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天雲聯合艾瑞諮詢發佈《企業協作指數白皮書》,如何解讀?

2014年,思科和TCL合資成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科天雲;2015年,嶄新的科天雲WebEX正式商用;2016年,科天協作混合雲及託管協作雲正式上線;2017年,天客雲易播發布;2018年,科天視頻雲將正式上線;2019年,科天雲還將有更多產品與大家見面。

短短幾年,科天雲已在中國市場擁有10萬+用戶,在企業協作領域,特別是會議市場佔據著重要地位,服務可用率超過99.99%。近日,科天雲與艾瑞諮詢聯手發佈了第一份《中國企業協作指數白皮書》,將各區域、各行業企業協作市場的變革、現狀及痛點以圖文形式呈現在報告中。(完整報告共分為5部分,筆者此處截取部分資料進行解析,完整版可查看:https://cdns.ketianyun.com/ec_info/login/pdf/iResearch-final%28pdf%29.zip)

企業協作指數是什麼?科天雲將企業協作指數分為協作雲化與整合、協作產品使用、協作貢獻力以及協作效果等幾方面,

每一項又分為若干小項,共計21條指標。

調研結果顯示,全國企業協作指數得分為59.69分,單看這個分數似乎不是很高,但因為只有這一年的分數,

所以很難直接判斷分數高低,目前只能說國內企業在協作領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果按照區域來看,華南明顯高於華東和華北。按照城市來劃分,廣深要高於上海和北京。按照行業來劃分,行業之間差異不是太大,相對而言,能源製造業略佔優勢。該行業處於發展比較成熟的階段,內部對企業服務的使用需求是比較持續的。

協作變革 雲化加速 ——企業協作將走向雲化、集成化與全員化

企業協作本不是什麼新興概念,但隨著國內企業數位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企業內部迎來了組織上的變革,這也意味著企業協作市場的變革。

隨著雲服務技術日益成熟,企業通信協作開始加速雲化,且逐漸走向消費化,客戶認知進一步提升。

調查顯示,78.5%的企業認同企業雲日趨消費化,78.9%的企業認同協作雲是資訊化探索雲服務的理想方式之一。在雲計算的背景下,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都通過雲服務的方式提供。未來,企業將會迎來更多挑戰與機遇。

其次,協作變革的集成化趨勢十分明顯。現代企業已逐漸告別單一通信終端與通信形式的束縛,集成通信、統一通信將成為企業協作的主流。

最後,

全球化。在調研企業中,超過80%的企業在使用視訊會議的過程中覆蓋了50%的員工。企業協作產品的使用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逐步走向全員化,成為企業內部全員效率提升的一大利器。

基於以上三大變革,報告提到了企業協作市場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易用性、場景化、國際化、集成化。科天雲與艾瑞諮詢相信,這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整個協作市場的競爭重點。

協作現狀洞察——協作產品是企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業協作的本質是將人與人、人與資訊連接起來。企業協作綜合使用群件(groupware)、工具、互聯網及其他各類網路,支援企業範圍內團隊、個人間文檔及各類資訊的分享與傳播。企業內部協作與溝通的常用方式主要有會議系統、IM即時通訊平臺、IP軟電話系統以及呼叫中心系統四個方面。

會議系統分別有83.5%和66.0%能夠通過PC用戶端和手機接入,40.3%可以相容其他廠商的終端設備,支援網頁Web端的僅31.0%。而經過一系列改良,目前的WebEX已經有了無縫的雲系統,支援移動終端、桌面終端以及大型會議室等,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互相聯繫,讓協作沒有極限。

