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遊八卦」電子競技沒有年齡界限 幼稚園大軍前來報導!

電子競技沒有年齡界限,幼稚園大軍前來報導!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荊軻是女的?小學生玩還能學好歷史嗎?》的文章對《王者榮耀》提出了質疑。這件事的本質如何,

我們尚且不論。但是卻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王者榮耀》如今的影響力。

除了小學生外,《王者榮耀》還將觸手伸到了幼稚園!這不,近期就有個幼兒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問了一個問題,課堂氣氛瞬間爆炸!

從視頻來看,這些孩子們都是受到自己的親人傳授,才得知《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其中有爸爸、媽媽、姐姐、哥哥、叔叔等,我就想知道這做父母的都是什麼心態,是特意報復社會還是無心之舉?原本就艱難的排位,

在如今加入了幼兒大軍之後,更是一片哀嚎、慘叫連天。

《王者榮耀》火是火,但是小孩子們應該這麼早的去接觸到這類遊戲嗎?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正是吸收知識以及人格養成的時候,《王者榮耀》這種帶有激烈情緒的遊戲總覺得會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他們產生不良的影響,

例如學習噴子們說的髒話。

給小孩子玩遊戲不是不可以,但也請分清類別,玩玩俄羅斯方塊、消消樂、跑酷這些不就挺好的嘛,玩什麼《王者榮耀》?既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也影響了大家的遊戲體驗,是吧。

女生比男生更喜歡遊戲?在韓國有9成觀眾是電競迷妹

Dota2亞洲邀請賽總決賽已於4月4日結束,恭喜IG戰隊以3:0的大比分戰勝OG戰隊奪得桂冠。

西恩刀塔,強無敵!據瞭解,本屆賽事吸引了大約兩萬名觀眾到場觀看,男性觀眾占比大半,女性觀眾有明顯的增長。日媒automaton也曾報導過,在韓國有9成的電競觀眾都為女性。

隨著這幾年的《Dota2》、《星際爭霸》、《英雄聯盟》等遊戲的流行,再加上直播的興起,

使得女性玩家的增長越來越快。而韓國的電競事業更是比中國早,女性觀眾的比列也比國內的高出很多。與其說迷妹們是看比賽的,倒不如說更像是在追星。

韓國的電競俱樂部也樂於對選手們進行包裝,有的甚至還會現場提供應援棒和橫幅等工具,那場面就和國足踢球觀眾席上的陣勢差不多,區別就在於別人是一群迷妹在歡呼尖叫。

雖說如此,電競選手的本身也確實自帶吸粉光環。就拿LOL的知名選手Faker來說,多次的亮眼表現和奪冠佳績,在國內也收穫了不少的粉絲。男粉往往是崇拜其高超的操作技術,而女粉可能就是因為他厲害,還長的不錯,然後就成迷妹了。

《精靈寶可夢GO》玩家大量流失 一年不到就成過氣網紅了?

在去年7月上線的《精靈寶可夢GO》可謂是一股熱帶風暴,瞬間就席捲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為之瘋狂。儘管在為開放國區的情況下也讓國內玩家為之興奮,上線初期由於大量外區玩家湧入導致伺服器一度崩潰,繼而實行了鎖區。國內玩家能玩到遊戲的成本越來越高,也就逐漸開始放棄。

《精靈寶可夢GO》確實是一次創新,AR的創新玩法也讓人倍感新鮮,再加上《精靈寶可夢》的金漆招牌,怎能讓不為之瘋狂?不過,出門抓小精靈這種事情,也就只有剛開始的時候感到有趣,反復玩下來之後就會覺得厭倦。據外媒消息稱,《精靈寶可夢GO》的美區玩家從巔峰時期的2850萬銳減至500萬。Niantic方面也在積極改進遊戲,定期推出活動,維持遊戲活躍度。

儘管Niantic作出了相應措施,卻依然未能制止玩家流失的現象。如今《精靈寶可夢GO》就如同鳳姐一樣,平日裡不會再提起,即使偶然被提及,內心也不會有任何波動。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它已經失去吸引力。

在去年7月上線的《精靈寶可夢GO》可謂是一股熱帶風暴,瞬間就席捲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為之瘋狂。儘管在為開放國區的情況下也讓國內玩家為之興奮,上線初期由於大量外區玩家湧入導致伺服器一度崩潰,繼而實行了鎖區。國內玩家能玩到遊戲的成本越來越高,也就逐漸開始放棄。

《精靈寶可夢GO》確實是一次創新,AR的創新玩法也讓人倍感新鮮,再加上《精靈寶可夢》的金漆招牌,怎能讓不為之瘋狂?不過,出門抓小精靈這種事情,也就只有剛開始的時候感到有趣,反復玩下來之後就會覺得厭倦。據外媒消息稱,《精靈寶可夢GO》的美區玩家從巔峰時期的2850萬銳減至500萬。Niantic方面也在積極改進遊戲,定期推出活動,維持遊戲活躍度。

儘管Niantic作出了相應措施,卻依然未能制止玩家流失的現象。如今《精靈寶可夢GO》就如同鳳姐一樣,平日裡不會再提起,即使偶然被提及,內心也不會有任何波動。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它已經失去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