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目前,中國已然成為鋰電領域的最大應用市場,新能源汽車、移動互聯終端等行業蓬勃發展進一步推進鋰電產業向前發展,且未來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在此背景下,“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於今日在深圳舉辦,

目前會議已圓滿結束!在今天的論壇上,百余名行業人士共聚一堂,與行業知名教授、專家及企業代表積極互動,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的熱點及難點問題,現場氣氛如火如荼,座無虛席,會議高☆禁☆潮部分更是人滿為患!

觀眾專心聆聽嘉賓演講

問答互動頻繁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了行業知名教授——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杜文龍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並致歡迎辭。杜文龍教授是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儲能分會常務理事、特聘專家、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他對動力鋰電池企業管理、行業發展以及回收梯級利用等有豐富經驗和深入研究。

杜文龍教授現場組織圖

在隨後的主題演講環節,北京理工大學孫立清教授首先登臺,為現場觀眾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能源汽車車載電源與動力系統創新控制技術。

車載電源技術方面,

“安全的電池是保證電動汽車安全的重要一環。”孫教授認為,基於液態電解質的動力電池,有機電解液的安全是個大問題,無機的液態電池漏液也存在安全隱患。而大趨勢是採用單體安全性更高的固態電解質電池或三元材料電池。動力系統控制技術方面,由於PWM控制技術,無法消除電機高次諧波等對於車載電源系統的影響,換句話說存在類似於電力系統低壓穿越的情形,
而控制器產生的電磁相容問題對車載電氣系統也產生非常不利的乃至災難性的影響,這些影響了相關部件性能的發揮,尤其是性能。

孫教授認為,當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由充電樁等給車載電池進行充電,電池通過轉換器和控制器將電轉換和控制為適合驅動電機使用的電壓。這是一條單向流通開環的通道,即電機無法將動能轉換成電能使給電池儲能。

對此孫教授提出了電機驅動控制一體化的技術,實現動力系統一體化。而進一步動力系統努力的方向:(1)拓撲結構對稱性,實現雙向轉換;(2)構建多埠;(3)採用高品質電能;(4)帶隔離的雙工。

孫立清演講圖

隨後,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企劃總監馬斯圍繞“智慧製造 ‘質’勝未來”主題進行瞭解讀。沃特瑪轉型採用自動化產線後,實現了降成本,提效率,提高產品品質的目標。在市場運營上,加快公司與更多一流車企深度合作,促進純電動重卡、公車、通勤車、物流車、乘用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應用普及;不斷努力夯實行業地位,沃特瑪穩居全球第四中國第二。截至2017年9月30日,沃特瑪已經配套上推薦目錄車型共計159款,在純電動物流車和客車占比均在行業前四。

他表示:“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智慧化,包括生產智慧化、設備智慧化、能源管理智慧化和供應鏈智慧化等方面,而且對動力電池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提高。而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品質和成本仍然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需求。在基礎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技術、製造裝備和工藝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面對以上挑戰,沃特瑪在實際行動中,以‘中國製造2025’為指引,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SMART戰略,從傳統動力電池製造商變為智慧新能源創造商,引領行業往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企劃總監馬斯演講圖

緊接著,深圳市海目星鐳射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一部總監何穎波在“鐳射在新能源行業中的應用簡介”主題演講中,重點探討了鐳射在鋰電加工等方面的解決方案。

鋰電加工過程對精確性、可控性和加工機器的品質要求較高。而模切刀在使用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磨損,進而掉落粉塵、產生毛刺,可能引起電池過熱、短路、爆炸等危險問題。相對于傳統的模切方式,高功率、線上式鐳射切割無耗材,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加工速度更快,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三是靈活性高,生產過程中的尺寸可自由掌控。何穎波認為,作為一款革命性的應用,鋰電池生產中的鐳射切割技術成熟還需要經一段較長的時間。同時,無污染、無耗材、速度更快的鐳射清洗也開始替代傳統化學方法,應用在鋰電池的生產中,這將成為鋰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研發中心總監何穎波演講圖

隨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能源與環境學部賀豔兵教授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和材料研究”主題演講中,具體探討了如何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快充性能等同行關注的焦點問題。“鋰電池電極/電解質的介面反應決定了電極材料性能的發揮和高安全性電池的構建,而電極/液態電解質介面較高的電化學和熱副反應活性成為電池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能較差的根本原因;高阻抗的電極/固態電解質介面和較差的介面穩定性制約了固態電池性能的提升。”他指出目前鋰電方面存在問題的化學原因。接著,他重點分享了鈦酸鋰電池的脹氣機理和解決方案、高密度鈦酸鋰的可控制備、高性能聚合物電解質的原位製備及其在鋰離子、鋰硫和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賀豔兵教授演講圖

