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應該就是這樣

1、換子疑雲 Changeling (2008)

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故事本身的動人性跟情感性使電影充滿了感染力,情節曲折迴旋、跌宕起伏,讓人不知道影片的下一片段會發生怎樣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在觀影過程中,觀眾整個心仿佛在跟著女主人公轉動,或悲或喜,或憤怒、或激昂,為主人公兒子的失蹤悲戚,為員警的腐敗而義憤填膺,整部電影動人心弦,很多情節讓觀眾唏噓不已,卻又是在情理之中,不得不佩服導演對整個電影性格的處理,使整個故事充滿了張力跟說服力。

電影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具有很強的揭示能力,劇中對員警署腐敗的描寫,對社會一些部門互相勾結的醜惡行為,以及對普通民眾的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社會光明下的黑暗與醜陋,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公正的社會裡,個人會受到怎麼樣的摧殘,在這樣的情況下,個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人權被無情的踐踏,

人毫無尊嚴,只能任由別人擺佈。但是,正是在這樣強力的對比之下,我們也才能看到個人力量的獨特性,個人品質的重要性,女眾人公儘管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可是她從沒喪失追求正義的勇氣,絲毫沒有動搖尋找到兒子的決心,她心中的那份正義感跟尋找兒子的信念始終在支持著她。這正是讓觀眾為之感動,為之震撼的地方。影片最能體現女主人公性格的一段場景就是在洛杉磯精神病院的那一段,
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當一個正常人因為尋找親人,但因為員警的腐敗而被關進了精神病院,在這樣的環境裡,人不能稱為人了,人的基本的尊嚴,人的基本的權利都被剝奪,無論發出什麼樣的感慨,無論提出什麼樣的意見,別人都不會在意,因為你變成了“精神病患者”,但事實上你不是,你消沉悲痛,會說你悲觀厭世,拒絕治療,
你反應激烈,會說你精神過渡亢奮,情緒失控,你發出的任何信號都是錯誤的。總之是百口莫辯,完全喪失了人權。但是,女主人公卻憑藉著強烈的個人意志堅持了一下來,不得不佩服影片對人性的刻畫,讓觀眾感覺出人性的光輝,人性的力量以及母愛的偉大。

社會永遠是一個利益的集合體,正如那句人人所知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2、海嘯奇跡 Lo imposible (2012)

本片取材於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發生的一樁真實事件。

《海嘯奇跡》走的是“大災難+大愛”的路線,海嘯來得猛烈,水下折騰得逼真,兒子守護母親,哥哥愛護弟弟,父親不放棄一點希望尋找自己的妻兒,濃濃的親情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讓人動容。

一聲呼喊兩個弟弟回來了,好感人的場景~

但讓我更為感慨的,是影片展現出來的“中西方父母教育之大相徑庭”。電影中某片段,剛逃過一劫,疲憊受傷的母子倆正奮力走向一棵樹,突然傳來了小孩的哭聲,母親說要去救,萬一是你的弟弟呢。大兒子哭喊著,弟弟早就死了,要是我們去救了,我們也會死。身負重傷、流血不止的母親一字一句地說,即使他不是你的弟弟,我們也要去救他。大兒子咬咬牙,還是去救了。

片中的海嘯災難特效遠比預期要精彩的多,災難的震撼效果也讓這家人相互慰藉求生的精神力量更加感染人心,一切都在為劇情服務,這是今年最強悍的一枚催淚彈。娜奧米·沃茨和小演員湯姆·霍蘭德的表演時刻都在折磨著觀眾的淚腺,讓人再次見識到災難面前人類的脆弱,人性的善良和親情的偉大。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這是一部根據臺北發生的真實案件改編的影片。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臺灣導演楊德昌1991年的作品。本片獲1991年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判團大獎及影評人大獎,法國三大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新加坡影展最佳導演獎,臺灣第2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60年代初,楊德昌就讀的學校夜間部初二的男生茅武因女友移情,在牯嶺街殺死了女友,當時震驚臺灣社會,也給楊德昌留下深刻印象——那一年楊德昌14歲……

多年以後,步入中年的楊德昌重新追溯那段少年時空的現實,參與編劇並導演了這部電影。或許是因為這個故事混雜著導演本人過去中學階段的真實成長經驗與時代抑鬱體驗,故在影片中交織呈現出比從前作品更複雜的情感關係。全片因拍片需要,共有92個需要修改、重建的場景,一大批十三四歲的年輕演員,還有上百個角色綿密交織的複雜網路,資金從預算的1300萬擴充到2700萬,影片更是長達4個小時。在楊德昌的創作生涯中,很少有如此龐大的製作架構。尤其是對年代寫實性微小細節的雕琢,都處處流露著創作者對自身成長經驗的虔敬感情。而且這部作品在保持他一貫的內省風格同時,同從前作品相當不一樣地彌漫著一股特殊的有著些許溫暖意味的情感,雖然這種情感表現得很克制……

