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各國是如何高考的?歡樂派和苦逼黨共存!最後一個最可怕……

距高考還有兩百天,不得不感歎一句時間真的很快!在中國的高考制度下,考生們都不得不日夜奮戰。但放眼望去,由於教育發展水準和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同,不同國家的大學錄取機制也不盡相同。

既有類似中國的“一考定乾坤”,也有只是把高考作為參考的國家。

於是就形成了所謂的“苦逼黨”和“歡樂派”。此外,還有一些國家奇葩的高考制度也讓人哭笑不得。

苦逼党高考——人生最大的挑戰韓國:睡四小時叫奢侈

韓國考生們在每年11月7日參加高考。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數理、語言、外語、社會探究或科學探究4門科目。這一天,政府機構和企業會把上班時間推遲兩個小時,駕駛員不得在學校附近鳴喇叭,駐韓美軍被要求停止實彈演習和航空任務。更恐怖的是,他們對考試成績不再是計算總分,

而將按照等級來招生,這無疑給高考又增加了難度。

在大部分韓國人眼裡,高考成績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韓國考生當中流行一種說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個小時,你就別想上大學了”。韓國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剩下時間都是在啃書。

日本:唯有讀書高

被高考摧殘的還有日本考生,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學歷的國家,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學歷會直接影響到其事業的發展和薪水的高低。

而能否上大學,上什麼樣的大學,更決定了一個人進入社會以後起跑線的高低。要想出人頭地,必須有一個好的起點,在日本,高考就是人生命運的轉捩點。畢業于東京大學、帝國大學、早稻田等名校,幾乎等同提前端上“金飯碗”。

日本考生們每年會迎來兩輪高考:第一次是國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一月進行的一次全國統一考試,

它類似於中國的高考,主要是基礎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科。第二次專門考試,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綜合能力考試。

如今,日本考生考上大學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考上好大學,仍要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競爭。

印度:競爭始于幼稚園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之一,高考的競爭自然也不容小覷。

在印度,

為了高考的競爭實際上從幼稚園就開始了。印度基本上實行十二年一貫制的教育體系,可以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一直在一個學校就讀。為了將來能上個好大學,許多家長從孩子幼稚園時期就盤算著如何能夠擠進那些升學成績優異的學校。

印度的高考是一場時刻在路上的修行。統一進行過高考後,印度考生還必須參加各大學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每年3月起,印度考生開始填寫報考志願,在每年4—6月印度一年中最熱的季節,考生參加各個學校的考試。為了確保能考上大學,不少考生會轉戰各地,在火車站席地而睡,跨過高山和大海,穿過人群和隧道。

歡樂派——從不把高考放在眼裡美國:一年七考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試均被稱為“美國高考”,它們既是美國大學的入學條件之一,又是大學發放獎學金的主要依據。兩者在出題機構、試卷構成、題型、判分標準以及考試日期上有所不同,但在申請美國名牌大學時的作用與效力相同。

美國ACT考試每年要考7次,分別在1、5、6、10、11、12月份設有考試;SAT考試每年可考5次,同中國高考一樣,考試科目有語文、數學、物理、生物等,論文、社會實踐、經濟、文化等也是必讀的科目,但美國的高考會在七八十門課中選擇四五門考試,所學知識更多選擇面更廣。最主要的是,美國高考有多種考試,每年可考多次,學生可用最好一次成績申請學校。

美國高考雖也將分數“及格”作為申請大學的必

要條件,但卻並不像中國高考那樣是上大學的全部充分條件,美國大學錄取考生,除了SAT分數,還十分看重考生的“課外活動”、“申請信”,更在乎考生的“實際能力”、考查“你是什麼樣的人,個性特徵是什麼”,“夢想是什麼?”。

加拿大:高考什麼鬼

在各國小夥伴討論高考的時候,加拿大的同學們一定會一臉茫然:“高考是個啥?”加拿大的中學生想要上大學,不用參加專門的入學考試,只需向心儀的大學提交入學申請即可。在申請表格上,會列出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想學習的專業。把這三個材料寄到想要去的大學,加拿大的學生就可以等著學校的通知了。而他們真正關心的,是錄取之後的畢業旅行。欣美途完美假期,是你不錯的選擇!

澳大利亞:其實不必費心勞神考大學

澳大利亞是以學生高兩年的綜合成績加上一次地區的“全澳等級考試”成績來綜合評定學生的大學錄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大學錄取的標準。這種錄取制度不以一考定終身。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打消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倖心理。這樣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時學習的重要性,受到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

在澳大利亞,很多學生並不看重上大學。因為上不上大學生活水準相差不大。兩個中學同班同學,一個上了大學,一個早早地工作了,到上大學的參加工作時,那沒上大學的工資不比他少多少。讀了本科的,研究生的,工資起點是要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資越高,所得稅越高,去掉所得稅,比那沒有上大學的好不到哪裡去,更何況還有那些專業不好,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呢。而且,念了大學的也好,沒念大學的也好,只要失業,就可以坐享失業救濟,按目前的標準,一個月的救濟金大約相當於三四千元人民幣,還有其他各種照顧,生活過得去,他費心勞神、拼死拼活考什麼大學呢?

