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泰安市發佈“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

(網路圖片)

11月13日,市政府網站發佈通知,公佈了《泰安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內容。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柱力量。

泰安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為壯大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

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的加速升級,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現根據《泰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特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期間,我市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加強開放合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重要支撐。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

全市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電子資訊、高端裝備製造業等產業發展迅速,期末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00億元。二是一批特色產業快速成長。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發展成為以高性能纖維、功能性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輸變電產業從傳統設備製造業演變升級為從發電廠到用戶端的全產業鏈智慧輸變電、配電技術服務和裝備製造的新型產業,已逐漸形成一個智慧電網產業集群;在礦山裝備、重型成型、紡織染整等領域借助科技合作和自主創新發展成為在業內有影響力的特色裝備產業;依託我市豐富的農業科研資源和健康產業的不斷發展,
在血液製品、吸入製劑等醫藥領域,生物飼料、肥料等生物農業領域出現了一批國內具有較強競爭性的企業。三是雲計算、大資料、“互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迅猛。2015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630億元,
同比增長36%;平臺經濟快速發展,三星物流資訊網、泰山鋼網、智慧旅遊雲平臺等一批特色平臺不斷湧現,泰安市雲計算中心等公共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四是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十二五”期間,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69%提高到2.41%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5%提高到56.9%左右;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突破500家,其中省級達到156家,國家級7家;突破了筒子紗數位化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交撚竹節紗、純殼聚糖纖維、數位礦山、滅火新材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有219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24項。

(二)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上處於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

從國際來看,未來5到10年,是全球新興技術群體迸發、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度演變的關鍵時期。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加速向各領域滲透。納米技術、增材製造、智慧製造等高技術突破將重塑製造業國際分工格局。全球氣候變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大潮,新能源革命正在改變現有國際資源能源版圖。以基因組學、細胞調控、腦科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技術將引發生物技術產業的重大變革。數字創意產業逐漸成為國家軟實力角逐的重要舞臺,引領消費新風尚。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主要動力,引發國際製造業分工格局重整,全球創新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

從國內來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發展動力正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迫切,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擴大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加快升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我國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所需的體制機制環境將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機結合更加緊密,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配置持續優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從我市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整體低於全省平均發展水準,仍處於發展初期。產業規模較小、領軍企業匱乏、整體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水準不高,在國際國內缺少影響力和話語權;產業基礎薄弱,創新環境亟待完善,吸引要素集聚泰安發展的力量不夠強,產業發展存在技術和人才“瓶頸”。現階段,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工作,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提出建設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踐行新理念、增創新優勢、建設新泰安”的新目標、新任務,確定泰安應作為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泛”中之重定位,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面。總的來看,我市正處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更是處於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必須把握戰略機遇期,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經濟社會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新發展思路,提升發展品質,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注入強大動力。

二、總體戰略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緊緊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強化國際國內合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創新能力,以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抓手,以新材料、資訊技術、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數字創意六大產業為發展重點,著力培育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政府引導促進要素集聚和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2.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優化外部環境,搭建交流平臺,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融入全球創新網路,更好地利用外部創新資源,實現開放融合發展。

3.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依託特色產業,聚焦發展重點,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突破帶動整體水準提升,堅持專案引領與產業集聚相結合,以重大專案、骨幹企業為依託,推動產業鏈完善和產業集聚。

4.統籌兼顧與引領發展相結合。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加速新技術、新產品在社會建設各領域全面應用,推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三)發展目標

到“十三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作用強的骨幹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引領產業邁入中高端。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柱力量。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到2020年,新建市級創新平臺200家,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2.6%左右,授權發明專利每萬人擁有量(件)達到4件,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大幅提高,部分領域創新能力躋身國內前列。

發展生態更加完善。有效破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產業彙聚技術、資金、人才的政策措施持續完善,相關標準規範、信用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形成,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適應新技術新業態蓬勃湧現的生態環境基本建立。

三、重點發展產業

(一)新材料產業

充分發揮我市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優勢,順應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集中優勢資源,圍繞發展高性能玻璃纖維、高分子材料、新型建材、特種金屬材料、功能材料、精細化學品等重點領域,進一步突破關鍵技術,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打造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

1.無機非金屬材料

以國家非金屬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以泰山玻纖為龍頭,大力發展風電玻璃纖維紗、熱塑纖維、多軸向織物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同時,突破關鍵技術,開發高強高模纖維、扁平纖維等高性能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支援華岳玻璃、泰石保溫材料等企業加快發展建築用特種玻璃、節能玻璃、新型牆體材料、礦物保溫材料等建築新材料;支持肥城昌盛加大科研力度,開展大功率石墨電極和高端石墨製品研究;大力發展磷酸鐵鋰等鋰電材料,支持瑞福鋰業開展電池級碳酸鋰提取製備關鍵技術的研發;大力支持晶泰科技等企業引入前沿科技,積極佈局石墨烯產業;加強科技及產業合作,探索借助外力解決碳纖維等產業發展困境。

2.先進高分子材料

支援開發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低成本工程塑料等改性高分子材料及橡膠新材料。依託泰豐集團等企業重點發展高強高模聚乙烯、新型成纖聚合物等高分子材料及製品;支持一滕新材料、瑞泰纖維素髮展纖維素、纖維素醚及製品;依託泰鵬集團、藍景膜、德普化工為龍頭開展產業用聚酯材料、膜材料、水處理化學品等環保新材料,高效催化劑、增塑劑、新型綠色塗料中間體等精細化工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

3.特種金屬材料

支援鋼鐵企業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生產技術,開發高強度、高韌性、高性能鋼材和專用特種優質鋼材;推動華偉重工等鍛壓加工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創新,圍繞核電、超臨界火電用、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發展特殊大型鍛件;依託依諾威強磁發展稀土永磁新材料和製品,重點突破高性能釹鐵硼新工藝、新配方、新技術,不斷拓展應用領域;依託普瑞特、山能大族再製造、華魯鍛壓,儘快突破3D列印用金屬粉末材料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實現金屬增材製造專用材料產業化。

4.功能材料

以山東路德工程材料為龍頭,圍繞強度更高、應用更廣泛、種類更多、智慧化的方向,大力發展高拉伸強度、高彈性模量、耐高溫、耐腐蝕、智能化土工合成材料;依託魯普耐特積極推進高性能、高強度新材料纖維繩網研發,加快發展消防救援、軍事裝備、航空航太等特種領域繩網產品;以國泰科技為依託,加快微納米複合型超細粉體滅火劑等成果轉化,推動消防新材料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醫用植入材料等醫用新材料,以華興集團為龍頭,大力發展抗菌抑菌纖維材料、抗靜電紡織材料、抗輻射紡織材料、醫衛纖維材料等;以麥豐新材料為依託,加快發展稀土研磨材料等高端新型拋光研磨材料。

