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哈裡裡身份“大起底”:中東政治洪流中的一葉孤舟 快看

 央視網消息:由黎巴嫩總理哈裡裡辭職所引發的風波16日出現了新的動向。黎巴嫩總統奧恩16日說,哈裡裡將接受法國政府的邀請前往法國,他希望隨著哈裡裡前往法國,由哈裡裡辭職並滯留沙特所引發的這場風波能夠迅速平息。

當被問到是否已經接受了哈裡裡的辭職時,奧恩再次重申,他沒有接受哈裡裡的辭職。奧恩說,哈裡裡回國以後,可以自由決定是辭職還是繼續留任。

消息人士:哈裡裡將借道法國返黎

一名哈裡裡身邊的消息人士透露,哈裡裡將在48小時內離開沙特前往法國巴黎,並從法國返回黎巴嫩。據路透社報導,哈裡裡預計將在18日和家人一道抵達巴黎。來自法國總統府的消息此前也證實,哈裡裡已經接受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邀請,近期將攜家人前往法國。

黎民眾:黎內政不應受干涉

對於黎巴嫩總理哈裡裡在沙特宣佈辭職,並且連續多日滯留沙特一事,黎巴嫩民眾表示,希望事情能夠儘快得到解決,黎巴嫩的內政不應該受到外部干涉。

法外長:哈裡裡訪法並非政治流亡

哈裡裡此次前往法國,是受到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邀請。事實上,哈裡裡宣佈辭職後,馬克龍就緊急到訪沙特,強調黎巴嫩穩定與統一的重要性。法國外長勒德里昂也在15日訪問沙特,

與沙特方面探討如何解決危機。16日,勒德里昂和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勒德里昂在記者會上強調,此次哈裡裡應馬克龍的邀請前往法國進行訪問,並不是政治流亡。

當天,勒德里昂還與哈裡裡在利雅德進行了會面。會面後,勒德里昂表示,哈裡裡將很快前往巴黎,但雙方並沒有透露會面探討的具體內容。

沙特外交大臣否認沙特扣押哈裡裡

黎巴嫩總統奧恩15日指責沙特扣押了哈裡裡,使其遲遲未能回國。對此,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在16日的記者會上予以否認,並強調哈裡裡目前在沙特享有完全的自由。

而在談到哈裡裡為何辭職時,朱拜爾表示,黎巴嫩真主党長期以來構成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不僅在黎巴嫩境內成為了擁有強大武裝的“國中之國”,而且越境參與敘利亞和葉門境內的軍事行動,

策動海灣國家境內的恐怖襲擊事件,黎巴嫩真主党與背後的伊朗才是哈裡裡宣佈辭職的真正原因。

真主党與伊朗:沙特才是罪魁禍首

此前哈裡裡在辭職時,也將矛頭對準了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但伊朗方面對哈裡裡的說法予以了駁斥,並指出來自沙特的壓力才是哈裡裡辭職的真正原因。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稱,哈裡裡辭職是沙特和地區外大國聯合策劃的陰謀。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秘書長雷紮伊也表示,哈裡裡遞交辭呈是受到沙特施壓。黎巴嫩真主党總書記納斯魯拉則表示,哈裡裡的辭職講話顯得非常倉促,認為這是受到了沙特方面的影響,他隨後還明確表示是沙特“軟禁”了哈裡裡,並強迫他辭職。黎巴嫩真主党還呼籲沙特停止干涉黎巴嫩內政。黎巴嫩總統奧恩也曾多次指出,哈裡裡遲遲不能回國是受到沙特方面的阻礙。

哈裡裡政黨稱其將在回國後辭職

哈裡裡除了是黎巴嫩的總理之外,還是黎巴嫩政黨“未來陣線”的領導人。16日,央視記者採訪了“未來陣線”的新聞發言人。他表示,他們一直和哈裡裡有聯繫,所有關於哈裡裡在沙特被軟禁的消息都是傳聞。這名發言人向記者確認,哈裡裡將在取道法國返回黎巴嫩後遞交書面辭呈。

