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曉聲: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閱讀傳統的家風

文|妍妍媽媽

01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此,我深以為然。

說說自己的經歷,我曾經是一個全職媽媽,曾經也很焦慮,三年全職帶娃,雖然陪伴孩子成長很開心,但是夜深人靜時,

總會想以後可以做什麼,曾想過無數職業,卻十分迷茫。

但幸運的是,帶孩子這三年,我一刻都沒停止過學習,為了養好娃,我開啟了讀書之旅。

從“屎尿屁”到教育,再到心理學,再到哲學,但凡能跟養娃沾上邊的,我都在如饑似渴的去閱讀和實踐,只希望能做一個好媽媽,給孩子一個無悔的童年。

書看多了,方法也融會貫通了,帶起娃兒來也就更得心應手了,還經常給妍妍爸爸灌輸各種理念,

然後妍妍爸爸就鼓動我把這些寫出來。

我心裡很沒底,除了上學的時候會寫點東西外,早就沒摸過筆了,但是心裡還是很癢癢,就嘗試著去寫,去摸索。沒想到,寫著寫著竟然找到工作了,在公眾號寫一些養兒育兒的文章。

對別人來說,或許這是一段很普通的經歷,但於我而言,我很珍惜這個機會,雖然我無法給妍妍很高的起跑線,但我想讓她知道:任何時候,

我們都不應該忘記讀書、忘記成長。

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小夥伴們--那一本本的書,是它們,讓我走的更遠。

02

讀書是人類瞭解這個世界,開闊眼界,充實自我最快捷的方式。《格言聯璧》裡有句話:古往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當年號稱“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但你恐怕不知道,錢氏家族,個個都絕非等閒之輩。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堂弟錢學榘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的工程師。

錢學榘的長子錢永佑,是斯坦福大學George D. Smith講席教授,創立分子和細胞生理系。三子錢永健是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錢偉長、錢三強和錢學森並稱為“三錢”,

他們是同族,系出一脈。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他的父親錢玄同是“五四”文學革命的前驅、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

錢偉長是中國力學之父,1941年,他提出了“板殼內稟理論”。 據說愛因斯坦看了錢偉長的論文後曾這樣評價: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國學大師錢穆是錢偉長的叔父,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錢鐘書也是錢家另一個人盡皆知的厲害人物,

就連小學生都知道。

錢基博是錢鐘書的父親,也是著名的古文學家、教育家。

錢鐘韓是錢鐘書的堂弟,是著名的熱力學家。

這一大串列下來,我反正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錢家,是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liú)之後。錢氏家族繁衍於江南一帶,自唐末以來便開枝散葉,人才輩出,載入史冊的名家多達千人,近代更是各方面的人才都“井噴”。

這不由得讓人深思,姓錢的咋就這麼牛?難道是因為“基因”好?

回溯祖上錢鏐,錢鏐出身貧寒,自小讀書不多,稱霸後他深感讀書的重要,常常手不離卷、勤學不輟,他自覺讀書讓他獲益良多,便要求子孫們也多讀書勤讀書。

錢鏐所宣導、所精心經營的家風之一就是:宣明禮教,讀書第一。讀書修身也是錢家歷來的傳統。

無獨有偶,名揚海內外的金庸先生也是出自這樣一個書香門第,他的家裡有三間書房,他早早就看完了《荒江女俠》《封神演義》《兒女英雄傳》《明史》《水滸》……

父親送給他的禮物也常常是書,和母親、姊妹們聚在一起,大家最愛幹的是背誦《紅樓夢》回目詞。

俞敏洪也說:小時候,媽媽從不給他買玩具,家裡的零用錢用在他身上的,只有一樣——買書。

作家梁曉聲說:“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閱讀傳統的家風。一個家庭裡面,如果人人都喜歡看書,喜歡思考,那麼,善良、誠信、孝順……這些良好品質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03

我想,閱讀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所以,在妍妍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培養她的閱讀習慣了。

有的家長說,書也買了,好話也說了,可是孩子就是不願意看啊,實在沒辦法。

那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培養妍妍閱讀習慣的小做法噢,希望能抛磚引玉。

把繪本唱出來

帶妍妍英文啟蒙的時候,有一本英文繪本是《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剛開始帶她看的時候,她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我挺失落的,但是還是努力讀著,讀多了,竟然覺得好順口啊,不自覺地就哼出來了,沒想到就讓妍妍產生興趣了,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說一些背後的故事

有一次帶她看《巴巴爸爸找巴巴媽媽》,看到最後,巴巴寶寶出生,7個寶寶,只有巴巴布拉伯一個哇哇大哭,我突然想到她剛出生的時候,她一聲都沒哭,被助產士打了兩個屁股才哇一聲哭出來。

