜技、武術、打擊樂、街舞等元素,你都會在《小面》裡看到。諸多的元素對演員的綜合要求特別高,總導演胡曉慶坦言:“首演後《小面》最多一周將有八場演出,雖會將演員分成兩組使用,

但強度仍然很大。好在演員們都非常敬業,為了演好本劇付出了不少心血,希望在演出現場能夠帶給大家笑容,感動大家。”

此外,作為重慶首部跨界融合形式的舞臺藝術作品,《小面》也將採取多視點、多視角,結合現代流行的創作形式和手法,以頻繁性的現場互動,讓觀眾與演員共同創造出一個充滿想像力和樂趣的麻辣世界。

為什麼選擇小面? 是重慶的名片 更是重慶人的性格

重慶美食全國知名,很多美食可以代表重慶,但為什麼偏偏選擇了小面?重慶歌舞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仇一表示,之所以選擇小面,是因為想把小的題材玩好玩透。小面的底料中有十來種佐料,多一味少一味很有講究,對於專業藝術院團來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而小面多達十幾種的佐料正是源於生活的藝術,因此希望通過小面來宣揚重慶文化精神,也能讓觀眾通過小面來感受到重慶人民的匠心精神和耿直、勤勞的性格品質。

“未來,重慶市歌舞團將利用自身的歌舞優勢,著力打造更多市場化、接地氣的作品為重慶文化呐喊,既要做到《杜甫》那樣上的去,也要像《小面》一樣下的來。今天咱們創排的是小面,明天創排的說不定就是火鍋。”仇一對記者說。

據悉,《小面》將於4月28日在巴渝劇院首演,會連續上演40場,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前去現場觀看。

“未來,重慶市歌舞團將利用自身的歌舞優勢,著力打造更多市場化、接地氣的作品為重慶文化呐喊,既要做到《杜甫》那樣上的去,也要像《小面》一樣下的來。今天咱們創排的是小面,明天創排的說不定就是火鍋。”仇一對記者說。

據悉,《小面》將於4月28日在巴渝劇院首演,會連續上演40場,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前去現場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