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性經期如何保健?這些藥物要慎用

王女士在經期不慎手臂挫傷,自行塗用紅花油幾天後傷痛緩解,但月經量卻比以往明顯增多,經期也延長了。經過診斷發現,這與她經期使用紅花油有關。而類似經期用藥禁忌還有很多。

1.抗凝血藥和止血藥。抗凝血藥可引起月經過多,甚至大出血,經期應避免使用,如阿司匹林、華法林、肝素、香豆素、溶栓劑等。安洛血、維生素 K等止血藥,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細血管收縮,使用後會引起經血不暢。此外,還應慎用具有較強止血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

2.活血化瘀類中藥。此類藥物不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還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流動,因此會造成月經量過多。如阿膠、當歸、 益母草沖劑等應在經期結束後食用,以免經血過多或經期延長。紅花油、 跌打萬花油、三七傷藥片、複方丹參片等也應慎用。芳香通竅類藥物如麝香痔瘡栓、五味麝香丸等也不宜使用,它們會影響經期出血與凝血機制,妨礙子宮內膜的生理性修復。

3.瀉下藥。如硫酸鎂、硫酸鈉,下瀉作用較強,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經量增多,經期應禁用。

4.性激素類藥物。女性的性激素合成及代謝平衡與月經週期密切相關,如雄激素能導致月經減少或停經,孕激素可導致乳☆禁☆房脹痛或陰☆禁☆道不規則出血。

5.陰☆禁☆道局部用藥。月經期間,子宮黏膜充血,宮頸口鬆弛,加上陰☆禁☆道裡有積血,特別適合細菌生長繁殖,若此時進行陰☆禁☆道局部用藥,

易導致細菌逆行侵犯子宮腔及子宮內膜。治療陰☆禁☆道炎症的洗液、栓劑、泡騰片等應暫停使用,如制黴菌素、甲硝唑製劑。

女性在月經期間免疫力低下,服藥應謹慎,必要時還需諮詢醫生及藥師,權衡利弊,保證用藥合理、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