依託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力研發高性能高韌性熱固性預浸料、低成本快速固化預浸料和熱塑性複合材料,圍繞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航空航太、船舶配套、橋樑建築、先進成型設備等領域,孵化一批新型複合材料項目。

專欄1:新材料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晶泰科技石墨烯產業應用研究院;泰山玻纖產業園區項目,年產20萬噸無堿玻璃纖維、5萬噸HMG高模纖維、4萬噸AR耐鹼纖維;華能山東泰豐新能源光纖預製棒、光纖製造專案;魯普耐特2萬噸高性能纖維繩纜智慧化製造專案;路德工程材料年產1億平方米高強智慧集成化複合材料項目;華興紡織海斯摩爾醫衛用生物質新材料及製品產業化項目;北京同益中超高分子聚乙烯專案;瑞福鋰業年產1萬噸氫氧化鋰生產項目;三秋新能源鋰正極材料項目;中鋁山東依諾威年產1500噸高效節能電機用磁性材料元器件項目;甯陽雙贏新材料3000萬平方米/年靜電紡納米纖維濾膜及衍生空氣清潔、過濾產品專案。

(二)電子資訊技術產業

把握數位化、智慧化、網路化、融合化發展趨勢,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向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慧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體系。積極推進量子通訊技術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應用。

1.資訊基礎設施

推進固定寬頻網路升級。推動城鄉光纖網路深度覆蓋和速率提升,城市家庭普遍具備10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農村家庭普遍具備100Mbps接入能力;加快建設泛在先進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促進城市和農村無線寬頻網路協調發展,實現4G網路深度和廣度覆蓋;加快廣播電視網核心網、接入網和服務網路建設,開展基於廣播電視網的電視終端音視頻服務、資料及互聯網資訊服務、移動多媒體服務及衛星直播電視服務等特色服務; 全面加速有線電視網路的雙向化升級改造,推進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加快三網融合。

夯實互聯網應用基礎。統籌全市資料中心佈局,積極承接國家互聯網區域資料中心,加快推進泰山雲谷、泰山神農智穀、浪潮資料雙活中心建設,推進資料集約化部署、規模化應用、規範化管理。

2.電子設備及儀器儀錶

加快資訊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推動電子資訊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依託尤洛卡、科大中天、國華科技、眾誠礦山、華陽電子、大成電氣等企業,研發製造生產過程監測控制系統、礦山災害檢測、預警及控制系統、安全避險系統、基於地理資訊系統的決策支援系統等資訊成套裝備,建立起完整的智慧礦山產業體系;依託泰開自動化、電力電子等電力設備企業,加大對輸配電安全、節能智慧控制系統等電力電子資訊設備技術研發力度,提高電力電子資訊產業核心競爭力;依託輕鬆表計、科大中天、成城物聯網、科德電子等企業的基礎優勢,加快推進礦用安全監測、熱網、電網監控、農業物聯網等領域感測器及智慧化儀器儀錶產業發展;依託泰安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加大技術創新,重點圍繞動力傳動、車身電子等領域,積極發展汽車電子產業。

3.軟體及資訊技術服務

依託浪潮軟體、藍光軟體、東華合創等軟體企業,重點開展高端軟體研發、行業應用軟體的開發和系統集成、地理資訊系統平臺和應用等軟體發展和服務;支援資訊設備、智慧裝備製造企業加快研發工業軟體、中介軟體和基礎軟體,積極發展嵌入式軟體發展平臺等核心軟體,開發面向重點領域的研發設計類、數位控制類、智慧生產類和管理類工業軟體;以泰盈科技、泰山科技為依託發展資訊服務外包。

4.新業態新應用

推進大資料和雲計算。支援高新區大資料產業園建設,推進重點領域大資料高效採集、有效整合、公開共用和應用拓展,鼓勵大資料在工業、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等領域的應用,促進資料服務業創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支援浪潮、眾志電子、視聆通信等公司建設一批雲計算資源管理平臺,推進專有雲解決方案研發與產業化,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建立自主可控的雲計算產業鏈,形成完善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

發展人工智慧。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應用,加快推進“智慧泰安”建設,利用人工智慧創新城市管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在製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路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推動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發展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智慧硬體和智慧化系統,推進智慧家居、智慧農業、智慧安防、智慧健康、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可穿戴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鼓勵各行業加強與人工智慧融合,逐步實現智慧化升級。

實施“互聯網+”行動計畫。順應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互聯網規模應用綜合優勢,以高速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和資訊技術產業為支撐,大力拓展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推進“互聯網+”在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大力發展。

專欄2:電子資訊技術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眾志電子神農智谷專案,建設農業大資料中心、實驗室、孵化基地等;浪潮泰安雲計算和大資料中心;泰山雲穀資訊產業園,建設3.2萬平米的雲資料中心和We創客空間;泰安高新區通信金融呼叫服務外包基地;視聆通信基於物聯網的監控系統建設專案;大通前沿電子基於VR的裝備訓練大資料採擷應用平臺及鐳射通信保密平板電腦建設專案;征途資訊科技線上環境監測系統及智慧路燈資料獲取系統建設專案。

(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以提升綠色低碳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重點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開發利用和新能源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加大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積極開發節能環保設備及產品,培育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

1.新能源

太陽能利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儘快突破一批光熱利用、系統集成應用等關鍵技術;開發引進高效能、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及相關產品、光伏發電技術及設備,推動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利用新技術產業化;積極推進分散式光伏發電,加快新泰採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等專案建設;引導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和規模化發展,儘快擺脫太陽能產業低水準、粗放式發展現狀。

生物質能。以肥城金塔、泰山集團等企業為龍頭推動生物質能裝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重點發展以秸稈等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裝置、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技術設備及高效燃燒、生物質氣化和液化、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等技術與裝置,研製生物質鍋爐、物化轉換成套裝備、沼氣發電機組等生物質能裝備;鼓勵在規模化養殖場、有機廢水處理等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沼氣池及發電站。

風能、地熱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風能利用重點發展大容量風電機組、機械傳動、運行控制等系統,開發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發電機及風電機組等新產品。支持阿拉斯佳等企業開展地源、污水源、河湖低位熱源等熱泵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開發成套設備和區域供熱供冷方案系統集成。

智能電網。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慧電網建設,支援泰開集團、特變電工、魯能電力設備等輸變電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企業從傳統輸變電設備供應商轉向為核電、風電等新能源提供特種輸變電、配電技術和設備,並不斷利用電子資訊技術研發智慧控制技術、節能技術,圍繞智慧電網產業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2.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

加快引進和創新突破,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製造,積極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公車、專用車、電動載貨車、多功能特種車、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新型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積極推進高性能儲能材料及高性能、高可靠動力電池生產。

3.節能環保

節能產品和設備。以節能鍋爐、節能電機、LED照明為重點,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著力開發節能、節水、節氣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泰山集團為龍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鍋爐;依託歐里安電器等企業大力發展稀土永磁電機等節能設備。