巴西:入學考試高校自己說了算

現行的巴西教育體系構建於1968年,高等院校分為聯邦、州立、市立和私立四類,前三類是公立學校。

巴西高等院校根據各自學校的情況制定招生計畫和錄取標準,具體考試時間和科目由參加招生的各大學自行決定。報考高等院校的學生,必須有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畢業證書。在考試的具體內容上,各高校和各專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由於聯邦和州立等公立大學實行免費教育,所以吸引眾多考生。巴西高校一般採取走讀方式,每年有效學習時間為180天。

奇葩制度!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認知英國:“高考”從高二開始,考試科目與中國高考十分相似

在英國,高中二年級學生需要參加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即A-LEVEL考試。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經濟等課程,與中國的高考十分相似。除了剛才說到的這些必修科目之外,學生選修的課目也要考試。考試評分分為八擋,即A、B、C、D、E、F、G,最後一檔零分用U表示。考生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

在中國,學校往往是越臨近考試對考生抓得越緊。但是在A-LEVEL考試的前兩周,英國的學校都會放假,讓學生回家自己複習,老師也不搞什麼猜題或補課等活動。可謂是“鯉魚跳龍門,全都在個人”。

法國:實行高中會考

法國高中生進入大學深造的必要條件是首先獲得由學校統一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然後再參加高中會考(BAC)。原則上說,所有通過高中會考的考生,均可申請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及技術學院等除外。由於名額有限,這些院校和專業一般採取淘汰制招收大學新生。

為了讓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況,法國高校招生實行預註冊,即提前登記志願。預註冊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間進行,由於學生人數眾多,法國絕大多數學校均採用電話電腦的登記方式。

伊朗:報100個志願——挑花眼

在伊朗,高考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均是一道難關。伊朗只有54所國立大學和一些國立醫學院,而一流國立大學的錄取比例僅是5%。伊朗所有的國立大學學費都免費,學生只需自己出錢買書,且學校還免費提供宿舍和班車,政府另每月發放少量生活補貼。

最近幾年,伊朗女考生比例達到66%左右。女大學生人數不斷增長被保守派視作是對傳統的威脅。伊朗一直通過官方或非官方的方式,對錄取考生進行性別配額限制。同時,伊朗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考試科目填寫100個志願。

埃及:用生命保衛高考的監考官

提到埃及,最著名的要屬神秘的金字塔了,而這個神秘國度的高考制度,可能也會讓你震驚。埃及舉行高考的時候需要考官異地交換,因而在每年炎熱的6月,都迫使監考人員在高溫下長途旅行,據說已經有多名監考人員在途中因疾病的死亡。

俄羅斯:持久的拉鋸戰

俄羅斯高考是俄羅斯中等教育機構內舉行的考試。它既是俄羅斯中學的畢業考試,也是大學的入學考試。它的考試科目包括俄語、數學、外語(英語、法語、德語或西班牙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社會知識、資訊學。

俄羅斯高考每年5月底開考,因為俄羅斯跨了11個時區,各地考生考試時間無法同步,一般隔幾天進行一科或幾科的考試,所以每次高考要持續至6月中下旬。

最後一個你們最怕!中國:經歷過的都不想再回去

對於中國高考,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夠充分理解,經歷過的都不再想回去⋯⋯

那時的狀態詮釋了一句話“我努力起來連自己都怕”!

在對比國外各國“高考”的差別之後~各位小夥伴們現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你最想去哪個國家高考____

在每年4—6月印度一年中最熱的季節,考生參加各個學校的考試。為了確保能考上大學,不少考生會轉戰各地,在火車站席地而睡,跨過高山和大海,穿過人群和隧道。

歡樂派——從不把高考放在眼裡美國:一年七考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試均被稱為“美國高考”,它們既是美國大學的入學條件之一,又是大學發放獎學金的主要依據。兩者在出題機構、試卷構成、題型、判分標準以及考試日期上有所不同,但在申請美國名牌大學時的作用與效力相同。

美國ACT考試每年要考7次,分別在1、5、6、10、11、12月份設有考試;SAT考試每年可考5次,同中國高考一樣,考試科目有語文、數學、物理、生物等,論文、社會實踐、經濟、文化等也是必讀的科目,但美國的高考會在七八十門課中選擇四五門考試,所學知識更多選擇面更廣。最主要的是,美國高考有多種考試,每年可考多次,學生可用最好一次成績申請學校。

美國高考雖也將分數“及格”作為申請大學的必

要條件,但卻並不像中國高考那樣是上大學的全部充分條件,美國大學錄取考生,除了SAT分數,還十分看重考生的“課外活動”、“申請信”,更在乎考生的“實際能力”、考查“你是什麼樣的人,個性特徵是什麼”,“夢想是什麼?”。

加拿大:高考什麼鬼

在各國小夥伴討論高考的時候,加拿大的同學們一定會一臉茫然:“高考是個啥?”加拿大的中學生想要上大學,不用參加專門的入學考試,只需向心儀的大學提交入學申請即可。在申請表格上,會列出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想學習的專業。把這三個材料寄到想要去的大學,加拿大的學生就可以等著學校的通知了。而他們真正關心的,是錄取之後的畢業旅行。欣美途完美假期,是你不錯的選擇!