分析人士:法國憑影響力居中調停

黎巴嫩當地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哈裡裡借道法國再返回黎巴嫩,是法國方面借由自己一直以來在黎巴嫩的影響力協調的結果。隨著針對沙特的國際輿論壓力不斷加大,法國在此時出手,給當前各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創造了一個出口。

對於哈裡裡為何先前往法國再回到黎巴嫩,專家認為這就是一種政治上的妥協。

哈裡裡:中東政治洪流中的一葉孤舟

哈裡裡日前在沙特首都利雅德突然宣佈辭職,事件發酵至今,引發各種猜測,令中東地區再掀波瀾。回顧哈裡裡過往的經歷,他的命運幾乎是當前中東地區多元、混亂而又受制於大國博弈現狀的一個縮影。

哈裡裡家族與沙特王室關係密切

薩阿德·哈裡裡1970年出生在利雅德,擁有黎巴嫩和沙特雙重國籍。他的家族與沙特淵源很深,與沙特王室關係密切。

1992年,哈裡裡從美國喬治城大學畢業後回到沙特,一直幫助父親打理公司。

哈裡裡被家族選為政治接班人

2005年2月14日,時任黎巴嫩總理的老哈裡裡遇刺身亡。同年4月,哈裡裡被家族選為父親的政治接班人,接手由老哈裡裡創建和領導的黎巴嫩政黨“未來陣線”。

哈裡裡的政治資本可謂完全承自父親,父親遇害後,哈裡裡自認政治資歷還不足以勝任總理之職,支持父親的盟友福阿德·西尼烏拉出任總理。

哈裡裡先後兩次擔任黎巴嫩總理

後經4年磨礪,他自覺時機成熟,於2009年首次出任總理,組建包括真主党在內的聯合政府。2011年,圍繞老哈裡裡遇刺案的調查,黎真主党撤回對政府的支持,哈裡裡第一次下臺。

流亡3年多後,哈裡裡2014年返回黎巴嫩,並於2016年通過支持黎基督教馬龍派的奧恩擔任總統,換來再次出任總理的機會。此後哈裡裡一直擔任黎巴嫩總理一職,直到本月4日突然宣佈辭職。

二次上臺“委曲求全”政黨影響力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哈裡裡第二次上臺後“委曲求全”,與父親“光環”進一步褪色不無關係。2005年父親去世時,哈裡裡繼承的財富估值約41億美元。而根據《福布斯》雜誌,到2016年底,他身家縮水到13億美元。而在政治方面,父親一手創辦的“未來陣線”影響力也在下降。

哈裡裡的命運:大國角力的縮影

哈裡裡的命運,也是黎巴嫩在中東動亂和角力中的縮影。

黎巴嫩是一個多教派的國家,政壇以教派劃線,錯綜複雜。根據相關協定,黎總統、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人士擔任。

哈裡裡及其領導的“未來陣線”屬於遜尼派,什葉派的黎巴嫩真主党背後則有伊朗支持。近年來,沙特和伊朗中東雙雄的角力加劇,對黎國內局勢影響愈發凸顯,而背後更有美俄的身影。

哈裡裡認為父親遇刺與黎真主党及其背後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有關,而沙特方面也在利用哈裡裡,對抗伊朗和巴沙爾政權在黎巴嫩的影響力。

黎巴嫩在中東大國對抗的裹挾中圖存。而哈裡裡“黎巴嫩優先”的夢想,在中東政治的驚濤駭浪中,宛若無依無靠的一葉孤舟。

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秘書長雷紮伊也表示,哈裡裡遞交辭呈是受到沙特施壓。黎巴嫩真主党總書記納斯魯拉則表示,哈裡裡的辭職講話顯得非常倉促,認為這是受到了沙特方面的影響,他隨後還明確表示是沙特“軟禁”了哈裡裡,並強迫他辭職。黎巴嫩真主党還呼籲沙特停止干涉黎巴嫩內政。黎巴嫩總統奧恩也曾多次指出,哈裡裡遲遲不能回國是受到沙特方面的阻礙。