工業及建築節能技術應用。支援泰山玻纖、瑞星集團等重化工企業,開展節能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在大型耗能企業及熱電企業推廣使用餘熱余壓余氣綜合利用等節能技術;推動重點用能企業實行數位化監控,實施能量系統優化;推動建築節能,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研究開發高性能建築保溫材料、光伏一體化建築用玻璃幕牆等節能建築材料與產品,鼓勵採用節能建築門窗、隔熱安全節能膜等建築節能新材料產品,推進大型公共建築、居民住宅開展節能改造,推廣鋼結構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築,不斷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準。

環保產業及技術應用。以泰開環保科技、大禹水處理為龍頭,開展“三廢”綜合治理關鍵技術研發、裝備製造,發展工業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裝備和工程的設計、系統集成和工程總承包;加大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推廣力度,對鋼鐵、發電、焦炭、化工、造紙、印染、發酵等重點行業的環保設施進行技術改造,促進污水、廢氣以及固體排放物的回收處理和綜合利用。

迴圈經濟。圍繞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重點在化工、建材等行業實施迴圈利用示範,積極推廣資源的迴圈利用新技術,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以山能重裝為依託,吸引高端再製造以及配套設備生產企業,打造國家級再製造綠色產業基地。

節能環保服務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服務、節能環保諮詢服務、節能環保設施運營管理、節能環保貿易與金融服務等節能環保服務;積極推動製造企業升級發展成為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一條龍服務能力的總承包公司;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臺;積極發展再製造專業技術服務,建立再製造舊件回收、產品行銷、溯源等資訊化管理系統。

專欄3: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新能源:重點推進泰安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項目(6×300MW);華潤新能源肥城、華能新泰禹村等風電工程項目;新泰市採煤沉陷區200萬kW光伏發電,東平、肥城光伏發電項目;肥城、甯陽、東平生物質熱電聯產及生物質發電項目;豐匯新能源生物柴油項目;阿拉斯佳新能源利用空調技術系統生產專案;泰開成套電器核電中低壓配電櫃、手車式中低壓配電櫃、充氣櫃項目。

節能環保:肥城、甯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肥城固廢處置中心項目;中科環保餐廚垃圾厭氧制沼專案;前田熱能年產2600台節能高效熱能設備專案;潤銀生物合成氨系統節能減排集成專案;大禹水處理中央水機與直飲水系統;歐里安年產300台(套)稀土永磁電機生產項目;泰安市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示範工程;首創年產100台SCM燃燒器項目。

(四)生物產業

把握生命科學縱深發展、生物新技術廣泛應用和融合創新的新趨勢,以生物醫藥及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為重點,加強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促進產業集聚,建設成為技術先進、特色鮮明的重要生物產業基地。

1.生物醫藥

新醫藥。加快基因測序、細胞規模化培養、靶向和長效釋藥、綠色智慧生產等技術研發應用,支撐產業高端發展。開發新型抗體和疫苗、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生物製品和製劑,推動化學藥物創新和高端製劑開發,加速特色創新中藥研發,實現重大疾病防治藥物原始創新。重點支援泰邦生物、京衛製藥、魯抗賽特、龍美生物等企業開展生物技術藥、化學創新藥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引進,發展基因工程藥物、抗體藥物、多肽藥物、核酸藥物、新型抗生素、新型疫苗等生物技術藥物,血漿蛋白藥物和新型診斷試劑;積極引入華大基因等知名企業和醫療機構,推動基因檢測等精准醫療發展;支持健威生物、潤德生物等企業積極創新藥物生產新技術,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推廣現代化分離、提純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加快現代中藥產業升級,圍繞泰山四大名藥,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符合國家規範化標準的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

生物醫學工程。大力發展高性能醫療設備研發製造,推動新型醫療設備向網路化、數位化、移動化方向發展,支援海天智慧通過合作創新開展神經康復醫學研究和高端智慧康復器械產品研發,積極佈局康復醫療產業;支援康盛器械不斷開發新型醫用植入材料新產品,積極開展人工器官和器械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研究,推動組織工程與生物技術融合創新;加快醫療大資料中心、神康雲等資料平臺建設,開發大資料雲端和個人終端相結合的可穿戴健康監測技術,發展移動醫療服務應用,構建網路化、數位化、移動化智慧醫療服務體系。

2.生物農業

圍繞農業生產綠色轉型,發揮國家創新平臺和科研院所創新優勢,加大產業孵化力度,培育一批骨幹企業和優勢產品,將泰安打造成國內知名的生物農業產業基地。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構建生物育種創新發展體系,積極打造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推動登海五嶽泰山種業等育種企業,加快地方優良品種的開發利用;以寶來利來為龍 頭發展可替代抗生素酶製劑、抗菌肽、益生素、免疫增強劑等新型綠色生物飼料產品及獸用疫苗;儘快推動山東農大、林科院等生物農藥領域科研成果轉化,加快高效、低毒、無污染生物農藥新產品的研製與推廣應用,重點發展細菌、真菌、病毒類生物殺蟲劑,植物、微生物次生代謝物生物農藥,高靶向與可控釋生物農藥新製劑;以農大肥業、西貝隆基為龍頭,以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目標,加快生物肥料產業發展。

3.生物製造

加快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瑞星、瑞泰、華興集團等公司為依託,開展微生物發酵、催化劑、工業酶製劑、天然產物有效成分分離提取等新技術研發,提高生物製造與檢測水準;加強高效工業用酶製劑、氨基酸、氨基葡萄糖、普魯蘭多糖、殼聚糖纖維等產品的開發,加快1,3-丙二醇、聚乳酸酯等生物化工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突破,推進生物技術在化工、醫藥、食品、紡織、能源等領域產業化應用。

專欄4:新醫藥和生物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邦生物科技園,形成年加工血漿1500噸生產能力;景源生物幹細胞藥物項目;寶來利來年產1000萬支特異性免疫微生態製劑-普度專案;安捷醫藥生物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 項目;蘇博生物年產50噸生物醫藥產品建設專案;瑞達峰年產2200噸氮酮、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醫藥中間體專案;健威生物二期柏潤製藥項目;福寬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瑞泰植物膠囊原料生產項目;京泰生物試劑專案;瑞星集團生物質熱塑複合材料專案;潤德生物年產10000噸氨基葡萄糖改造項目;益客集團生物醫藥產業園;聚發生物醫藥科技專案;海天智慧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開發製造專案。

(五)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以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方向,以高端智慧裝備為重點,加快推動製造業資訊化,提高大型成套裝備生產能力,帶動裝備製造業發展升級。

