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孫中山愛讀哪些書?英文閱讀能力強于中文,讀社會學為中國尋良方

孫中山喜歡讀書,也愛買書,尤其是在革命受挫時,

他“取專門巨著而細讀之,從容一如平時,一點無沮喪悲觀的形象”。

孫中山思想研究已是顯學。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建立全國政權後,孫中山的理論著作被編入教材,國民黨員更是要求人人學習遺著,貫徹主義,市面上各種解讀研究孫中山思想的書籍一時汗牛充棟。直至今天,研究中山思想的學者依然不在少數。也正因關注的人多,分歧也隨之而來。早在國共第一次分裂時,

兩黨都自稱是傳承了孫中山的衣缽。國民黨內部鬧分裂時也動輒給對手扣上一個“背叛先總理”的帽子。

如今,孫中山思想研究的政治色彩雖不再濃烈,但爭議卻未曾休止。例如有人認為孫中山的思想主要以西學為主,將他的“民權主義”與美式民主畫等號。也有人認為孫中山骨子裡受傳統文化影響更深,是典型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要溯源孫中山的思想,其革命經歷固然重要,

但要研究他受教育的經歷,平時喜歡看的都是什麼書,同樣必不可少。

孫中山的受教育經歷不難得知,他9歲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3歲隨母赴檀香山投靠兄長孫眉,之後在檀島、香港等地接受的皆是西學教育。1895年,29歲的孫中山發動廣州起義開始革命,

以這個時間為節點,可知孫中山早年所受的教育是西學多於中學。革命之後,孫中山一直未停止學習,其好讀書愛讀書,在與之接觸過的中外人士中皆有口碑。根據國民黨元老黃季陸等人回憶,孫中山購書以英文為主。一方面是因教育的緣故,他的英文閱讀能力要強于中文,但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中文出版物可選擇性實在太少,多是陳年舊書,而孫中山認為“讀書要多讀新出版的名著,
這樣才能淵博,才能吸收新知識”。

孫中山的閱讀習慣與他的號“日新”很匹配,最喜歡買的第一類書籍就是“各國說到中國的書”;第二類是“最新講到各種主義的書”。據黃季陸回憶,孫中山“把最新歐美的社會學說,無不流覽”,他還多次舉了《戰後歐洲憲法》和《近代政治問題》兩書的例子,當年黃季陸在美洲獲得這兩本新版書,在歸途中剛讀完,回來後發現孫中山不僅已經購得,

並已閱完上架,使黃非常吃驚和敬佩。不難理解,孫中山愛買的第一類書籍是為瞭解旁觀者眼中的中國,第二類則是在為染病的中國探索醫治的藥方。

孫中山在上海香山路故居的書房(攝於1958年)

孫中山的中文藏書也不少,史地類占了很大比例。孫中山地理水準相當專業,早年手繪的《支那現勢地圖》精准度在當時堪稱國內第一。至於對歷史的重視,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欲改革政治,必先知歷史”。他的追隨者耿伯釗也說,孫中山“看的書種類很多,有英文書籍,也有線裝的古書,主要的是學習歷史、地理和政治經濟。中山先生對中國歷史很有研究,他特別注意兩個朝代新舊交替的歷史”。

讀書種類多的孫中山並非沒有取捨,據邵元沖說:“總理畢生可謂不讀無益之書者,凡中西典籍以及報章雜誌,無不博讀,然從未見總理一讀小說雜部,及其他無關學術之書。”邵氏之說在孫中山的著作和演講中可以得到印證,大陸出版的《孫中山全集》共11冊,其中僅有一處提到《三國演義》,其他演講及談話幾乎不見其言及小說,至於西方文學,也僅提了一次人盡皆知的《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說孫中山在絲竹音樂、中西詩歌等偏文藝方面的東西上並沒有下過多少工夫。

孫中山地理水準相當專業,早年手繪的《支那現勢地圖》精准度在當時堪稱國內第一。至於對歷史的重視,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欲改革政治,必先知歷史”。他的追隨者耿伯釗也說,孫中山“看的書種類很多,有英文書籍,也有線裝的古書,主要的是學習歷史、地理和政治經濟。中山先生對中國歷史很有研究,他特別注意兩個朝代新舊交替的歷史”。

讀書種類多的孫中山並非沒有取捨,據邵元沖說:“總理畢生可謂不讀無益之書者,凡中西典籍以及報章雜誌,無不博讀,然從未見總理一讀小說雜部,及其他無關學術之書。”邵氏之說在孫中山的著作和演講中可以得到印證,大陸出版的《孫中山全集》共11冊,其中僅有一處提到《三國演義》,其他演講及談話幾乎不見其言及小說,至於西方文學,也僅提了一次人盡皆知的《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說孫中山在絲竹音樂、中西詩歌等偏文藝方面的東西上並沒有下過多少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