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孩14歲嫁人,結婚九年都沒懷孕,最後把老公告上法庭,改嫁少校

離婚這種事在如今並不少見,各種原因也是繁雜眾多,但如果放在百十年前,好像就不是那麼常見了,如果離婚的對象是曾經的皇帝,應該更是獨此一份了吧。

這件離婚事件就是著名的“刀妃革命”。

1931年10月22日,末代皇帝溥儀與文繡在雙方律師共同在場下,簽訂了離婚協議書,協議書有三條:

一、離婚後,溥儀付給文繡生活費5.5萬元。

二、允許文繡帶走穿用的衣服和日用品。

三、文繡回北平母親家生活後,不得做出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

文繡

文繡作為末代皇帝的妃子,是眾多女人做夢都換不來的榮耀,怎麼鬧到和溥儀離婚了呢,而且還是她主動提出的?

文繡,蒙古族, 1909年12月20日出生於北平方家胡同錫珍府邸。文繡的家世,是滿州八旗中的鄂爾德特色蒙古族,在八旗中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她是父親端恭與漢族女子蔣氏所生的長女,她還有個妹妹叫文珊。

190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三歲的溥儀剛剛登基為帝,

但三年後,溥儀這個皇帝就成了遜帝,大清滅亡。大清滅亡後,袁世凱給予了皇族優越的待遇,溥儀和眾多皇妃等人依舊可以在紫禁城居住,規矩禮制也是按照清朝舊制。

所以說,大清雖然滅亡了,但在紫禁城內溥儀還是皇帝,仍然有眾多的宮女、太監服侍他,仍然對他磕頭下跪,口稱萬歲。

1921年,溥儀已是16虛歲,按照大清規矩,清宮要為溥儀選妃親政了(這時候也沒啥政務要處理了,

就純碎是娶老婆)。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和三位太妃,各處張羅,為溥儀選後選妃。

皇后是有太妃和載灃商定的,妃子的選擇權留給了溥儀自己,在選妃時,文繡的五叔自作主張把侄女的照片混合在眾多備選姑娘的照片中,一起送到了內務府,想著如果文繡能選上,可以借機光耀一下門楣。

文繡照

不料,在眾多姑娘的照片中,溥儀偏偏就看中了文繡。諭旨傳下來後,本在花市私立敦本小學讀書的文繡,被接進家裡,不能再去學習讀書,而是整天跟著五叔學習宮中的清規戒律、君臣大禮,還要熟讀《女兒經》。

1922年11月30日,14歲的文繡,被溥儀以隆重的禮儀迎娶進宮。1922年,雖然到了民國,但文繡結婚時,並沒有別人的浪漫,她的婚禮除了盛大,

就是冷漠。

文繡進宮當天,在皇宮的養心殿首次晉見溥儀,恭行三拜九叩之後,溥儀冷冷的說了句:“下去歇息吧!”新婚之夜,文繡獨守新房,自此以後,也是她一人獨寢,溥儀從未與她同居。

文繡結婚的第二天,婉容皇后就進宮了,從這以後,文繡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梳洗打扮一番,按順序到溥儀、婉容、三位太妃哪裡問安,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寢宮,繼續獨守。這就是她的生活,簡單乏味,猶如牢籠。

文繡每天在寢宮中用讀書寫字來打發時間,後來溥儀給她找了位英語老師,文繡以前讀過五年的小學,聰明伶俐,學的很快,思想也隨之開放,慢慢的靜心讀書竟然成了她的興趣愛好。

文繡與溥儀在紫禁城過了兩年有名無實的婚姻,1924年11月5日,溥儀及其家眷就被馮玉祥趕到了醇親王府。從此,溥儀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下跌落到民間,與眾人無異,成為平民百姓。

章婷婷飾演的文繡

一下子從皇帝的寶座上跌落下來,溥儀顯然不適應,此時正好湖南布政使的政客鄭孝胥給溥儀獻策:“欲復辟清帝王業,必定要借助日本為外援。”從此,溥儀就走上了投靠日本懷抱的錯誤道路。此時的文繡極力勸阻溥儀不要聽從鄭孝胥的計謀,借力日本,等於引狼入室,溥儀不但不聽,反而更加冷落文繡。

溥儀帶著家眷先後住在日本駐華公使館,天津日租界的宮島街,最後又搬進日租界協昌裡的靜園。由於文繡屢次勸諫溥儀不要聽從鄭孝胥的話,所以搬到靜園後,溥儀特別厭惡文繡,吃飯不跟文繡一起吃,上街也不帶她,對她百般冷落,宮女、太監們見溥儀如此,也都時不時的給予文繡歧視或施以虐待之行。

甚至在文繡要自裁時,溥儀也不管不問,正當文繡在天津靜園壓抑的無法生活下去時,文繡的遠房表姐夫毓璋的女兒玉芬來到文繡身邊,得知文繡的悲慘婚姻後,她建議文繡寫狀子狀告溥儀,和她離婚,受壓抑的文繡聽從了玉芬建議。