1.智能裝備

數控加工裝備。加快整機數位化、智慧化應用技術研發,大力發展大型高精密數控機床,精密化、高速化、工序複合化專用機床,以及重型、超重型數控機床等產品。以華魯鍛壓、碩力機械為依託,圍繞航母製造、大型船舶、核電、高鐵、航空航太、軍工等領域發展高端重型數控成型裝備、具備數控功能的金屬構件加工裝備以及零部件製造。

機器人。加強引進創新和合作創新,圍繞機器人製造及應用,重點開展系統集成、設計、製造、試驗檢測等技術研究。支持泰開機器人公司大力發展焊接、組裝、巡檢、搬運等各類工業機器人;支援海天能源、國泰科技等企業圍繞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救援救災、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加快發展服務機器人和智慧裝備。

2.鐳射加工裝備

以山能大族再製造為依託,充分發揮機械產品再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實力,積極切入工程機械、機床、汽車等裝備關鍵零部件等再製造裝備領域;立足鐳射裝備製造優勢,加強科技合作,不斷研發各類新型鐳射設備,儘快突破大功率光纖雷射器等增材製造設備及粉體材料製造關鍵技術,加快佈局金屬3D列印領域。

3.專用成套裝備

礦山裝備。以能源重裝、力博重工、尤洛卡等企業為依託,重點發展大型煤炭井下綜合採掘輸送、安全監測系統等智慧化、大型化、成套化礦山裝備。

大力發展在交通、節能環保、資源開採、紡織、化工、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智慧成套裝備和專用裝備及關鍵零部件製造業。支援康平納集團,加大創新力度,積極發展現代紡織數控化染整裝備;依託中天泰和開展煤層氣開採技術和裝備研究,積極發展煤層氣、葉岩氣開採智慧專用裝備產業;支援普瑞特等企業重點發展生化醫藥、食品加工、環保等製造行業成套智慧裝備;依託明佳科技開發高性能視覺檢測、線上檢智慧檢測、智慧分揀等設備及一體化成套裝備。

專欄5: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山能重裝國家再製造中心鐳射產業化示範項目;康平納年產 30 台套筒子紗數位化染色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中天泰和年產300台套大型高壓數位化煤棒機項目;塔高機械千萬噸綜采工作面智慧化成套裝備製造專案;皆瑞金屬材料3D列印粉末淨成形制品項目;力博重工高端輸送設備製造專案;潤都工業齊魯智慧製造產業園。

(六)數字創意產業

搶抓數位技術與文化創意加速融合、數位創意產業快速發展機遇,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現代內容精品製作,推動數位創意在各領域應用滲透,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滿足人們快速增長的精神需求和個性化消費需求。

1.數位文化創意內容產業

加快傳統文化資源數位化。鼓勵對藝術品、文物、古跡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資源進行數位化轉化和開發,支持泰山國際會展中心、市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市美術館、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等場館數位化建設,豐富數位創意內容產品;鼓勵文化場館等運用物聯網、虛擬實境、全息投影等多種技術,提升對會展、文物、藝術品等文化資源的管理保護和展覽展示水準。

加強當代數位內容精品創作生產。支持泰安廣電、泰安傳媒集團適應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傳播管道特點,推進傳統媒體數位化改造,加快發展數位出版、網路視聽、移動多媒體等新媒體;鼓勵文學、影視、動漫、遊戲等多業態聯動的創意開發,積極發展內容衍生製造業和關聯服務業。

2.設計服務業

大力發展高端化工業設計,面向智慧化、自動化、資訊化,推動電腦集成設計製造、協同製造等先進技術應用,提高生產流程智慧化設計水準。加強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虛擬實境、3D列印等新興資訊技術在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建築設計、機械設計等領域的融合應用,鼓勵發展網路協同設計、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3D線上列印等互聯網設計新模式;大力發展特色化建築設計,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完善功能分區,注重文化表達,突出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大力發展精准化廣告設計,充分發揮資訊技術優勢,提升企業行銷企劃、廣告創意、媒介投放等環節的精准度,積極發展二維碼廣告、手機廣告、智慧終端機廣告,創新商業模式和行銷模式。

3.數位創意技術裝備產業

適應沉浸體驗、智慧互動等趨勢,推動數位創意內容生產技術和消費服務裝備協同創新發展。支援永昌志合加強聲光多媒體、數位虛擬展示、立體投影等數位創意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加快提升文化資源數位化處理、交互娛樂引擎開發等技術。

專欄6:數位創意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山數位出版印刷產業園專案;壹山聖影大型文化傳承動畫片《泰山》及動漫旅遊衍生產品開發專案;泰安市廣播電視臺泰山網、泰安手機台綜合性新聞網站和移動融媒體平臺;泰安傳媒集團 “最泰安”全媒體集群;泰山文化主題系列影視動漫遊戲開發專案;大型原創動畫片《少年石敢當》項目;動漫電影《蟋王東征》項目;動漫劇《泰山人》專案;東藝動漫設計系列產品;中國節o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專案;“趣找”文化服務平臺“互聯網+”文化項目;香畫傳奇影視動漫製作項目;傲飾集團智慧數字印刷專案;永昌志合年產3.5萬台觸摸一體機項目。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把創新作為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構建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區域性自主創新示範區。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儲備,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案。支援產學研合作機制創新,加強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全球高端研發機構的合作,建設大型研發創新平臺。近期重點建設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高端技術應用研究院、泰山石墨烯產業應用研究院、華大基因應用研究所等。大力培育企業主體,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造就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龍頭骨幹企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援企業建設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泰山創新谷”建設,推動產業創新聯盟建設,大力發展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機構。加強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引進和培養,支援企業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加強人才引進、培養與激勵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推動駐泰高校與泰安經濟協同發展,推動科教、經濟互促共進。大力開展軍民融合創新,建設軍民融合示範基地。

(二)拓寬投融資管道,完善扶持政策。優化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結構,以投資基金、專項資金等方式,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平臺、示範工程、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區等載體支持。認真落實增值稅轉型、所得稅減免、進口設備免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加強對擬上市企業的分類指導和培育,重點扶持和優先培育有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開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綠色金融等創新產品,支援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建立和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擴大融資規模。積極利用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援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和專案建設。加快推動創業投資發展,充分發揮市級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成立新興產業創投基金,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參股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合力支持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政府投入、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的對接,通過跟進投資、聯合投資、規劃指導、專案庫指導等多種方式,引導創業投資對我市新興產業企業的投資。

(三)擴大開放合作,促進產業集聚快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產業鏈長的項目或掌握核心創新技術的企業。吸引國內外高校院所、知名企業來泰安創辦或合作建立研發、設計、檢驗等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通過自建、並購、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研發中心,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支援企業跨國經營,拓寬發展空間。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專案建設,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庫,將符合條件的專案優先納入市級重點建設專案,加大調度協調力度。強化要素供給,在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優先優惠支援。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優化產業發展佈局。順應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合理規劃高新區“四新四化”產業園及各級開發區產業佈局,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向園區和基地集聚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依託具有優勢的產業集聚區、骨幹企業,按照全產業鏈模式,帶動中小型關聯企業加快發展,形成一批專業性強、規模優勢突出的特色產業鏈(集群)。

