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清遠連山壯家人給雞“彩繪”,目的就是讓雞立雞群

農村人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雞,雞的樣子都差不多,如何讓自己家的雞不與別人的家淆亂呢?廣東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金子山壯家人有一個傳承了幾百年的“秘方”,就是給雞彩繪,用顏料在雞的羽毛上塗上獨有的圖案或顏色,這樣無論面對成群結隊的雞,也可以一眼將自己家的雞找出來。

中國古代物質基礎薄弱,經濟條件落後,農村人家的一個籮筐一根扁擔、一隻雞鴨都是寶貝,損壞或者丟失都會心痛幾天,而丟掉東西的人也被人稱為“敗家仔”。

為了不讓家裡的東西丟失、被盜,農村人想了很多辦法,如給碗鑿字,給筷子刻字。金子山下壯家人一直傳承著給雞彩繪的習俗,如今這種習俗仍然有村民在沿襲,給雞彩繪。

在壯家村寨梯田裡,村前巷尾,經常會看到身上塗了顏料的雞,頗有“雞立雞群”的味道。這些彩繪雞身上顏色鮮麗、圖案各異、深淺不一,都是根據主人的愛好興趣繪出來。

因為身上化了妝,這些彩繪雞也變得特別得意,走起路來也是雄糾糾、氣昂昂,覓食的時候更是“咯、咯”叫個不停,完全不讓身上沒有彩繪的雞,仿佛自己是雞中的戰鬥雞。

據村中壯族阿爹介紹,現在村寨裡還給雞彩繪的人家已經很少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經濟水準高了,絕大部分壯家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了,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廣,家裡的雞鴨根本不算什麼,即使丟一頭豬也沒有什麼值得傷心的了。所以給雞彩繪,防止自己家的雞變成人家的雞的傳統習俗也慢慢罕見了。現在還給雞彩繪的,多半是為了好玩,給雞扮靚,而不是防止雞丟失。

所以給雞彩繪,防止自己家的雞變成人家的雞的傳統習俗也慢慢罕見了。現在還給雞彩繪的,多半是為了好玩,給雞扮靚,而不是防止雞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