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翡翠佛公竟有這麼多種類型,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吧!

翡翠玉雕作品的佛教題材眾多,大都是緣於保護、祈福功能的佛像,如觀音、彌勒佛等,佛像造型豐富,內涵深刻,自古就深得人們的喜愛。翡翠佛公主要是以翡翠原石為依託,通過平面線條和立體空間的組合變化,

體現佛法智慧。

古人認為,彌勒佛能給人們帶來福氣、祥和之氣,是祈盼美好明天的福佛。大肚彌勒佛的寬容、大度、靜默可化解種種愁緒。因此,佩戴佛,可促使自己平心靜氣,豁達心胸,靜觀世事起伏,笑看風起雲湧。

其實,翡翠佛公除了彌勒佛之外,還包括其他幾位佛,只是因為他們比較低調,所以很多人還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翡翠佛公究竟有哪些造型。

逍遙佛:說起逍遙佛,多數人可能會略微茫然,其實,逍遙佛和彌勒佛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呈笑口常開、袒胸露肚的形象;

不同之處在於逍遙佛通常兩手自然放於身側,掌心向外,兩足自然站立。佛教裡並沒有逍遙佛這個概念,是玉雕師創作作品時根據虛化的人物新加上的。

布袋佛: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個僧人法號“契此”。傳說他是彌勒佛在民間的化身,布袋有招財納福之寓意。據說摸一下布袋佛的大肚皮就能消災除病,解愁忘憂,保人平安,笑口常開。布袋有招財納福之寓意。

釋迦牟尼佛:西天最高的神祇,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智慧和慈悲。而翡翠釋迦摩尼佛造型各異,有問佛,蓮花與佛,一葉菩提等,象徵洞察世間萬物大徹大悟的智慧。

寶寶佛:取材于釋迦牟尼佛剛出生時的形象,心性如孩童般純真。顧名思義,就是被雕刻成孩童形象的“佛”。寶寶佛改變了人們對玉佛的固有印象,將佛的形象變得可愛稚嫩。

其實佛教題材在翡翠文化中一向佔有很重要的比例和地位,翡翠自然天成,有光澤、有形狀,其色不媚俗,其音不同凡響,正是佛教精神的良好載體,玉文化與佛文化的完美結合,也增加了人們對玉的嚮往和崇拜!瞭解更多知識盡在公號:翡翠珠寶知識,老王與你聊聊翡翠珠寶那些事兒。

翡翠自然天成,有光澤、有形狀,其色不媚俗,其音不同凡響,正是佛教精神的良好載體,玉文化與佛文化的完美結合,也增加了人們對玉的嚮往和崇拜!瞭解更多知識盡在公號:翡翠珠寶知識,老王與你聊聊翡翠珠寶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