(四)加強組織領導,推動規劃實施。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部門協調推進機制,擬定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產業佈局及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加強配合,做好協調、調度和推進工作。充分發揮各縣區、各部門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推進發展的強大合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審慎監管方式,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嚴格執行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簡化專案辦理程式。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力支持智慧財產權創造和運用,加強專利、商標、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管理,依法保護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鼓勵企業建立專利聯盟,推進創新環境優化。完善統計監督評價考核體系,建立及時準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監督監測制度,合理界定統計範圍,明確重點行業、企業、產品等。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的考核力度,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納入考核指標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納米技術、增材製造、智慧製造等高技術突破將重塑製造業國際分工格局。全球氣候變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大潮,新能源革命正在改變現有國際資源能源版圖。以基因組學、細胞調控、腦科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技術將引發生物技術產業的重大變革。數字創意產業逐漸成為國家軟實力角逐的重要舞臺,引領消費新風尚。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主要動力,引發國際製造業分工格局重整,全球創新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

從國內來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發展動力正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迫切,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擴大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加快升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我國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所需的體制機制環境將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機結合更加緊密,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配置持續優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從我市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整體低於全省平均發展水準,仍處於發展初期。產業規模較小、領軍企業匱乏、整體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水準不高,在國際國內缺少影響力和話語權;產業基礎薄弱,創新環境亟待完善,吸引要素集聚泰安發展的力量不夠強,產業發展存在技術和人才“瓶頸”。現階段,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工作,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提出建設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踐行新理念、增創新優勢、建設新泰安”的新目標、新任務,確定泰安應作為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泛”中之重定位,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面。總的來看,我市正處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更是處於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必須把握戰略機遇期,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經濟社會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新發展思路,提升發展品質,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注入強大動力。

二、總體戰略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緊緊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強化國際國內合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創新能力,以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抓手,以新材料、資訊技術、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數字創意六大產業為發展重點,著力培育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政府引導促進要素集聚和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2.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優化外部環境,搭建交流平臺,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融入全球創新網路,更好地利用外部創新資源,實現開放融合發展。

3.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依託特色產業,聚焦發展重點,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突破帶動整體水準提升,堅持專案引領與產業集聚相結合,以重大專案、骨幹企業為依託,推動產業鏈完善和產業集聚。

4.統籌兼顧與引領發展相結合。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加速新技術、新產品在社會建設各領域全面應用,推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三)發展目標

到“十三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作用強的骨幹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引領產業邁入中高端。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柱力量。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到2020年,新建市級創新平臺200家,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2.6%左右,授權發明專利每萬人擁有量(件)達到4件,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大幅提高,部分領域創新能力躋身國內前列。

發展生態更加完善。有效破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產業彙聚技術、資金、人才的政策措施持續完善,相關標準規範、信用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形成,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適應新技術新業態蓬勃湧現的生態環境基本建立。

三、重點發展產業

(一)新材料產業

充分發揮我市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優勢,順應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集中優勢資源,圍繞發展高性能玻璃纖維、高分子材料、新型建材、特種金屬材料、功能材料、精細化學品等重點領域,進一步突破關鍵技術,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打造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

1.無機非金屬材料

以國家非金屬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以泰山玻纖為龍頭,大力發展風電玻璃纖維紗、熱塑纖維、多軸向織物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同時,突破關鍵技術,開發高強高模纖維、扁平纖維等高性能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支援華岳玻璃、泰石保溫材料等企業加快發展建築用特種玻璃、節能玻璃、新型牆體材料、礦物保溫材料等建築新材料;支持肥城昌盛加大科研力度,開展大功率石墨電極和高端石墨製品研究;大力發展磷酸鐵鋰等鋰電材料,支持瑞福鋰業開展電池級碳酸鋰提取製備關鍵技術的研發;大力支持晶泰科技等企業引入前沿科技,積極佈局石墨烯產業;加強科技及產業合作,探索借助外力解決碳纖維等產業發展困境。

2.先進高分子材料

支援開發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低成本工程塑料等改性高分子材料及橡膠新材料。依託泰豐集團等企業重點發展高強高模聚乙烯、新型成纖聚合物等高分子材料及製品;支持一滕新材料、瑞泰纖維素髮展纖維素、纖維素醚及製品;依託泰鵬集團、藍景膜、德普化工為龍頭開展產業用聚酯材料、膜材料、水處理化學品等環保新材料,高效催化劑、增塑劑、新型綠色塗料中間體等精細化工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

3.特種金屬材料

支援鋼鐵企業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生產技術,開發高強度、高韌性、高性能鋼材和專用特種優質鋼材;推動華偉重工等鍛壓加工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創新,圍繞核電、超臨界火電用、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發展特殊大型鍛件;依託依諾威強磁發展稀土永磁新材料和製品,重點突破高性能釹鐵硼新工藝、新配方、新技術,不斷拓展應用領域;依託普瑞特、山能大族再製造、華魯鍛壓,儘快突破3D列印用金屬粉末材料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實現金屬增材製造專用材料產業化。

4.功能材料

以山東路德工程材料為龍頭,圍繞強度更高、應用更廣泛、種類更多、智慧化的方向,大力發展高拉伸強度、高彈性模量、耐高溫、耐腐蝕、智能化土工合成材料;依託魯普耐特積極推進高性能、高強度新材料纖維繩網研發,加快發展消防救援、軍事裝備、航空航太等特種領域繩網產品;以國泰科技為依託,加快微納米複合型超細粉體滅火劑等成果轉化,推動消防新材料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醫用植入材料等醫用新材料,以華興集團為龍頭,大力發展抗菌抑菌纖維材料、抗靜電紡織材料、抗輻射紡織材料、醫衛纖維材料等;以麥豐新材料為依託,加快發展稀土研磨材料等高端新型拋光研磨材料。

依託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力研發高性能高韌性熱固性預浸料、低成本快速固化預浸料和熱塑性複合材料,圍繞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航空航太、船舶配套、橋樑建築、先進成型設備等領域,孵化一批新型複合材料項目。

專欄1:新材料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晶泰科技石墨烯產業應用研究院;泰山玻纖產業園區項目,年產20萬噸無堿玻璃纖維、5萬噸HMG高模纖維、4萬噸AR耐鹼纖維;華能山東泰豐新能源光纖預製棒、光纖製造專案;魯普耐特2萬噸高性能纖維繩纜智慧化製造專案;路德工程材料年產1億平方米高強智慧集成化複合材料項目;華興紡織海斯摩爾醫衛用生物質新材料及製品產業化項目;北京同益中超高分子聚乙烯專案;瑞福鋰業年產1萬噸氫氧化鋰生產項目;三秋新能源鋰正極材料項目;中鋁山東依諾威年產1500噸高效節能電機用磁性材料元器件項目;甯陽雙贏新材料3000萬平方米/年靜電紡納米纖維濾膜及衍生空氣清潔、過濾產品專案。

