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漲知識」18家中央媒體都有哪些?什麼級別?怎麼排序?

中央媒體響噹噹,名頭大,又被稱為18家中央新聞單位,

他們都包括哪些單位?都是什麼級別?如何排序?見聞君搜羅了相關資料,今天就給大家解析解析。

18家中央媒體名單及排序如下:

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央國際廣播電臺、科技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 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法制日報、中新社。

其中正部級單位有2家:人民日報與新華社;副部級單位有9家:求是、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央國際廣播電臺、科技日報;正局級單位有7家:中國紀檢監察報、 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法制日報、中新社。

這其中目前影響力最大的分別是人民日報、新華社與中央電視臺,被稱為中央三大喉舌。中央電視臺在央媒之中排序雖然不高,那是歷史的原因,最初時電視普及率不高,

所以中央電視臺影響力沒有廣播電臺影響大。到現在隨著電視的普及,中央電視臺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那上述媒體的主管單位都是哪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排序方式呢?我們來一家一家的看看。

人民日報,中共中央機關報,正部級,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裡莊創刊,時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併而成,為華北中央局機關報,

同時擔負黨中央機關報職能。毛澤東同志親筆為人民日報題寫報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隨中央機關遷入北平;8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人民日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1992年,人民日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

新華社,國家通訊社,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正部級。1931年11月7日,新華社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最早的新聞機構。

求是雜誌,中共中央主辦機關刊物,副部級,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紅旗》雜誌。1958年6月,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雜誌創刊。文革期間,《紅旗》雜誌是官方重要宣傳陣地,被稱為兩報一刊之一(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1988年6月《紅旗》雜誌停刊,7月1日正式易名為《求是》雜誌,由中央黨校主辦。1989年8月,《求是》雜誌改由中共中央主辦。

解放軍報,中央軍委機關報,

創刊於1956年1月1日,其社長、總編輯都是正軍級!

光明日報,最初由中國民主同盟於1949年6月16日創辦,毛、周、朱等人都曾為《光明日報》創刊題詞,現由中共中央主管主辦。經濟日報自然是經濟領域的權威。兩家均是副部級事業單位。

經濟日報,是由國務院主辦的中央直屬黨報,1983年 1月1日在北京創刊。1978年7月以原《大公報》一部分工作人員為主,創辦《財貿戰線》報,1981年改名《中國財貿報》。《經濟日報》是在此基礎上創辦的。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向來並稱,光明日報側重文化,經濟日報側重經濟。

中國日報,中央外宣辦乃外宣媒體,國家英文日報,是地位自然不可小覷。中國國家英文日報,由中央外宣辦主辦,創刊於1981年,全球期均發行90余萬份,其中,海外期均發行60余萬份。》旗下媒體還包括,《北京週末》、《21世紀英文報》等,當年上學學英語的時候,沒有少看《21世紀學生英文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國家廣播電臺,1940年12月30日開始播音,前身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中央電視臺,是國家電視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8年5月1日。中央電視臺初名為北京電視臺,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創辦於1941年12月3日(起源于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於1941年12月3日開辦的日語廣播。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即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中國向全世界廣播的國家廣播電臺。目前使用65種語言全天候向世界傳播,是全球使用語種最多的國際傳播機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央國際廣播電臺,並稱中央三大台,均隸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以都是副部級事業單位。

目前中央電視臺如日中天,在影響力方面已經位居中央媒體之首,特別是《新聞聯播》,已經中國最重要、最高端的新聞節目。很多人以為在中央新聞媒體單位排名中中央電視臺才是排名第一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人民日報、新華社,一個是中共中央直屬,一個國務院直屬,所以都是正部級單位,中央電視臺只是國務院下屬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以只是一個副部級單位。當然了,現代社會,行政級別只是對領導有意義,對於單位普通職工以及老百姓而言,節目好不好,影響力大不大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人民日報、新華社實力也確實非同一般,出來我們看到的新聞稿件外,他們還有專門給國家領導看的內參,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至於同樣樣隸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什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比中央電視臺排位高,那是有歷史原因的。第一是因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時間更早,第二,是因為在電視覆蓋不到的地方,廣播能夠覆蓋到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緊急狀態下,電視信號可能斷,但廣播卻能發揮作用。想當年,中國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裝了一個廣播喇叭,中央的各種政策、聲音都是通過廣播傳播給大家的。我記得小時候在外祖父家,看到他們門口牆上掛著的一個圓圓的黑乎乎的東西,問外祖父那是什麼,他說是廣播,他說當年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就是從那裡面聽到的。他對我說,當年聽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時,眼淚嘩的一下就流了下來,感覺天都塌了,整個世界都灰濛濛的,心裡只是想,沒有毛主席,這個世界該怎麼辦……

目前,央視作為三大喉舌,台長一般身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書記進而可以晉升局長,還是高那麼一點點的。而且,現任央視分黨組書記、台長聶辰席,還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國家版權局局長。

科技日報,原名《中國科技報》,1986年1月1日由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聯合創辦。1987年1月1日更名為《科技日報》。鄧小平同志曾先後為《中國科技報》、《科技日報》兩次題寫報名。目前由科技部代管,科技日報社社長是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級。

中國紀檢監察報,中紀委機關報,正局級單位,1994年10月1日創刊,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主管。地位自然不一般!

