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電信畢奇:5G成本高,開拓垂直行業需學習“論持久戰”

文/黃海峰

我們即將走進5G的新時代,5G的峰值速率將令人感歎。但是由於流量價格下降,運營商並不能指望短期獲得更多收入。反而需要擔憂5G建網成本居高不下。

在近日召開的未來資訊通信技術會議上,走在研究一線的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總工畢奇,表達了他對5G發展的看法。

在5G時代運營商的流量經營將無法繼續,流量價格下降趨勢將由於5G的部署進一步加快。未來怎麼把流量賣出去是較大的挑戰。

我們看到,老百姓在移動通信上所掏的腰包,雷打不動,月平均值一直保持在幾十塊。與移動網速無關,與運營商換代投資無關。

在技術方面,5G的短板是目前研發需聚焦的任務。5G的技術創新度在下降,賣點需突出和細化。5G短時延的優勢在初期只適用於熱點,小範圍覆蓋好的區域內的應用。

而且,“5G基站數預期再成倍增長,巨額投資面臨挑戰。”畢奇表示。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對此挑戰,中國電信在4G就推出了藍極光計畫覆蓋增強專案,主要通過多天線技術解決覆蓋的問題。5G的覆蓋將繼續通過大規模天線技術來解決。

總結看,

畢奇認為,自從2G開始,使用者成倍增長,系統容量是主要矛盾。以前製造商大多數的努力都聚焦增加容量。到4G後,用戶數已趨飽和,容量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但歷代的慣性驅使目前製造商的主要努力繼續聚焦容量。

從4G到5G,覆蓋,成本和可靠性成主要矛盾。因此,製造商更多的研發精力似乎應該聚焦這些主要矛盾。4G的基站價格是3G的一倍,預期5G基站的價格是4G的一倍。在增加基站數的預期下,

運營商的投資成本是一個突出需要解決的矛盾

對於mMTC,5G必須進一步聚焦覆蓋、成本和功耗。否則,在很長一段時間,NB-LTE的壟斷將很難突破。對於uRLLC,進一步改善可靠性是5G必須聚焦的領域之一。

在降低網路建設和運營成本的同時,運營商增加財路成為不可或缺的選擇。但快速的突破目前似乎不在地平線上,也許需要趕緊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畢奇風趣地說。

“在擴展財路時,

運營商需要繼續保持移動通信的價值優勢,也就是覆蓋的價值優勢,避免過度朝低價值的熱點通信的思路發展。”畢奇說。

筆者在今年7月舉辦的“天翼展”上瞭解到,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明確了中國電信5G發展總體規劃。他當時表示,中國電信將以應用牽引,逐步推進網路與平臺建設,2017-2018年開展5G外場試驗,2019年試商用典型場景應用,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同時,在推動5G發展中,中國電信將加強產業合作和大規模的資本運營。

目前中國電信5G創新示範網試驗啟動城市包括蘭州、成都、深圳、雄安、蘇州、上海6個城市,每個城市6-8站,主要在3.5GHz頻段的無線組網能力和方案驗證。

中國電信5G研發創新合作示範網試驗整體步驟分三步:

·在2017-2018年開展小規模外場試驗,重點進行無線組網方案與能力試驗,結合終端原型機進行系統試驗和業務演示;

·2018下半年到2019年開展規模及預商用試驗,對多廠商設備進行組網,實施4G/5G交互操作,並重點考察終端和網路建相容性,以及針對垂直行業進行業務創新;

·2020年是實現5G正式商用的時間,屆時,中國電信將在重點城市重點區域規模部署5G並開展商用。

逐步推進網路與平臺建設,2017-2018年開展5G外場試驗,2019年試商用典型場景應用,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同時,在推動5G發展中,中國電信將加強產業合作和大規模的資本運營。

目前中國電信5G創新示範網試驗啟動城市包括蘭州、成都、深圳、雄安、蘇州、上海6個城市,每個城市6-8站,主要在3.5GHz頻段的無線組網能力和方案驗證。

中國電信5G研發創新合作示範網試驗整體步驟分三步:

·在2017-2018年開展小規模外場試驗,重點進行無線組網方案與能力試驗,結合終端原型機進行系統試驗和業務演示;

·2018下半年到2019年開展規模及預商用試驗,對多廠商設備進行組網,實施4G/5G交互操作,並重點考察終端和網路建相容性,以及針對垂直行業進行業務創新;

·2020年是實現5G正式商用的時間,屆時,中國電信將在重點城市重點區域規模部署5G並開展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