(二)電子資訊技術產業

把握數位化、智慧化、網路化、融合化發展趨勢,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向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慧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體系。積極推進量子通訊技術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應用。

1.資訊基礎設施

推進固定寬頻網路升級。推動城鄉光纖網路深度覆蓋和速率提升,城市家庭普遍具備10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農村家庭普遍具備100Mbps接入能力;加快建設泛在先進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促進城市和農村無線寬頻網路協調發展,實現4G網路深度和廣度覆蓋;加快廣播電視網核心網、接入網和服務網路建設,開展基於廣播電視網的電視終端音視頻服務、資料及互聯網資訊服務、移動多媒體服務及衛星直播電視服務等特色服務; 全面加速有線電視網路的雙向化升級改造,推進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加快三網融合。

夯實互聯網應用基礎。統籌全市資料中心佈局,積極承接國家互聯網區域資料中心,加快推進泰山雲谷、泰山神農智穀、浪潮資料雙活中心建設,推進資料集約化部署、規模化應用、規範化管理。

2.電子設備及儀器儀錶

加快資訊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推動電子資訊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依託尤洛卡、科大中天、國華科技、眾誠礦山、華陽電子、大成電氣等企業,研發製造生產過程監測控制系統、礦山災害檢測、預警及控制系統、安全避險系統、基於地理資訊系統的決策支援系統等資訊成套裝備,建立起完整的智慧礦山產業體系;依託泰開自動化、電力電子等電力設備企業,加大對輸配電安全、節能智慧控制系統等電力電子資訊設備技術研發力度,提高電力電子資訊產業核心競爭力;依託輕鬆表計、科大中天、成城物聯網、科德電子等企業的基礎優勢,加快推進礦用安全監測、熱網、電網監控、農業物聯網等領域感測器及智慧化儀器儀錶產業發展;依託泰安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加大技術創新,重點圍繞動力傳動、車身電子等領域,積極發展汽車電子產業。

3.軟體及資訊技術服務

依託浪潮軟體、藍光軟體、東華合創等軟體企業,重點開展高端軟體研發、行業應用軟體的開發和系統集成、地理資訊系統平臺和應用等軟體發展和服務;支援資訊設備、智慧裝備製造企業加快研發工業軟體、中介軟體和基礎軟體,積極發展嵌入式軟體發展平臺等核心軟體,開發面向重點領域的研發設計類、數位控制類、智慧生產類和管理類工業軟體;以泰盈科技、泰山科技為依託發展資訊服務外包。

4.新業態新應用

推進大資料和雲計算。支援高新區大資料產業園建設,推進重點領域大資料高效採集、有效整合、公開共用和應用拓展,鼓勵大資料在工業、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等領域的應用,促進資料服務業創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支援浪潮、眾志電子、視聆通信等公司建設一批雲計算資源管理平臺,推進專有雲解決方案研發與產業化,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建立自主可控的雲計算產業鏈,形成完善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

發展人工智慧。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應用,加快推進“智慧泰安”建設,利用人工智慧創新城市管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在製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路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推動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發展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智慧硬體和智慧化系統,推進智慧家居、智慧農業、智慧安防、智慧健康、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可穿戴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鼓勵各行業加強與人工智慧融合,逐步實現智慧化升級。

實施“互聯網+”行動計畫。順應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互聯網規模應用綜合優勢,以高速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和資訊技術產業為支撐,大力拓展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推進“互聯網+”在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大力發展。

專欄2:電子資訊技術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眾志電子神農智谷專案,建設農業大資料中心、實驗室、孵化基地等;浪潮泰安雲計算和大資料中心;泰山雲穀資訊產業園,建設3.2萬平米的雲資料中心和We創客空間;泰安高新區通信金融呼叫服務外包基地;視聆通信基於物聯網的監控系統建設專案;大通前沿電子基於VR的裝備訓練大資料採擷應用平臺及鐳射通信保密平板電腦建設專案;征途資訊科技線上環境監測系統及智慧路燈資料獲取系統建設專案。

(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以提升綠色低碳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重點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開發利用和新能源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加大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積極開發節能環保設備及產品,培育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

1.新能源

太陽能利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儘快突破一批光熱利用、系統集成應用等關鍵技術;開發引進高效能、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及相關產品、光伏發電技術及設備,推動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利用新技術產業化;積極推進分散式光伏發電,加快新泰採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等專案建設;引導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和規模化發展,儘快擺脫太陽能產業低水準、粗放式發展現狀。

生物質能。以肥城金塔、泰山集團等企業為龍頭推動生物質能裝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重點發展以秸稈等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裝置、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技術設備及高效燃燒、生物質氣化和液化、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等技術與裝置,研製生物質鍋爐、物化轉換成套裝備、沼氣發電機組等生物質能裝備;鼓勵在規模化養殖場、有機廢水處理等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沼氣池及發電站。

風能、地熱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風能利用重點發展大容量風電機組、機械傳動、運行控制等系統,開發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發電機及風電機組等新產品。支持阿拉斯佳等企業開展地源、污水源、河湖低位熱源等熱泵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開發成套設備和區域供熱供冷方案系統集成。

智能電網。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慧電網建設,支援泰開集團、特變電工、魯能電力設備等輸變電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企業從傳統輸變電設備供應商轉向為核電、風電等新能源提供特種輸變電、配電技術和設備,並不斷利用電子資訊技術研發智慧控制技術、節能技術,圍繞智慧電網產業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2.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

加快引進和創新突破,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製造,積極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公車、專用車、電動載貨車、多功能特種車、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新型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積極推進高性能儲能材料及高性能、高可靠動力電池生產。

3.節能環保

節能產品和設備。以節能鍋爐、節能電機、LED照明為重點,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著力開發節能、節水、節氣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泰山集團為龍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鍋爐;依託歐里安電器等企業大力發展稀土永磁電機等節能設備。

工業及建築節能技術應用。支援泰山玻纖、瑞星集團等重化工企業,開展節能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在大型耗能企業及熱電企業推廣使用餘熱余壓余氣綜合利用等節能技術;推動重點用能企業實行數位化監控,實施能量系統優化;推動建築節能,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研究開發高性能建築保溫材料、光伏一體化建築用玻璃幕牆等節能建築材料與產品,鼓勵採用節能建築門窗、隔熱安全節能膜等建築節能新材料產品,推進大型公共建築、居民住宅開展節能改造,推廣鋼結構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築,不斷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準。