1931年8月25日,聯合妹妹文珊、玉芬,設計逃出了靜園,隨後聘請了張紹曾、張士駿、李洪岳三位律師,向法院提出訴狀:“控告溥儀虐待文繡,使其不堪忍受。溥儀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決意離婚,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費50萬元。”

1931年,大清已經滅亡十多年,到了民國,這場官司溥儀是輸定了,最後不得已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文繡與溥儀離婚後,如釋重負,如鳥兒出籠,特別開心,但開心只是一時的,好日子並沒持續太久。

1932年,文繡改回兒時讀書時的名字傅玉芳,在北平做了一名教師,但當有人得知她的身份後,各種騷擾、緋聞朝她襲來,她不得不辭去心愛的教師工作,用最後一點錢買下一處平房,與妹妹文珊一起隱居下來,但時間一久,身份暴露,各種騷擾又接憧而來,還遭到勒索。

幾番周折之後,文繡的積蓄花完了,最後只能靠出賣體力賺取生活費,曾到瓦工隊裡當過苦力工,在街頭巷尾裡叫賣過香煙,在家糊過紙盒,飽嘗人間疾苦。

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經人介紹,文繡結識了國民黨少校劉振東,並于1947年夏,兩人結婚。婚後兩人夫妻感情恩愛,文繡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家庭溫暖。但這段美滿的婚姻也沒持續太久,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

文繡,一位出身高貴的女孩,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皇帝告上法庭,但終究還是悲苦一生,真是命運弄人。

簡單乏味,猶如牢籠。

文繡每天在寢宮中用讀書寫字來打發時間,後來溥儀給她找了位英語老師,文繡以前讀過五年的小學,聰明伶俐,學的很快,思想也隨之開放,慢慢的靜心讀書竟然成了她的興趣愛好。

文繡與溥儀在紫禁城過了兩年有名無實的婚姻,1924年11月5日,溥儀及其家眷就被馮玉祥趕到了醇親王府。從此,溥儀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下跌落到民間,與眾人無異,成為平民百姓。

章婷婷飾演的文繡

一下子從皇帝的寶座上跌落下來,溥儀顯然不適應,此時正好湖南布政使的政客鄭孝胥給溥儀獻策:“欲復辟清帝王業,必定要借助日本為外援。”從此,溥儀就走上了投靠日本懷抱的錯誤道路。此時的文繡極力勸阻溥儀不要聽從鄭孝胥的計謀,借力日本,等於引狼入室,溥儀不但不聽,反而更加冷落文繡。

溥儀帶著家眷先後住在日本駐華公使館,天津日租界的宮島街,最後又搬進日租界協昌裡的靜園。由於文繡屢次勸諫溥儀不要聽從鄭孝胥的話,所以搬到靜園後,溥儀特別厭惡文繡,吃飯不跟文繡一起吃,上街也不帶她,對她百般冷落,宮女、太監們見溥儀如此,也都時不時的給予文繡歧視或施以虐待之行。

甚至在文繡要自裁時,溥儀也不管不問,正當文繡在天津靜園壓抑的無法生活下去時,文繡的遠房表姐夫毓璋的女兒玉芬來到文繡身邊,得知文繡的悲慘婚姻後,她建議文繡寫狀子狀告溥儀,和她離婚,受壓抑的文繡聽從了玉芬建議。

1931年8月25日,聯合妹妹文珊、玉芬,設計逃出了靜園,隨後聘請了張紹曾、張士駿、李洪岳三位律師,向法院提出訴狀:“控告溥儀虐待文繡,使其不堪忍受。溥儀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決意離婚,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費50萬元。”

1931年,大清已經滅亡十多年,到了民國,這場官司溥儀是輸定了,最後不得已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文繡與溥儀離婚後,如釋重負,如鳥兒出籠,特別開心,但開心只是一時的,好日子並沒持續太久。

1932年,文繡改回兒時讀書時的名字傅玉芳,在北平做了一名教師,但當有人得知她的身份後,各種騷擾、緋聞朝她襲來,她不得不辭去心愛的教師工作,用最後一點錢買下一處平房,與妹妹文珊一起隱居下來,但時間一久,身份暴露,各種騷擾又接憧而來,還遭到勒索。

幾番周折之後,文繡的積蓄花完了,最後只能靠出賣體力賺取生活費,曾到瓦工隊裡當過苦力工,在街頭巷尾裡叫賣過香煙,在家糊過紙盒,飽嘗人間疾苦。

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經人介紹,文繡結識了國民黨少校劉振東,並于1947年夏,兩人結婚。婚後兩人夫妻感情恩愛,文繡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家庭溫暖。但這段美滿的婚姻也沒持續太久,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

文繡,一位出身高貴的女孩,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皇帝告上法庭,但終究還是悲苦一生,真是命運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