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小拾圓大大財富—拾圓大團結的收藏價值

迄今為止,我國共計發行過五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起陸續發行,至1974年1月5日紙幣發行完畢,流通金屬幣於1980年4月15日起開始發行流通。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發行幣種中的精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0元人民幣。

拾圓大團結正面

10元人民幣上印製的內容是人民代表從人民大會堂走出來的情形,寓意人民當家主,表明當時社會大團結的景象。因為大團結的寓意,這枚十元人民幣又被稱為“大團結”。又由於其票面尺寸比第二套人民幣10元“大黑拾”(210×85mm)小很多,

因而還被錢幣收藏愛好者稱為“小黑拾”。

拾圓大團結背面

10元是第三版紙幣票面設計的集大成者。背面以紅色大牡丹和彩帶襯托天安門。票面雖然是群體造像,但仍採用大幅人物像為主,這是當時國際上通行的手段,

具有很好的防偽效果。票面的面值襯底,是採用機雕網狀線與手工裝飾相結合,形成向日葵花盤的效果,不僅讓畫面顯得更加飽滿美觀,也進一步加強了防偽功能,這是拾圓券在畫面設計與工藝結合上的一大特色。

大團結非常適合收藏。在第三套人民幣中,棗紅一角、背綠一角、背綠水印一角稱霸,車工二元則力壓群雄,相比較之下大團結目前的價格還是十分適中的,

相當適合收藏,同時這版大團結也是被嚴重低估了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