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股市傳奇:看“喬幫主”如何用兩年時間從10萬賺到1500萬

財經365:喬幫主,2007年大盤巔峰狀態5000多點入市, 當時他剛畢業一年, 存款大概有4萬左右, 當時什麼也不懂, 只知道買券商推薦的股票,買入高高在上的股票,從未賺過。當時主流觀點是: 千金難買牛回頭,

只要大盤一跌, 馬上拉上去, 所以當大盤跌到4000點時, 喬幫主到處借錢, 辦了7張信用卡套現, 本金12萬左右, 因為是初學菜鳥並無高人指點。導致他在大盤跌到2000點時虧的只剩3萬, 但支付寶已經開始禁止大額套現, 沒辦法, 喬幫主在大盤低位斬倉, 還完信用卡之後, 我只有負資產-4萬了, 當時找了好多朋友借錢湊夠4萬還清信用卡。 就這樣, 2008年全年虧損10萬左右。

然後,開始慢慢積攢工資, 到2009年春節後還清所有負債, 終於投入3000人民幣進入股市, 從0開始.... 因為沒有高手指點, 周圍的人都也都在做長線, 做投資, 也並未到淘股吧受超短選手薰陶, 只能自己摸索,做波段交易, 整天YY隆平高科最低點買入, 然後拿主升浪翻幾倍幾倍。

但總是與牛股無緣。並無法穩定獲得盈利。但本金是一個月幾千幾千投入, 慢慢就到了幾萬。

到2010年, 市值依舊無任何進展, 這時他在天涯看到了超短線入門導師@獨股一箭 前輩, 此人一年20倍戰績鼓舞了他, 但是題主並未馬上學習他, 還是堅定做主升浪, 在主升浪低位或啟動時進入, 吃個大波段後出來。 但通過每天觀察獨股一箭帖子, 從20萬目睹到100萬, 200萬, 追隨著他來到到淘股吧,

參加2011年百萬實盤大賽。幾乎他交易喬幫主每天都看, 慢慢思索, 最終從中長線 轉型到了超短線交易, 歷時兩年。到2011年年底,喬幫主發現吃波段主升浪太困難了, 可能只有獨股一箭超短線模式才有效。

2012年元旦, 喬幫主資金是13萬多, 這個時候跟2009年春節後投入的資金差不多, 也就是投入資金不賺不賠, 這時認為吃波段主升浪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轉型超短, 每天換股,

但比一箭切換慢,一箭是早盤10:00之前無腦出光, 喬幫主有時忍到下午。 切換超短後, 立馬見效了, 資金從12萬一年內增長到60萬左右, 中間加倉9萬, 按基金淨值演算法, 大概翻了4倍左右。。

2013年在北京買了房子, 上半年基本沒投入心思在股票, 加上工作晉升, 要承擔的責任也多了,

邊工作邊炒股, 很吃不消, 慢慢的老闆對他有意見了, 所以喬幫主不得不考慮辭職全職做股票, 2013年中旬7月份果斷辭職, 剛辭職時仿佛從牢房解脫, 脫離了苦海, 這時資金在70萬。

辭職後, 喬幫主市值大幅波動, 因之前都是在低吸, 轉型前工作時無法追漲打板, 導致交了很多學費, 所以2013年7月到12月, 一直在探索追漲打板, 市值先到130萬後抑, 到12月17號只有70多萬。

2013年11月喬幫主從北京搬家到深圳, 因為北京霧霾大, 同時喬幫主不願意家人知道他在炒股(現在家人不知道他炒股, 也不知道他的資產), 這時喬幫主果斷來到深圳。

來到深圳後, 開始慢慢的探索低吸的超短線, 他搞了幾個大波,從2013年12月17號開始, 3個交易日讓市值從70萬到了100+(這段可以在他第一屆新職業抄手百萬杯實盤賽看到)

2014年1季度的比賽, 是運氣和固定模式, 市場的結合, 讓喬幫主在第二屆百萬杯比賽獲得了第一名, 收益率130%左右。 到了280萬市值。 由於杠杆沒有起來, 所以280萬時可以融到的資本只有100萬。