電影主人公小四是臺北建國中學夜間部初二的學生,影片中還有許多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兒和女孩兒。而小四無疑是屬於這其中的好學生,並不像身邊的一些男孩兒那樣捲入少年幫派的暴力活動中,而更多的是處於旁觀狀態。

一次在校醫務室的偶遇,讓小四結識了眷村的少女小明,並漸漸喜歡上了這個看上去清純文靜如天使的女孩兒。

可小明實際卻並不是如她外表那樣單純簡單。她是一個單親的女孩兒,只有一個多病的母親,反倒時常需要她的照顧。小明和她的母親甚至連固定住所都沒有,只能是當母親為某家做傭人時寄居于別人家。又多因她母親的體弱多病而被解雇。每每此時她們只能搬到小明的舅父家,卻要忍受境況同樣艱難的舅父的冷言冷語。而小明的母親更是早早將希望寄託於還在念初中的小明的身上,讓她快快長大。在這樣的現實生活的重壓下,小明在本該無憂的年紀裡喪失了作為一個女孩兒的快樂,而過早成為了一個女人。

很多電影裡都會殺人。只有在楊德昌的電影裡,那不是殺人,那是整個世界的崩毀。他要你眼睜睜的看著,他用兩個多小時創造的世界,在少年捅下去的那一刀裡,灰飛煙滅。

一聲呼喊兩個弟弟回來了,好感人的場景~

但讓我更為感慨的,是影片展現出來的“中西方父母教育之大相徑庭”。電影中某片段,剛逃過一劫,疲憊受傷的母子倆正奮力走向一棵樹,突然傳來了小孩的哭聲,母親說要去救,萬一是你的弟弟呢。大兒子哭喊著,弟弟早就死了,要是我們去救了,我們也會死。身負重傷、流血不止的母親一字一句地說,即使他不是你的弟弟,我們也要去救他。大兒子咬咬牙,還是去救了。

片中的海嘯災難特效遠比預期要精彩的多,災難的震撼效果也讓這家人相互慰藉求生的精神力量更加感染人心,一切都在為劇情服務,這是今年最強悍的一枚催淚彈。娜奧米·沃茨和小演員湯姆·霍蘭德的表演時刻都在折磨著觀眾的淚腺,讓人再次見識到災難面前人類的脆弱,人性的善良和親情的偉大。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這是一部根據臺北發生的真實案件改編的影片。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臺灣導演楊德昌1991年的作品。本片獲1991年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判團大獎及影評人大獎,法國三大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新加坡影展最佳導演獎,臺灣第2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60年代初,楊德昌就讀的學校夜間部初二的男生茅武因女友移情,在牯嶺街殺死了女友,當時震驚臺灣社會,也給楊德昌留下深刻印象——那一年楊德昌14歲……

多年以後,步入中年的楊德昌重新追溯那段少年時空的現實,參與編劇並導演了這部電影。或許是因為這個故事混雜著導演本人過去中學階段的真實成長經驗與時代抑鬱體驗,故在影片中交織呈現出比從前作品更複雜的情感關係。全片因拍片需要,共有92個需要修改、重建的場景,一大批十三四歲的年輕演員,還有上百個角色綿密交織的複雜網路,資金從預算的1300萬擴充到2700萬,影片更是長達4個小時。在楊德昌的創作生涯中,很少有如此龐大的製作架構。尤其是對年代寫實性微小細節的雕琢,都處處流露著創作者對自身成長經驗的虔敬感情。而且這部作品在保持他一貫的內省風格同時,同從前作品相當不一樣地彌漫著一股特殊的有著些許溫暖意味的情感,雖然這種情感表現得很克制……

電影主人公小四是臺北建國中學夜間部初二的學生,影片中還有許多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兒和女孩兒。而小四無疑是屬於這其中的好學生,並不像身邊的一些男孩兒那樣捲入少年幫派的暴力活動中,而更多的是處於旁觀狀態。

一次在校醫務室的偶遇,讓小四結識了眷村的少女小明,並漸漸喜歡上了這個看上去清純文靜如天使的女孩兒。

可小明實際卻並不是如她外表那樣單純簡單。她是一個單親的女孩兒,只有一個多病的母親,反倒時常需要她的照顧。小明和她的母親甚至連固定住所都沒有,只能是當母親為某家做傭人時寄居于別人家。又多因她母親的體弱多病而被解雇。每每此時她們只能搬到小明的舅父家,卻要忍受境況同樣艱難的舅父的冷言冷語。而小明的母親更是早早將希望寄託於還在念初中的小明的身上,讓她快快長大。在這樣的現實生活的重壓下,小明在本該無憂的年紀裡喪失了作為一個女孩兒的快樂,而過早成為了一個女人。

很多電影裡都會殺人。只有在楊德昌的電影裡,那不是殺人,那是整個世界的崩毀。他要你眼睜睜的看著,他用兩個多小時創造的世界,在少年捅下去的那一刀裡,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