工人日報、中青報、中國婦女報,乃人民團體的機關報,分別由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婦聯主管。三個單位作為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地位十分特殊和重要,其主管主辦的報紙自然地位也很高。

農民日報,農業部機關報。作為農業部的機關報之所以位列中央媒體行列,那是由我們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農民的地位不一般,而且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因此,農民日報也躋身中央大報行列。順便多說一句,農民日報的記者都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要正式進入農民日報是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

法制日報,中央政法委機關報,1980年8月1日創刊於北京。中央政法委的地位,讓其躋身中央主要新聞單位也是理所應當。

中新社,國務院僑辦主管,正局級單位,是專門向港澳臺和海外華文報刊、華語電臺、電視臺發稿的國家通訊社,是從事對外宣傳的專業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向華僑、外籍華人與港澳臺人員介紹報導新中國,傳遞僑鄉資訊,進行愛國主義和弘揚中國文化的宣傳。

中新社雖然只位列18家中央媒體最後一位,但是作為中國兩大新聞通訊社之一,影響力巨大,采寫的新聞被國內眾多新聞媒體轉發刊載,非一般的媒體可比。

除以上18家中央媒體外,如《中國教育報》、《中國工商時報》、《中國交通報》、《人民政協報》等都不能算所中央媒體,只能算作是行業媒體,但是影響力也比較大。同樣作為行業媒體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還包括《人民郵電報》、《中國品質報》、《檢察日報》、《人民鐵道報》等。

本期編輯:李新宇

投稿郵箱tyqwxb@126.com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向來並稱,光明日報側重文化,經濟日報側重經濟。

中國日報,中央外宣辦乃外宣媒體,國家英文日報,是地位自然不可小覷。中國國家英文日報,由中央外宣辦主辦,創刊於1981年,全球期均發行90余萬份,其中,海外期均發行60余萬份。》旗下媒體還包括,《北京週末》、《21世紀英文報》等,當年上學學英語的時候,沒有少看《21世紀學生英文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國家廣播電臺,1940年12月30日開始播音,前身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中央電視臺,是國家電視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8年5月1日。中央電視臺初名為北京電視臺,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創辦於1941年12月3日(起源于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於1941年12月3日開辦的日語廣播。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即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中國向全世界廣播的國家廣播電臺。目前使用65種語言全天候向世界傳播,是全球使用語種最多的國際傳播機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央國際廣播電臺,並稱中央三大台,均隸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以都是副部級事業單位。

目前中央電視臺如日中天,在影響力方面已經位居中央媒體之首,特別是《新聞聯播》,已經中國最重要、最高端的新聞節目。很多人以為在中央新聞媒體單位排名中中央電視臺才是排名第一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人民日報、新華社,一個是中共中央直屬,一個國務院直屬,所以都是正部級單位,中央電視臺只是國務院下屬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以只是一個副部級單位。當然了,現代社會,行政級別只是對領導有意義,對於單位普通職工以及老百姓而言,節目好不好,影響力大不大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人民日報、新華社實力也確實非同一般,出來我們看到的新聞稿件外,他們還有專門給國家領導看的內參,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至於同樣樣隸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什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比中央電視臺排位高,那是有歷史原因的。第一是因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時間更早,第二,是因為在電視覆蓋不到的地方,廣播能夠覆蓋到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緊急狀態下,電視信號可能斷,但廣播卻能發揮作用。想當年,中國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裝了一個廣播喇叭,中央的各種政策、聲音都是通過廣播傳播給大家的。我記得小時候在外祖父家,看到他們門口牆上掛著的一個圓圓的黑乎乎的東西,問外祖父那是什麼,他說是廣播,他說當年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就是從那裡面聽到的。他對我說,當年聽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時,眼淚嘩的一下就流了下來,感覺天都塌了,整個世界都灰濛濛的,心裡只是想,沒有毛主席,這個世界該怎麼辦……

目前,央視作為三大喉舌,台長一般身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書記進而可以晉升局長,還是高那麼一點點的。而且,現任央視分黨組書記、台長聶辰席,還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國家版權局局長。

科技日報,原名《中國科技報》,1986年1月1日由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聯合創辦。1987年1月1日更名為《科技日報》。鄧小平同志曾先後為《中國科技報》、《科技日報》兩次題寫報名。目前由科技部代管,科技日報社社長是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級。

中國紀檢監察報,中紀委機關報,正局級單位,1994年10月1日創刊,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主管。地位自然不一般!

工人日報、中青報、中國婦女報,乃人民團體的機關報,分別由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婦聯主管。三個單位作為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地位十分特殊和重要,其主管主辦的報紙自然地位也很高。

農民日報,農業部機關報。作為農業部的機關報之所以位列中央媒體行列,那是由我們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農民的地位不一般,而且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因此,農民日報也躋身中央大報行列。順便多說一句,農民日報的記者都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要正式進入農民日報是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

法制日報,中央政法委機關報,1980年8月1日創刊於北京。中央政法委的地位,讓其躋身中央主要新聞單位也是理所應當。

中新社,國務院僑辦主管,正局級單位,是專門向港澳臺和海外華文報刊、華語電臺、電視臺發稿的國家通訊社,是從事對外宣傳的專業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向華僑、外籍華人與港澳臺人員介紹報導新中國,傳遞僑鄉資訊,進行愛國主義和弘揚中國文化的宣傳。

中新社雖然只位列18家中央媒體最後一位,但是作為中國兩大新聞通訊社之一,影響力巨大,采寫的新聞被國內眾多新聞媒體轉發刊載,非一般的媒體可比。

除以上18家中央媒體外,如《中國教育報》、《中國工商時報》、《中國交通報》、《人民政協報》等都不能算所中央媒體,只能算作是行業媒體,但是影響力也比較大。同樣作為行業媒體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還包括《人民郵電報》、《中國品質報》、《檢察日報》、《人民鐵道報》等。

本期編輯:李新宇

投稿郵箱tyq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