哈裡裡政黨稱其將在回國後辭職

哈裡裡除了是黎巴嫩的總理之外,還是黎巴嫩政黨“未來陣線”的領導人。16日,央視記者採訪了“未來陣線”的新聞發言人。他表示,他們一直和哈裡裡有聯繫,所有關於哈裡裡在沙特被軟禁的消息都是傳聞。這名發言人向記者確認,哈裡裡將在取道法國返回黎巴嫩後遞交書面辭呈。

分析人士:法國憑影響力居中調停

黎巴嫩當地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哈裡裡借道法國再返回黎巴嫩,是法國方面借由自己一直以來在黎巴嫩的影響力協調的結果。隨著針對沙特的國際輿論壓力不斷加大,法國在此時出手,給當前各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創造了一個出口。

對於哈裡裡為何先前往法國再回到黎巴嫩,專家認為這就是一種政治上的妥協。

哈裡裡:中東政治洪流中的一葉孤舟

哈裡裡日前在沙特首都利雅德突然宣佈辭職,事件發酵至今,引發各種猜測,令中東地區再掀波瀾。回顧哈裡裡過往的經歷,他的命運幾乎是當前中東地區多元、混亂而又受制於大國博弈現狀的一個縮影。

哈裡裡家族與沙特王室關係密切

薩阿德·哈裡裡1970年出生在利雅德,擁有黎巴嫩和沙特雙重國籍。他的家族與沙特淵源很深,與沙特王室關係密切。

1992年,哈裡裡從美國喬治城大學畢業後回到沙特,一直幫助父親打理公司。

哈裡裡被家族選為政治接班人

2005年2月14日,時任黎巴嫩總理的老哈裡裡遇刺身亡。同年4月,哈裡裡被家族選為父親的政治接班人,接手由老哈裡裡創建和領導的黎巴嫩政黨“未來陣線”。

哈裡裡的政治資本可謂完全承自父親,父親遇害後,哈裡裡自認政治資歷還不足以勝任總理之職,支持父親的盟友福阿德·西尼烏拉出任總理。

哈裡裡先後兩次擔任黎巴嫩總理

後經4年磨礪,他自覺時機成熟,於2009年首次出任總理,組建包括真主党在內的聯合政府。2011年,圍繞老哈裡裡遇刺案的調查,黎真主党撤回對政府的支持,哈裡裡第一次下臺。

流亡3年多後,哈裡裡2014年返回黎巴嫩,並於2016年通過支持黎基督教馬龍派的奧恩擔任總統,換來再次出任總理的機會。此後哈裡裡一直擔任黎巴嫩總理一職,直到本月4日突然宣佈辭職。

二次上臺“委曲求全”政黨影響力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哈裡裡第二次上臺後“委曲求全”,與父親“光環”進一步褪色不無關係。2005年父親去世時,哈裡裡繼承的財富估值約41億美元。而根據《福布斯》雜誌,到2016年底,他身家縮水到13億美元。而在政治方面,父親一手創辦的“未來陣線”影響力也在下降。

哈裡裡的命運:大國角力的縮影

哈裡裡的命運,也是黎巴嫩在中東動亂和角力中的縮影。

黎巴嫩是一個多教派的國家,政壇以教派劃線,錯綜複雜。根據相關協定,黎總統、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人士擔任。

哈裡裡及其領導的“未來陣線”屬於遜尼派,什葉派的黎巴嫩真主党背後則有伊朗支持。近年來,沙特和伊朗中東雙雄的角力加劇,對黎國內局勢影響愈發凸顯,而背後更有美俄的身影。

哈裡裡認為父親遇刺與黎真主党及其背後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有關,而沙特方面也在利用哈裡裡,對抗伊朗和巴沙爾政權在黎巴嫩的影響力。

黎巴嫩在中東大國對抗的裹挾中圖存。而哈裡裡“黎巴嫩優先”的夢想,在中東政治的驚濤駭浪中,宛若無依無靠的一葉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