56.9%的企業呼叫中心座席數量集中在30個以內;不同企業的業務模式存在差異,對呼叫中心的依賴程度區別較大,座席數量分佈十分分散。

協作痛點與訴求——功能有待增強,安全顧慮制約協作雲產品應用

大部分企業協作類的需求由各部門提出,再由公司整體負責評估與執行,整個流程大約耗時在一個月之內,而企業選擇協作雲的最大擔憂則是雲端資料的安全性。

對於市面上的眾多協作類產品,企業認為很多產品存在功能性問題,部分功能顯得多餘不實用,而部分實用功能又有所缺失。

互聯網企業最關注產品品質,製造業企業會議系統滲透率最高

通過行業調研,製造業最愛使用會議系統;快消零售企業偏愛微信、QQ等大眾化IM軟體,IT互聯網企業則多用釘釘等企業級IM軟體。

在選用企業協作類產品時,各行業也有著不同訴求,但產品品質是所有行業企業最看重的一點,這也給廣大協作類產品提了個醒:產品必須過硬,這是加入這場戰爭的先決條件。

在產品使用時長方面,位於北京的企業平均每場會議要比位於廣深的企業多開10分鐘。

調研中,89.1%的企業認可企業協作產品對效率的提升,84.9%的客戶認可協作產品能為核心業務創造價值,使用協作雲產品平均可節約23.9%的溝通成本。

本次調研第一次將中國的企業協作市場現狀清晰地展現在大眾面前,也讓用戶第一次全面看清了企業協作市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對客戶充分調研的前提下,科天雲從企業協作痛點出發,將易用性、場景化、國際化和集成化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以匠人之心打磨產品,以期為企業提供更棒的體驗,這或許也是思科與TCL的基因體現。

企業協作的本質是將人與人、人與資訊連接起來。企業協作綜合使用群件(groupware)、工具、互聯網及其他各類網路,支援企業範圍內團隊、個人間文檔及各類資訊的分享與傳播。企業內部協作與溝通的常用方式主要有會議系統、IM即時通訊平臺、IP軟電話系統以及呼叫中心系統四個方面。

會議系統分別有83.5%和66.0%能夠通過PC用戶端和手機接入,40.3%可以相容其他廠商的終端設備,支援網頁Web端的僅31.0%。而經過一系列改良,目前的WebEX已經有了無縫的雲系統,支援移動終端、桌面終端以及大型會議室等,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互相聯繫,讓協作沒有極限。

56.9%的企業呼叫中心座席數量集中在30個以內;不同企業的業務模式存在差異,對呼叫中心的依賴程度區別較大,座席數量分佈十分分散。

協作痛點與訴求——功能有待增強,安全顧慮制約協作雲產品應用

大部分企業協作類的需求由各部門提出,再由公司整體負責評估與執行,整個流程大約耗時在一個月之內,而企業選擇協作雲的最大擔憂則是雲端資料的安全性。

對於市面上的眾多協作類產品,企業認為很多產品存在功能性問題,部分功能顯得多餘不實用,而部分實用功能又有所缺失。

互聯網企業最關注產品品質,製造業企業會議系統滲透率最高

通過行業調研,製造業最愛使用會議系統;快消零售企業偏愛微信、QQ等大眾化IM軟體,IT互聯網企業則多用釘釘等企業級IM軟體。

在選用企業協作類產品時,各行業也有著不同訴求,但產品品質是所有行業企業最看重的一點,這也給廣大協作類產品提了個醒:產品必須過硬,這是加入這場戰爭的先決條件。

在產品使用時長方面,位於北京的企業平均每場會議要比位於廣深的企業多開10分鐘。

調研中,89.1%的企業認可企業協作產品對效率的提升,84.9%的客戶認可協作產品能為核心業務創造價值,使用協作雲產品平均可節約23.9%的溝通成本。

本次調研第一次將中國的企業協作市場現狀清晰地展現在大眾面前,也讓用戶第一次全面看清了企業協作市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對客戶充分調研的前提下,科天雲從企業協作痛點出發,將易用性、場景化、國際化和集成化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以匠人之心打磨產品,以期為企業提供更棒的體驗,這或許也是思科與TCL的基因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