到了2季度, 發現低1季度的模式突然變的沉重無比, 到3、4季度更是大幅跑輸了大盤。 偶爾會有非常牛逼的戰績, 比如3季度, 兩周翻了3倍, 但是穩定性很差, 大盤一差就容易連續虧損。 但是我很頑固的不想改變模式, 就是這樣一直用低吸用了將近3個季度, 但是市值一直在400萬~600萬一線波動, 但是與此同時, 戰友@抓牛牧羊 用追漲從年初的100萬搞到了3000萬, 自己卻遲遲的徘徊不前, 痛定思痛, 發現低吸有它的問題, 就是確定性太低。 超短線畢竟是要靠概率獲勝的, 經常是偶爾的一次15%(比如2月份的金輪股份), 代價是更多的時間是-2, -3, 還要看大盤臉色。。 喬幫主才深刻領悟到低吸的局限性, 可能只對某些非常苛刻的行情才有用, 喬幫主花了4季度一整個季度練*追漲, 切換模式肯定是代價慘痛的, 4季度大盤這麼好, 但喬幫主戰績不行, 因為在嘗試用不擅長的模式

終於厚積薄發, 在過去總結的所有模式, 追漲也好, 低吸也好, 2014年12月24號後, 市場給予了7年來潛心探索應有回報, 一個月時間裡, 賺的比過去7年還多, 這讓他想起了那個毛竹的故事,跟自身的經歷非常非常非常像! 送給有緣人:

有一種竹子——毛竹,它在前5年以一種常人看不見的方式在生長——向下紮根,將自己的根牢牢紮在地底下。每公頃的竹林,竹子根系總長競可達24000多公里。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能瞬間成長,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向上生長,15天內竟可以瘋長到27米之高。5年時間的深紮根,是為了在時機到來之時,創造高速生長的神話。

因為北京霧霾大, 同時喬幫主不願意家人知道他在炒股(現在家人不知道他炒股, 也不知道他的資產), 這時喬幫主果斷來到深圳。

來到深圳後, 開始慢慢的探索低吸的超短線, 他搞了幾個大波,從2013年12月17號開始, 3個交易日讓市值從70萬到了100+(這段可以在他第一屆新職業抄手百萬杯實盤賽看到)

2014年1季度的比賽, 是運氣和固定模式, 市場的結合, 讓喬幫主在第二屆百萬杯比賽獲得了第一名, 收益率130%左右。 到了280萬市值。 由於杠杆沒有起來, 所以280萬時可以融到的資本只有100萬。

到了2季度, 發現低1季度的模式突然變的沉重無比, 到3、4季度更是大幅跑輸了大盤。 偶爾會有非常牛逼的戰績, 比如3季度, 兩周翻了3倍, 但是穩定性很差, 大盤一差就容易連續虧損。 但是我很頑固的不想改變模式, 就是這樣一直用低吸用了將近3個季度, 但是市值一直在400萬~600萬一線波動, 但是與此同時, 戰友@抓牛牧羊 用追漲從年初的100萬搞到了3000萬, 自己卻遲遲的徘徊不前, 痛定思痛, 發現低吸有它的問題, 就是確定性太低。 超短線畢竟是要靠概率獲勝的, 經常是偶爾的一次15%(比如2月份的金輪股份), 代價是更多的時間是-2, -3, 還要看大盤臉色。。 喬幫主才深刻領悟到低吸的局限性, 可能只對某些非常苛刻的行情才有用, 喬幫主花了4季度一整個季度練*追漲, 切換模式肯定是代價慘痛的, 4季度大盤這麼好, 但喬幫主戰績不行, 因為在嘗試用不擅長的模式

終於厚積薄發, 在過去總結的所有模式, 追漲也好, 低吸也好, 2014年12月24號後, 市場給予了7年來潛心探索應有回報, 一個月時間裡, 賺的比過去7年還多, 這讓他想起了那個毛竹的故事,跟自身的經歷非常非常非常像! 送給有緣人:

有一種竹子——毛竹,它在前5年以一種常人看不見的方式在生長——向下紮根,將自己的根牢牢紮在地底下。每公頃的竹林,竹子根系總長競可達24000多公里。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能瞬間成長,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向上生長,15天內竟可以瘋長到27米之高。5年時間的深紮根,是為了在時機到來之時,創造高速生長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