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倒計時:更加注重全球頂尖科技展示

還有10多天,世界又將迎來“烏鎮時間”。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行,這是屬於全球互聯網界的盛會。各國政要、國際組織、專家學者、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將再一次齊聚浙江烏鎮,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果與福利。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圖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在過去的3年中,水鄉烏鎮培育了中國“互聯網+”的示範樣本。通過大會搭建的國際互聯網共用共治平臺,也使烏鎮有了“中國達沃斯”的稱號。

自互聯網誕生之日起,開放、共用的精神就貫穿始終。今年,大會還將首次發佈藍皮書《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展現世界互聯網發展現狀和趨勢,並提供互聯網發展的“中國經驗”。

多國組織參與主辦、與會嘉賓超1500位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下午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介紹了此次大會的籌備工作情況。

他表示,

本屆大會進一步拓展了“開門辦會”的深度和廣度,邀請了32家國際組織,國內部委、行業協會、知名企業作為主辦單位。

這些單位包括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聯合國兒基會、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也包括外交部、發改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等有關部門,以及阿裡巴巴、華為等知名企業,體現了“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的辦會宗旨。

圍繞著數位經濟、前沿技術、互聯網與社會、網路空間治理、交流合作等5大板塊,

大會還設置了分享經濟、人工智慧、互聯網精准扶貧、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數位絲綢之路、國際合作等20個分論壇。

此外,大會充分發揮論壇、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和博覽會三大功能。“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彙集400余家全球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集中展示世界互聯網最新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

烏鎮的互聯網時刻

發佈會上,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表示,浙江的整體籌備工作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目前大會各項主體活動已基本就緒。

“今年,通過規劃調整,烏鎮鎮區面積擴大了近五分之三,空間的延伸賦予烏鎮新的生命。”她提到,借著互聯網大會的東風,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烏鎮大資料高新技術產業園、烏鎮互聯網特色小鎮先後獲批,烏鎮智慧養老體系、烏鎮互聯網醫院等一批智慧項目也使得當地老百姓生活更便捷美好。

她還透露,本屆大會更加注重全球互聯網頂尖科技展示。

“大會期間,阿裡巴巴、百度、華為、德國SAP、卡巴斯基實驗室等中外知名互聯網企業都將亮相一批最新尖端成果。我們還將引入阿裡無人超市、曉譯翻譯機、遠傳智慧型機器人、量子通信成果展示等數十項智慧化體驗專案,大會的資訊化管理和服務水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水鄉烏鎮正在成為互聯網變革的記錄者、親歷者。

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烏鎮將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眾多的新科技、黑科技能夠在烏鎮誕生、展示、發佈和應用,使其成為高端產業孵化的集聚地。

大會紅利增強百姓獲得感

落址浙江,在過去的幾年中,互聯網大會的溢出效應也改變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今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為了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我有一組數字,截至11月7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共收案5753件,正式立案3592件,通過線上方式立案占比82%。已關聯當事人的案件中,實現100%線上庭審、線上裁判、網上送達。”16日下午的發佈會上,葛慧君透露。

她還表示,以人民群眾獲得感為主要導向,浙江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把“打破資訊孤島、實現資料共用”作為重要基礎,提出“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這個舉措推出以後,改出了現代政府治理新維度,也改出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截至9月底,我們現在省級梳理辦事事項797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的事項達到773項,實現的比例達到96.99%,提前實現了在年底覆蓋80%事項的目標。”

此外,通過“互聯網+醫療”,老百姓在家就可以掛號問診。她表示,浙江目前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發展較快,已經有300餘家醫院直接接入平臺,註冊實名用戶超過800萬。

“我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像浙江的舟山,是我們一個海島,通過舟山網路醫院,海島的居民可以音視頻與專家連線,‘面對面’問診、分析病情,不出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水鄉烏鎮正在成為互聯網變革的記錄者、親歷者。

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烏鎮將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眾多的新科技、黑科技能夠在烏鎮誕生、展示、發佈和應用,使其成為高端產業孵化的集聚地。

大會紅利增強百姓獲得感

落址浙江,在過去的幾年中,互聯網大會的溢出效應也改變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今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為了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我有一組數字,截至11月7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共收案5753件,正式立案3592件,通過線上方式立案占比82%。已關聯當事人的案件中,實現100%線上庭審、線上裁判、網上送達。”16日下午的發佈會上,葛慧君透露。

她還表示,以人民群眾獲得感為主要導向,浙江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把“打破資訊孤島、實現資料共用”作為重要基礎,提出“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這個舉措推出以後,改出了現代政府治理新維度,也改出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截至9月底,我們現在省級梳理辦事事項797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的事項達到773項,實現的比例達到96.99%,提前實現了在年底覆蓋80%事項的目標。”

此外,通過“互聯網+醫療”,老百姓在家就可以掛號問診。她表示,浙江目前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發展較快,已經有300餘家醫院直接接入平臺,註冊實名用戶超過800萬。

“我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像浙江的舟山,是我們一個海島,通過舟山網路醫院,海島的居民可以音視頻與專家連線,‘面對面’問診、分析病情,不出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