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艾灸後經量變少,不要荒,原因有三!

有這樣一位艾灸愛好者:

因盆腔炎開始艾灸,用隨身灸灸了2個月左右,感覺白帶正常了點。八髎用四孔艾灸盒艾灸40分鐘,關元,神闕,子宮,歸來每穴懸灸20分鐘,每天不間斷的灸,灸至來月經,

結果這個月的月經才一天多一點就乾淨了,顏色暗黑,量小。

隨身灸

現在甚為苦惱,這三個月以來經量真是一次比一次少,現在想放棄又不想前功盡棄,可是又擔心是不是艾灸傷了血,自己是不是到底不適合艾灸。

這是灸友張女士前天發來的疑問。

其實一直有灸友詢問,艾灸後月經不正常的問題。由此嚇跑了不少灸粉們。今天就將這個問題說個明白。

灸後經量變少,原因有三

1、艾灸後的排病反應

如果體內寒氣比較重,在開始艾灸後,艾草的藥效和熏灸的熱能,使體內逐漸充盈著元氣。此時寒濕還沒完全排除,就會出現正邪相爭的情況,也就是排病反應,當體內的寒氣正在排出,但是還沒有完全排出的時候——寒氣會暫時的堵塞經絡,

影響氣血的運行,表現出來就是經量減少或者經期延後,並且呈現出黑色。接著灸下去,等病邪完全排除了,身體也就變得更健康了。

所以啊,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您身體過寒,需要堅持艾灸補陽祛寒。

2、艾灸方法錯誤

例如:

①只灸腰腹,沒有灸下肢,引火下行,調和陰陽

②施灸過程中沒有休息,陰血損耗,沒有給身體自愈的時間。

開頭這位灸友有說,每天都是不間斷地灸,

而且為了方便,幾乎只灸腰腹部。這樣很容易導致補氣太過上火,損耗了氣血。

3、處於艾灸調整期

艾起作用,最先走向就是男女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的前3個月為調整期,月經出現推遲或提前,經量不正常的情況都屬正常。

艾灸雖補,可別忘了疏導!

有一句話叫做:氣有餘便是火,就像大補元氣的人參、鹿茸吃多了會上火,如果艾灸過量,取穴不合理,補氣太過就會上火,

將血液收住,損耗氣血!

氣補好之後,要進行疏導,使其能夠順暢的運行起來,否則就會造成氣鬱血滯。

開頭案例中的灸友,連續三個月,幾乎不間斷的艾灸,相當於不停的往鍋爐下扔柴火,火越燒越旺,卻不給鍋爐爐內的熱量以出口,後果就是傷津耗血!

遇到這種情況改咋辦?

對於眾多面臨此疑惑的灸友,除了建議你們適度休息外,可以艾灸幾個下面幾個活血引血的穴位。

等到氣血充盈的時候,月經就會漸漸恢復的。

灸灸下面這幾個穴位

1、足三裡:增強脾胃的運化生血能力,引火歸元。

2、然穀穴:主治月經不調,升清降濁,平衡水火

3、複溜穴:腎水不足,內火亢盛

4、湧泉:引血歸源!

艾灸方法:

分兩天灸完這些穴位,每個穴位15-20分鐘,隔一天艾灸一次。

這幾個穴位,不僅適合艾灸後的月經推遲、閉經,對於氣鬱、血虛引起的閉經和月經推遲,同樣適用。灸後一般都會快速恢復經量。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平時愛感冒的一定要看!

最好的解救脾胃方法!

太神奇了,掐兩個穴位,口腔潰瘍就退了

4種方法讓腸道更年輕,得腸壽!

3、複溜穴:腎水不足,內火亢盛

4、湧泉:引血歸源!

艾灸方法:

分兩天灸完這些穴位,每個穴位15-20分鐘,隔一天艾灸一次。

這幾個穴位,不僅適合艾灸後的月經推遲、閉經,對於氣鬱、血虛引起的閉經和月經推遲,同樣適用。灸後一般都會快速恢復經量。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平時愛感冒的一定要看!

最好的解救脾胃方法!

太神奇了,掐兩個穴位,口腔潰瘍就退了

4種方法讓腸道更年輕,得腸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