環保產業及技術應用。以泰開環保科技、大禹水處理為龍頭,開展“三廢”綜合治理關鍵技術研發、裝備製造,發展工業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裝備和工程的設計、系統集成和工程總承包;加大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推廣力度,對鋼鐵、發電、焦炭、化工、造紙、印染、發酵等重點行業的環保設施進行技術改造,促進污水、廢氣以及固體排放物的回收處理和綜合利用。

迴圈經濟。圍繞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重點在化工、建材等行業實施迴圈利用示範,積極推廣資源的迴圈利用新技術,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以山能重裝為依託,吸引高端再製造以及配套設備生產企業,打造國家級再製造綠色產業基地。

節能環保服務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服務、節能環保諮詢服務、節能環保設施運營管理、節能環保貿易與金融服務等節能環保服務;積極推動製造企業升級發展成為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一條龍服務能力的總承包公司;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臺;積極發展再製造專業技術服務,建立再製造舊件回收、產品行銷、溯源等資訊化管理系統。

專欄3: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新能源:重點推進泰安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項目(6×300MW);華潤新能源肥城、華能新泰禹村等風電工程項目;新泰市採煤沉陷區200萬kW光伏發電,東平、肥城光伏發電項目;肥城、甯陽、東平生物質熱電聯產及生物質發電項目;豐匯新能源生物柴油項目;阿拉斯佳新能源利用空調技術系統生產專案;泰開成套電器核電中低壓配電櫃、手車式中低壓配電櫃、充氣櫃項目。

節能環保:肥城、甯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肥城固廢處置中心項目;中科環保餐廚垃圾厭氧制沼專案;前田熱能年產2600台節能高效熱能設備專案;潤銀生物合成氨系統節能減排集成專案;大禹水處理中央水機與直飲水系統;歐里安年產300台(套)稀土永磁電機生產項目;泰安市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示範工程;首創年產100台SCM燃燒器項目。

(四)生物產業

把握生命科學縱深發展、生物新技術廣泛應用和融合創新的新趨勢,以生物醫藥及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為重點,加強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促進產業集聚,建設成為技術先進、特色鮮明的重要生物產業基地。

1.生物醫藥

新醫藥。加快基因測序、細胞規模化培養、靶向和長效釋藥、綠色智慧生產等技術研發應用,支撐產業高端發展。開發新型抗體和疫苗、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生物製品和製劑,推動化學藥物創新和高端製劑開發,加速特色創新中藥研發,實現重大疾病防治藥物原始創新。重點支援泰邦生物、京衛製藥、魯抗賽特、龍美生物等企業開展生物技術藥、化學創新藥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引進,發展基因工程藥物、抗體藥物、多肽藥物、核酸藥物、新型抗生素、新型疫苗等生物技術藥物,血漿蛋白藥物和新型診斷試劑;積極引入華大基因等知名企業和醫療機構,推動基因檢測等精准醫療發展;支持健威生物、潤德生物等企業積極創新藥物生產新技術,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推廣現代化分離、提純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加快現代中藥產業升級,圍繞泰山四大名藥,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符合國家規範化標準的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

生物醫學工程。大力發展高性能醫療設備研發製造,推動新型醫療設備向網路化、數位化、移動化方向發展,支援海天智慧通過合作創新開展神經康復醫學研究和高端智慧康復器械產品研發,積極佈局康復醫療產業;支援康盛器械不斷開發新型醫用植入材料新產品,積極開展人工器官和器械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研究,推動組織工程與生物技術融合創新;加快醫療大資料中心、神康雲等資料平臺建設,開發大資料雲端和個人終端相結合的可穿戴健康監測技術,發展移動醫療服務應用,構建網路化、數位化、移動化智慧醫療服務體系。

2.生物農業

圍繞農業生產綠色轉型,發揮國家創新平臺和科研院所創新優勢,加大產業孵化力度,培育一批骨幹企業和優勢產品,將泰安打造成國內知名的生物農業產業基地。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構建生物育種創新發展體系,積極打造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推動登海五嶽泰山種業等育種企業,加快地方優良品種的開發利用;以寶來利來為龍 頭發展可替代抗生素酶製劑、抗菌肽、益生素、免疫增強劑等新型綠色生物飼料產品及獸用疫苗;儘快推動山東農大、林科院等生物農藥領域科研成果轉化,加快高效、低毒、無污染生物農藥新產品的研製與推廣應用,重點發展細菌、真菌、病毒類生物殺蟲劑,植物、微生物次生代謝物生物農藥,高靶向與可控釋生物農藥新製劑;以農大肥業、西貝隆基為龍頭,以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目標,加快生物肥料產業發展。

3.生物製造

加快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瑞星、瑞泰、華興集團等公司為依託,開展微生物發酵、催化劑、工業酶製劑、天然產物有效成分分離提取等新技術研發,提高生物製造與檢測水準;加強高效工業用酶製劑、氨基酸、氨基葡萄糖、普魯蘭多糖、殼聚糖纖維等產品的開發,加快1,3-丙二醇、聚乳酸酯等生物化工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突破,推進生物技術在化工、醫藥、食品、紡織、能源等領域產業化應用。

專欄4:新醫藥和生物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邦生物科技園,形成年加工血漿1500噸生產能力;景源生物幹細胞藥物項目;寶來利來年產1000萬支特異性免疫微生態製劑-普度專案;安捷醫藥生物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 項目;蘇博生物年產50噸生物醫藥產品建設專案;瑞達峰年產2200噸氮酮、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醫藥中間體專案;健威生物二期柏潤製藥項目;福寬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瑞泰植物膠囊原料生產項目;京泰生物試劑專案;瑞星集團生物質熱塑複合材料專案;潤德生物年產10000噸氨基葡萄糖改造項目;益客集團生物醫藥產業園;聚發生物醫藥科技專案;海天智慧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開發製造專案。

(五)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以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方向,以高端智慧裝備為重點,加快推動製造業資訊化,提高大型成套裝備生產能力,帶動裝備製造業發展升級。

1.智能裝備

數控加工裝備。加快整機數位化、智慧化應用技術研發,大力發展大型高精密數控機床,精密化、高速化、工序複合化專用機床,以及重型、超重型數控機床等產品。以華魯鍛壓、碩力機械為依託,圍繞航母製造、大型船舶、核電、高鐵、航空航太、軍工等領域發展高端重型數控成型裝備、具備數控功能的金屬構件加工裝備以及零部件製造。

機器人。加強引進創新和合作創新,圍繞機器人製造及應用,重點開展系統集成、設計、製造、試驗檢測等技術研究。支持泰開機器人公司大力發展焊接、組裝、巡檢、搬運等各類工業機器人;支援海天能源、國泰科技等企業圍繞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救援救災、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加快發展服務機器人和智慧裝備。

2.鐳射加工裝備

以山能大族再製造為依託,充分發揮機械產品再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實力,積極切入工程機械、機床、汽車等裝備關鍵零部件等再製造裝備領域;立足鐳射裝備製造優勢,加強科技合作,不斷研發各類新型鐳射設備,儘快突破大功率光纖雷射器等增材製造設備及粉體材料製造關鍵技術,加快佈局金屬3D列印領域。