然後我就跟她說,“我們寶寶出生的時候,一點兒也沒哭,被醫生阿姨打了兩個大屁股才哭出來的。”

沒想到她對此充滿興趣,經常要我給她講《巴巴爸爸找巴巴媽媽》,然後經常剛開頭,就被她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然後就讓我開始複讀她被醫生打了兩個大屁股才哭出來,經常說的我口乾舌燥,我也是醉了! 我想,對她來說,這本故事一定是帶著溫度的,所以才讓她愛不釋手。

照著繪本做親子活動

帶妍妍讀《好餓的毛毛蟲》的時候,我們倆就一起做了個剪紙的毛毛蟲,我負責剪,她負責粘,她倒是很喜歡粘呢。

做好後,她拿著毛毛蟲直嘀咕:“像麼?像麼?” 我們還用裝蛋糕的小盤子做了好多不同的動物頭像,然後套在腦袋上,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每次都玩的不亦樂乎。

表演繪本

妍妍特別喜歡湯瑪斯,特別是那本《湯瑪斯和逃跑的羊》,於是,我就買了湯瑪斯和培西,再加上幾個車廂,用紙剪了一些羊,就開始按照繪本的情節來表演了。

因為總是聽我讀,妍妍已經記住了挺多內容了,現在通過這種情景重播,她的印象就更深刻了,也很感興趣。

最後,我想說,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咱也別拖後腿,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

姓錢的咋就這麼牛?難道是因為“基因”好?

回溯祖上錢鏐,錢鏐出身貧寒,自小讀書不多,稱霸後他深感讀書的重要,常常手不離卷、勤學不輟,他自覺讀書讓他獲益良多,便要求子孫們也多讀書勤讀書。

錢鏐所宣導、所精心經營的家風之一就是:宣明禮教,讀書第一。讀書修身也是錢家歷來的傳統。

無獨有偶,名揚海內外的金庸先生也是出自這樣一個書香門第,他的家裡有三間書房,他早早就看完了《荒江女俠》《封神演義》《兒女英雄傳》《明史》《水滸》……

父親送給他的禮物也常常是書,和母親、姊妹們聚在一起,大家最愛幹的是背誦《紅樓夢》回目詞。

俞敏洪也說:小時候,媽媽從不給他買玩具,家裡的零用錢用在他身上的,只有一樣——買書。

作家梁曉聲說:“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閱讀傳統的家風。一個家庭裡面,如果人人都喜歡看書,喜歡思考,那麼,善良、誠信、孝順……這些良好品質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03

我想,閱讀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所以,在妍妍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培養她的閱讀習慣了。

有的家長說,書也買了,好話也說了,可是孩子就是不願意看啊,實在沒辦法。

那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培養妍妍閱讀習慣的小做法噢,希望能抛磚引玉。

把繪本唱出來

帶妍妍英文啟蒙的時候,有一本英文繪本是《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剛開始帶她看的時候,她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我挺失落的,但是還是努力讀著,讀多了,竟然覺得好順口啊,不自覺地就哼出來了,沒想到就讓妍妍產生興趣了,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說一些背後的故事

有一次帶她看《巴巴爸爸找巴巴媽媽》,看到最後,巴巴寶寶出生,7個寶寶,只有巴巴布拉伯一個哇哇大哭,我突然想到她剛出生的時候,她一聲都沒哭,被助產士打了兩個屁股才哇一聲哭出來。

然後我就跟她說,“我們寶寶出生的時候,一點兒也沒哭,被醫生阿姨打了兩個大屁股才哭出來的。”

沒想到她對此充滿興趣,經常要我給她講《巴巴爸爸找巴巴媽媽》,然後經常剛開頭,就被她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然後就讓我開始複讀她被醫生打了兩個大屁股才哭出來,經常說的我口乾舌燥,我也是醉了! 我想,對她來說,這本故事一定是帶著溫度的,所以才讓她愛不釋手。

照著繪本做親子活動

帶妍妍讀《好餓的毛毛蟲》的時候,我們倆就一起做了個剪紙的毛毛蟲,我負責剪,她負責粘,她倒是很喜歡粘呢。

做好後,她拿著毛毛蟲直嘀咕:“像麼?像麼?” 我們還用裝蛋糕的小盤子做了好多不同的動物頭像,然後套在腦袋上,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每次都玩的不亦樂乎。

表演繪本

妍妍特別喜歡湯瑪斯,特別是那本《湯瑪斯和逃跑的羊》,於是,我就買了湯瑪斯和培西,再加上幾個車廂,用紙剪了一些羊,就開始按照繪本的情節來表演了。

因為總是聽我讀,妍妍已經記住了挺多內容了,現在通過這種情景重播,她的印象就更深刻了,也很感興趣。

最後,我想說,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咱也別拖後腿,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