澳大利亞:其實不必費心勞神考大學

澳大利亞是以學生高兩年的綜合成績加上一次地區的“全澳等級考試”成績來綜合評定學生的大學錄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大學錄取的標準。這種錄取制度不以一考定終身。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打消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倖心理。這樣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時學習的重要性,受到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

在澳大利亞,很多學生並不看重上大學。因為上不上大學生活水準相差不大。兩個中學同班同學,一個上了大學,一個早早地工作了,到上大學的參加工作時,那沒上大學的工資不比他少多少。讀了本科的,研究生的,工資起點是要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資越高,所得稅越高,去掉所得稅,比那沒有上大學的好不到哪裡去,更何況還有那些專業不好,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呢。而且,念了大學的也好,沒念大學的也好,只要失業,就可以坐享失業救濟,按目前的標準,一個月的救濟金大約相當於三四千元人民幣,還有其他各種照顧,生活過得去,他費心勞神、拼死拼活考什麼大學呢?

巴西:入學考試高校自己說了算

現行的巴西教育體系構建於1968年,高等院校分為聯邦、州立、市立和私立四類,前三類是公立學校。

巴西高等院校根據各自學校的情況制定招生計畫和錄取標準,具體考試時間和科目由參加招生的各大學自行決定。報考高等院校的學生,必須有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畢業證書。在考試的具體內容上,各高校和各專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由於聯邦和州立等公立大學實行免費教育,所以吸引眾多考生。巴西高校一般採取走讀方式,每年有效學習時間為180天。

奇葩制度!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認知英國:“高考”從高二開始,考試科目與中國高考十分相似

在英國,高中二年級學生需要參加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即A-LEVEL考試。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經濟等課程,與中國的高考十分相似。除了剛才說到的這些必修科目之外,學生選修的課目也要考試。考試評分分為八擋,即A、B、C、D、E、F、G,最後一檔零分用U表示。考生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

在中國,學校往往是越臨近考試對考生抓得越緊。但是在A-LEVEL考試的前兩周,英國的學校都會放假,讓學生回家自己複習,老師也不搞什麼猜題或補課等活動。可謂是“鯉魚跳龍門,全都在個人”。

法國:實行高中會考

法國高中生進入大學深造的必要條件是首先獲得由學校統一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然後再參加高中會考(BAC)。原則上說,所有通過高中會考的考生,均可申請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及技術學院等除外。由於名額有限,這些院校和專業一般採取淘汰制招收大學新生。

為了讓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況,法國高校招生實行預註冊,即提前登記志願。預註冊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間進行,由於學生人數眾多,法國絕大多數學校均採用電話電腦的登記方式。

伊朗:報100個志願——挑花眼

在伊朗,高考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均是一道難關。伊朗只有54所國立大學和一些國立醫學院,而一流國立大學的錄取比例僅是5%。伊朗所有的國立大學學費都免費,學生只需自己出錢買書,且學校還免費提供宿舍和班車,政府另每月發放少量生活補貼。

最近幾年,伊朗女考生比例達到66%左右。女大學生人數不斷增長被保守派視作是對傳統的威脅。伊朗一直通過官方或非官方的方式,對錄取考生進行性別配額限制。同時,伊朗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考試科目填寫100個志願。

埃及:用生命保衛高考的監考官

提到埃及,最著名的要屬神秘的金字塔了,而這個神秘國度的高考制度,可能也會讓你震驚。埃及舉行高考的時候需要考官異地交換,因而在每年炎熱的6月,都迫使監考人員在高溫下長途旅行,據說已經有多名監考人員在途中因疾病的死亡。

俄羅斯:持久的拉鋸戰

俄羅斯高考是俄羅斯中等教育機構內舉行的考試。它既是俄羅斯中學的畢業考試,也是大學的入學考試。它的考試科目包括俄語、數學、外語(英語、法語、德語或西班牙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社會知識、資訊學。

俄羅斯高考每年5月底開考,因為俄羅斯跨了11個時區,各地考生考試時間無法同步,一般隔幾天進行一科或幾科的考試,所以每次高考要持續至6月中下旬。

最後一個你們最怕!中國:經歷過的都不想再回去

對於中國高考,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夠充分理解,經歷過的都不再想回去⋯⋯

那時的狀態詮釋了一句話“我努力起來連自己都怕”!

在對比國外各國“高考”的差別之後~各位小夥伴們現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你最想去哪個國家高考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