3.專用成套裝備

礦山裝備。以能源重裝、力博重工、尤洛卡等企業為依託,重點發展大型煤炭井下綜合採掘輸送、安全監測系統等智慧化、大型化、成套化礦山裝備。

大力發展在交通、節能環保、資源開採、紡織、化工、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智慧成套裝備和專用裝備及關鍵零部件製造業。支援康平納集團,加大創新力度,積極發展現代紡織數控化染整裝備;依託中天泰和開展煤層氣開採技術和裝備研究,積極發展煤層氣、葉岩氣開採智慧專用裝備產業;支援普瑞特等企業重點發展生化醫藥、食品加工、環保等製造行業成套智慧裝備;依託明佳科技開發高性能視覺檢測、線上檢智慧檢測、智慧分揀等設備及一體化成套裝備。

專欄5: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山能重裝國家再製造中心鐳射產業化示範項目;康平納年產 30 台套筒子紗數位化染色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中天泰和年產300台套大型高壓數位化煤棒機項目;塔高機械千萬噸綜采工作面智慧化成套裝備製造專案;皆瑞金屬材料3D列印粉末淨成形制品項目;力博重工高端輸送設備製造專案;潤都工業齊魯智慧製造產業園。

(六)數字創意產業

搶抓數位技術與文化創意加速融合、數位創意產業快速發展機遇,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現代內容精品製作,推動數位創意在各領域應用滲透,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滿足人們快速增長的精神需求和個性化消費需求。

1.數位文化創意內容產業

加快傳統文化資源數位化。鼓勵對藝術品、文物、古跡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資源進行數位化轉化和開發,支持泰山國際會展中心、市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市美術館、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等場館數位化建設,豐富數位創意內容產品;鼓勵文化場館等運用物聯網、虛擬實境、全息投影等多種技術,提升對會展、文物、藝術品等文化資源的管理保護和展覽展示水準。

加強當代數位內容精品創作生產。支持泰安廣電、泰安傳媒集團適應互聯網和智慧終端機傳播管道特點,推進傳統媒體數位化改造,加快發展數位出版、網路視聽、移動多媒體等新媒體;鼓勵文學、影視、動漫、遊戲等多業態聯動的創意開發,積極發展內容衍生製造業和關聯服務業。

2.設計服務業

大力發展高端化工業設計,面向智慧化、自動化、資訊化,推動電腦集成設計製造、協同製造等先進技術應用,提高生產流程智慧化設計水準。加強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虛擬實境、3D列印等新興資訊技術在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建築設計、機械設計等領域的融合應用,鼓勵發展網路協同設計、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3D線上列印等互聯網設計新模式;大力發展特色化建築設計,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完善功能分區,注重文化表達,突出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大力發展精准化廣告設計,充分發揮資訊技術優勢,提升企業行銷企劃、廣告創意、媒介投放等環節的精准度,積極發展二維碼廣告、手機廣告、智慧終端機廣告,創新商業模式和行銷模式。

3.數位創意技術裝備產業

適應沉浸體驗、智慧互動等趨勢,推動數位創意內容生產技術和消費服務裝備協同創新發展。支援永昌志合加強聲光多媒體、數位虛擬展示、立體投影等數位創意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加快提升文化資源數位化處理、交互娛樂引擎開發等技術。

專欄6:數位創意產業重點工程和專案

泰山數位出版印刷產業園專案;壹山聖影大型文化傳承動畫片《泰山》及動漫旅遊衍生產品開發專案;泰安市廣播電視臺泰山網、泰安手機台綜合性新聞網站和移動融媒體平臺;泰安傳媒集團 “最泰安”全媒體集群;泰山文化主題系列影視動漫遊戲開發專案;大型原創動畫片《少年石敢當》項目;動漫電影《蟋王東征》項目;動漫劇《泰山人》專案;東藝動漫設計系列產品;中國節o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專案;“趣找”文化服務平臺“互聯網+”文化項目;香畫傳奇影視動漫製作項目;傲飾集團智慧數字印刷專案;永昌志合年產3.5萬台觸摸一體機項目。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把創新作為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構建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區域性自主創新示範區。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儲備,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案。支援產學研合作機制創新,加強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全球高端研發機構的合作,建設大型研發創新平臺。近期重點建設泰安中研複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高端技術應用研究院、泰山石墨烯產業應用研究院、華大基因應用研究所等。大力培育企業主體,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造就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龍頭骨幹企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援企業建設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泰山創新谷”建設,推動產業創新聯盟建設,大力發展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機構。加強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引進和培養,支援企業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加強人才引進、培養與激勵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推動駐泰高校與泰安經濟協同發展,推動科教、經濟互促共進。大力開展軍民融合創新,建設軍民融合示範基地。

(二)拓寬投融資管道,完善扶持政策。優化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結構,以投資基金、專項資金等方式,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平臺、示範工程、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區等載體支持。認真落實增值稅轉型、所得稅減免、進口設備免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加強對擬上市企業的分類指導和培育,重點扶持和優先培育有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開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綠色金融等創新產品,支援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建立和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擴大融資規模。積極利用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援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和專案建設。加快推動創業投資發展,充分發揮市級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成立新興產業創投基金,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參股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合力支持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政府投入、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的對接,通過跟進投資、聯合投資、規劃指導、專案庫指導等多種方式,引導創業投資對我市新興產業企業的投資。

(三)擴大開放合作,促進產業集聚快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產業鏈長的項目或掌握核心創新技術的企業。吸引國內外高校院所、知名企業來泰安創辦或合作建立研發、設計、檢驗等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通過自建、並購、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研發中心,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支援企業跨國經營,拓寬發展空間。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專案建設,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庫,將符合條件的專案優先納入市級重點建設專案,加大調度協調力度。強化要素供給,在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優先優惠支援。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優化產業發展佈局。順應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合理規劃高新區“四新四化”產業園及各級開發區產業佈局,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向園區和基地集聚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依託具有優勢的產業集聚區、骨幹企業,按照全產業鏈模式,帶動中小型關聯企業加快發展,形成一批專業性強、規模優勢突出的特色產業鏈(集群)。

(四)加強組織領導,推動規劃實施。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部門協調推進機制,擬定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產業佈局及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加強配合,做好協調、調度和推進工作。充分發揮各縣區、各部門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推進發展的強大合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審慎監管方式,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嚴格執行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簡化專案辦理程式。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力支持智慧財產權創造和運用,加強專利、商標、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管理,依法保護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鼓勵企業建立專利聯盟,推進創新環境優化。完善統計監督評價考核體系,建立及時準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監督監測制度,合理界定統計範圍,明確重點行業、企業、產品等。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的考核力度,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納入考核指標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