“不管是動力電池還是可擕式鋰電池,它們的性能都直接決定了終端使用者是否滿意其設備市場對電池的安全性能、可靠性能和迴圈壽命要求越來越高。電池的性能問題受到了全球關注。”艾德克斯電子有限公司中國部高級講師戚玉婕在“艾德克斯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測試解決方案”主題提到,“因此,全方位地測試評價動力電池和可擕式鋰電池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她在演講中重點講解了艾德克斯電子有限公司的二次電池性能測試解決方案和電池模擬測試方案。艾德克斯是專業生產測試測量儀器的廠家。始終致力於功率電子測試領域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究,擁有極其寬廣的產品線,和覆蓋全世界的專業服務。

戚玉婕演講圖

而後,康模數爾軟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施翀對“鋰電工業中的多物理場模擬解決方案”主題進行了具體介紹。“多物理場無處不在,所以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會用到多物理場模擬。”施翀介紹說,鋰離子電池也是一個多物理場,其中包括了電荷傳遞(電子、離子),物質傳遞,能量傳遞,動量傳遞等。隨後,施翀具體展示了多物理場數值模擬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研發的實例,包括充放電曲線模擬、汽車電池動力性能模擬、空間依賴的數值模擬結果、電池SOC計算、電池老化引起的容量衰減 、電芯的熱管理、電池散熱和熱失控等。通過COMSOL軟體類比模擬,可對結果進行優化,改善鋰電池的設計。

工程師施翀演講圖

OFweek 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瑤,對鋰電行業做了“政策、市場雙引擎下鋰電產業的發展機遇”主題分析。根據過往幾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以及2017年前三季度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統計高級分析師潘瑤預測,純電動化趨勢愈加明顯,新能源汽車四季度將迎爆發。 而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也帶動鋰電市場行情的火熱。而對於雙積分政策,潘瑤分析道,“曾經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政策體系雖已完善,但是仍以鼓勵為主,態度並不堅決。而雙積分政策的推出,表明我國由鼓勵創新轉為強制淘汰的方式,提出了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硬性要求,車企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而國家也由市場扶持轉向更多的監督管理的角色轉變。從長期來看,這一轉變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的健康發展。它的推出將影響汽車未來發展趨勢,向著電動化、輕量化、智慧化、共用化方向發展。”

而對動力電池商業模式的討論,“目前,動力電池主要是以產銷這樣的模式為主。”他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動力電池商業模式。

高級分析師潘瑤演講圖

隨著系列主題演講與現場答疑結束,“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也圓滿落幕!在會議結束後,現場觀眾依然意猶未盡,紛紛與演講嘉賓面對面交流互動,探討實際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行業的期許。

演講嘉賓會後合影留念圖

最後附上評選結果名單。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專家評審環節,主辦方邀請了鋰電領域知名學者及專家共同打分,結合網路投票情況綜合考慮,最終評選出各大獎項獲獎名單。並於11月13日在深圳舉辦的“OFweek 財富之夜” 貴賓歡迎晚宴暨行業品牌盛典現場正式公佈,以下為具體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卓越電池企業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材料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設備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BMS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電芯創新產品獎

小結

鋰電行業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隨著新技術不斷演進,產業變革持續發生,國內鋰電企業需要把握好機會,同時也要積極採用符合自身發展的方式去應對挑戰,共同促進產業發展。OFweek鋰電網將繼續與行業攜手共進!

沃特瑪轉型採用自動化產線後,實現了降成本,提效率,提高產品品質的目標。在市場運營上,加快公司與更多一流車企深度合作,促進純電動重卡、公車、通勤車、物流車、乘用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應用普及;不斷努力夯實行業地位,沃特瑪穩居全球第四中國第二。截至2017年9月30日,沃特瑪已經配套上推薦目錄車型共計159款,在純電動物流車和客車占比均在行業前四。

他表示:“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智慧化,包括生產智慧化、設備智慧化、能源管理智慧化和供應鏈智慧化等方面,而且對動力電池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提高。而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品質和成本仍然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需求。在基礎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技術、製造裝備和工藝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面對以上挑戰,沃特瑪在實際行動中,以‘中國製造2025’為指引,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SMART戰略,從傳統動力電池製造商變為智慧新能源創造商,引領行業往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企劃總監馬斯演講圖

緊接著,深圳市海目星鐳射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一部總監何穎波在“鐳射在新能源行業中的應用簡介”主題演講中,重點探討了鐳射在鋰電加工等方面的解決方案。

