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彥宏要變下一個“賈布斯”?悶聲發大財的百度,你真沒看懂

(本文為PPTV聚力財經原創出品)

今天的朋友圈被李彥宏的顏值承包了。

剛剛迎來49歲生日(生於1968年11月17日)的李彥宏,顏值坦誠得像30歲。

而百度過去這幾年,可沒少讓他操心。從血友病貼吧到魏則西,再到low到引眾怒的劉超,這幾年百度好像就沒出過什麼正面新聞。百度究竟在忙些什麼?這屆百度究竟還行不行?

李彥宏或成為下一個“AI界賈布斯”?

縱觀BAT的三位大佬,馬化騰坐在王者榮耀上,不斷刷新著人氣,馬雲拍起了電影,和王菲唱起了主題曲,大有向娛樂圈進軍的架勢……似乎,只有李彥宏低調得讓大家就要忘卻。

那麼,李彥宏到底在忙啥呢?答案是人工智慧。

11月16日,在百度世界2017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演講中闡釋了百度最新品牌主張: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智慧便捷的家居場景、豐富個性化的資訊提供、安全無憂的駕駛出行……人工智慧的技術與應用進展就是為了去應對、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他坦言:AI 在學習適應我們,必然是更懂我們,更好地服務我們。

而在會上,李彥宏首次承認“百度無人車吃到了一張罰單”。

在今年在7月份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

在會場連線李彥宏的時候,他坐的那輛無人駕駛汽車在開往國家會議中心的路上並線,被媒體報導出來後驚動了交警,估計這張罰單就是這麼來的。

但李彥宏說的那句話不由得讓人心潮澎湃,他說:“如果無人駕駛的罰單已經來了,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還會遠嗎?”

他透露,百度和金龍公司合作的首款無人駕駛小巴將在明年7月實現量產。希望能夠幫助喜歡打造一個沒有擁堵、出行效率最高、各種各樣的安檢、身份認證都非常的簡單、不需要有繁雜的流程的一個城市新面貌。

但究竟他勾勒出的這些“藍圖”最終能否實現,還是像依舊在美國造車的“賈布斯”一樣,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BAT三國殺中只剩AT?百度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相比起騰訊和阿裡,這幾年在生活娛樂領域中拼命砸錢,百度的方向實在顯得有些不接地氣。

而就在最近《福布斯》發佈2017年中國富豪榜中,馬化騰以2581.8億元位列第二位,馬雲以財富淨值2555.3億元穩居第三,李彥宏的第八,似乎有些底氣不足。

難道真如很多人猜測的那樣,百度真的不行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百度說白了,是個搜索平臺,是靠線上流量掙錢的。通過連接普通用戶和網站網頁,使用者搜索資訊的過程,給百度帶來大量流量,這時候百度再拉廣告商入局,把流量變現。

一套內部流量資料平臺,蜂巢,一套外部流量資料平臺,網盟,這一整套廣告系統,就能讓百度賺個盆滿缽滿。

那為什麼百度這兩年為什麼給人感覺不太行了?主要還是因為線上流量的紅利在逐漸消逝,百度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往。各類社交平臺、自媒體都起來了,搜索這個入口的流量,其實就被稀釋了。

線上流量不行,那線下的呢?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順遂:百度外賣剛不過餓了麼,糯米又剛不過大眾美團。在互聯網江湖做不到第一,那最終的結局其實已經很明瞭了。

流量本身不能大幅增加,那還有什麼路可以走?

百度選擇利用自身優勢,把流量做得更值錢。比如本來一次點擊可以賣10塊錢,之後賣到20塊錢。利用百度在技術、使用者資料、管道商方面的優勢,進行反覆運算創新。

因而,百度押注人工智慧,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人工智慧是什麼?用到的技術其實還是大資料、雲計算還有深度學習——正好是百度的強項。借助人工智慧的場景,之後對於使用者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只會更加精准,廣告的深度和價值也由此得到提升。

截至十一月,騰訊和阿裡兩家的市值都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百度將將突破900億,從體量上已然不能相提並論了。

而回顧過去,百度可謂是度過了相當低迷的幾年。2016年,百度營業收入為705億元,全年淨利潤為116億元,僅相當於2015年淨利潤的三分之一,利潤率更是斷崖式下跌。

不過,李彥宏曾經說: “利潤率下降這麼厲害,說明我願意砸錢、我願意投入,我不在乎華爾街怎麼看,一定要把人工智慧這事兒做成。”

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申明:本文為PPTV聚力財經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為保護原創權利,必追究到底。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無需授權。歡迎更多讀者或媒體投稿合作,如有異議,請微信後臺聯繫。

難道真如很多人猜測的那樣,百度真的不行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百度說白了,是個搜索平臺,是靠線上流量掙錢的。通過連接普通用戶和網站網頁,使用者搜索資訊的過程,給百度帶來大量流量,這時候百度再拉廣告商入局,把流量變現。

一套內部流量資料平臺,蜂巢,一套外部流量資料平臺,網盟,這一整套廣告系統,就能讓百度賺個盆滿缽滿。

那為什麼百度這兩年為什麼給人感覺不太行了?主要還是因為線上流量的紅利在逐漸消逝,百度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往。各類社交平臺、自媒體都起來了,搜索這個入口的流量,其實就被稀釋了。

線上流量不行,那線下的呢?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順遂:百度外賣剛不過餓了麼,糯米又剛不過大眾美團。在互聯網江湖做不到第一,那最終的結局其實已經很明瞭了。

流量本身不能大幅增加,那還有什麼路可以走?

百度選擇利用自身優勢,把流量做得更值錢。比如本來一次點擊可以賣10塊錢,之後賣到20塊錢。利用百度在技術、使用者資料、管道商方面的優勢,進行反覆運算創新。

因而,百度押注人工智慧,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人工智慧是什麼?用到的技術其實還是大資料、雲計算還有深度學習——正好是百度的強項。借助人工智慧的場景,之後對於使用者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只會更加精准,廣告的深度和價值也由此得到提升。

截至十一月,騰訊和阿裡兩家的市值都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百度將將突破900億,從體量上已然不能相提並論了。

而回顧過去,百度可謂是度過了相當低迷的幾年。2016年,百度營業收入為705億元,全年淨利潤為116億元,僅相當於2015年淨利潤的三分之一,利潤率更是斷崖式下跌。

不過,李彥宏曾經說: “利潤率下降這麼厲害,說明我願意砸錢、我願意投入,我不在乎華爾街怎麼看,一定要把人工智慧這事兒做成。”

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申明:本文為PPTV聚力財經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為保護原創權利,必追究到底。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無需授權。歡迎更多讀者或媒體投稿合作,如有異議,請微信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