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肉鴨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鴨的育雛期主要是指從雛鴨出殼一直到6周齡。由於此期間雛鴨代謝旺盛、敏感性較強、自身抵抗力較差、絨毛較少等特點,決定了肉用鴨在育雛階段的衛生消毒、防疫以及飼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對肉用鴨育雛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肉用鴨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在肉用鴨育雛前需要對鴨舍進行全面消毒,包括牆壁以及地面的徹底沖洗。接著選用0.3%的消毒液進行噴灑式消毒。對於一些密閉性比較好的鴨舍,每立方米用40毫升福馬林和20克的高錳酸鉀薰蒸12小時。同時將飲水器、飼料槽等用具進行消毒。

消毒完畢之後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育雛舍經過徹底消毒之後,要避免沒有經過消毒的用具搬入其內,目的是減少重新污染的機會。

2.肉用雛鴨的選擇標準

3.肉用雛鴨的飼養管理要點

鴨舍:要想提高雛鴨的成活率,首先就要保證鴨舍適宜的濕度和溫度,

為雛鴨創造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剛出生的雛鴨需要的溫度相對來說較高,通常情況下,第一周的育雛溫度為33~35℃,以後每週降低2℃。大約經過6周之後,雛鴨基本上能夠適應周圍的環境。鴨舍中的溫度是否適宜,可以用溫度計進行測量,也可以根據雛鴨的活動情況加以判斷。如果鴨舍中的溫度較高,雛鴨通常會通過張口進行喘氣,而且食欲也會大幅度下降。如果鴨舍中的溫度過低,
雛鴨就會擁擠在一起,出現睡眠不安的現象,同時發出“嘰嘰”的叫聲。如果鴨舍中的溫度適宜,雛鴨表現得很活潑,而且飲食正常,精神狀況良好。實踐證明,如果鴨舍中能夠保持適宜的溫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球蟲病等病的發生,進而大幅度提升雛鴨的成活率。鴨舍中除了溫度適宜外,濕度也一定要合適。鴨舍中濕度過高或者過低對於雛鴨的生長都會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如果鴨舍中的濕度過低,就很容易造成舍內灰塵飛揚,進而引起雛鴨的呼吸道疾病。如果鴨舍中的濕度過高,也會造成鴨舍中的有害氣體大量增加,進而給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定的條件,影響雛鴨的健康生長。

飲水與飼料:雛鴨出殼之後進入鴨舍,要先給雛鴨飲水,並在飲水中每只鴨添加1000單位青黴素。3個小時後可以給雛鴨飲用3%的紅糖水,用溫水餵養。

在之後的飼養管理中,要定期地讓雛鴨適當飲水,避免出現缺水現象,以保證雛鴨能夠隨時飲水。如果雛鴨出現缺水,就很可能導致其因為乾渴而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雛鴨開始尋食,就可以進行飼喂。飼喂要選用全價的配合飼料,而且要定時定量。在通常情況下,雛鴨的飼喂按照前2周每天飼喂7次,每增加一個周齡飼喂的次數減少1次的原則掌握。當雛鴨6周齡之後,每天飼喂4次就可以了。雛鴨第3周之後,可以在飼料中添加少量乾淨的細沙,這樣可以增強雛鴨的消化機能。

免疫:基於雛鴨階段其自身的免疫力比較差,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因此,要對鴨舍做好衛生與消毒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根據鴨場的情況,制定一套科學的免疫程式,進而控制鴨場出現傳染病的傳播。

當雛鴨6周齡之後,每天飼喂4次就可以了。雛鴨第3周之後,可以在飼料中添加少量乾淨的細沙,這樣可以增強雛鴨的消化機能。

免疫:基於雛鴨階段其自身的免疫力比較差,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因此,要對鴨舍做好衛生與消毒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根據鴨場的情況,制定一套科學的免疫程式,進而控制鴨場出現傳染病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