鋰電加工過程對精確性、可控性和加工機器的品質要求較高。而模切刀在使用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磨損,進而掉落粉塵、產生毛刺,可能引起電池過熱、短路、爆炸等危險問題。相對于傳統的模切方式,高功率、線上式鐳射切割無耗材,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加工速度更快,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三是靈活性高,生產過程中的尺寸可自由掌控。何穎波認為,作為一款革命性的應用,鋰電池生產中的鐳射切割技術成熟還需要經一段較長的時間。同時,無污染、無耗材、速度更快的鐳射清洗也開始替代傳統化學方法,應用在鋰電池的生產中,這將成為鋰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研發中心總監何穎波演講圖

隨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能源與環境學部賀豔兵教授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和材料研究”主題演講中,具體探討了如何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快充性能等同行關注的焦點問題。“鋰電池電極/電解質的介面反應決定了電極材料性能的發揮和高安全性電池的構建,而電極/液態電解質介面較高的電化學和熱副反應活性成為電池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能較差的根本原因;高阻抗的電極/固態電解質介面和較差的介面穩定性制約了固態電池性能的提升。”他指出目前鋰電方面存在問題的化學原因。接著,他重點分享了鈦酸鋰電池的脹氣機理和解決方案、高密度鈦酸鋰的可控制備、高性能聚合物電解質的原位製備及其在鋰離子、鋰硫和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賀豔兵教授演講圖

“不管是動力電池還是可擕式鋰電池,它們的性能都直接決定了終端使用者是否滿意其設備市場對電池的安全性能、可靠性能和迴圈壽命要求越來越高。電池的性能問題受到了全球關注。”艾德克斯電子有限公司中國部高級講師戚玉婕在“艾德克斯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測試解決方案”主題提到,“因此,全方位地測試評價動力電池和可擕式鋰電池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她在演講中重點講解了艾德克斯電子有限公司的二次電池性能測試解決方案和電池模擬測試方案。艾德克斯是專業生產測試測量儀器的廠家。始終致力於功率電子測試領域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究,擁有極其寬廣的產品線,和覆蓋全世界的專業服務。

戚玉婕演講圖

而後,康模數爾軟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施翀對“鋰電工業中的多物理場模擬解決方案”主題進行了具體介紹。“多物理場無處不在,所以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會用到多物理場模擬。”施翀介紹說,鋰離子電池也是一個多物理場,其中包括了電荷傳遞(電子、離子),物質傳遞,能量傳遞,動量傳遞等。隨後,施翀具體展示了多物理場數值模擬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研發的實例,包括充放電曲線模擬、汽車電池動力性能模擬、空間依賴的數值模擬結果、電池SOC計算、電池老化引起的容量衰減 、電芯的熱管理、電池散熱和熱失控等。通過COMSOL軟體類比模擬,可對結果進行優化,改善鋰電池的設計。

工程師施翀演講圖

OFweek 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瑤,對鋰電行業做了“政策、市場雙引擎下鋰電產業的發展機遇”主題分析。根據過往幾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以及2017年前三季度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統計高級分析師潘瑤預測,純電動化趨勢愈加明顯,新能源汽車四季度將迎爆發。 而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也帶動鋰電市場行情的火熱。而對於雙積分政策,潘瑤分析道,“曾經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政策體系雖已完善,但是仍以鼓勵為主,態度並不堅決。而雙積分政策的推出,表明我國由鼓勵創新轉為強制淘汰的方式,提出了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硬性要求,車企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而國家也由市場扶持轉向更多的監督管理的角色轉變。從長期來看,這一轉變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的健康發展。它的推出將影響汽車未來發展趨勢,向著電動化、輕量化、智慧化、共用化方向發展。”

而對動力電池商業模式的討論,“目前,動力電池主要是以產銷這樣的模式為主。”他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動力電池商業模式。

高級分析師潘瑤演講圖

隨著系列主題演講與現場答疑結束,“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鋰電產業高峰論壇”也圓滿落幕!在會議結束後,現場觀眾依然意猶未盡,紛紛與演講嘉賓面對面交流互動,探討實際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行業的期許。

演講嘉賓會後合影留念圖

最後附上評選結果名單。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專家評審環節,主辦方邀請了鋰電領域知名學者及專家共同打分,結合網路投票情況綜合考慮,最終評選出各大獎項獲獎名單。並於11月13日在深圳舉辦的“OFweek 財富之夜” 貴賓歡迎晚宴暨行業品牌盛典現場正式公佈,以下為具體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卓越電池企業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材料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設備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BMS創新產品獎

OFweek 2017“維科杯”鋰電行業電芯創新產品獎

小結

鋰電行業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隨著新技術不斷演進,產業變革持續發生,國內鋰電企業需要把握好機會,同時也要積極採用符合自身發展的方式去應對挑戰,共同促進產業發展。OFweek鋰電網將繼續與行業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