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曾有兩次成為世界霸主的機會,為什麼卻一再錯過呢?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領先世界,以天朝上國自居。在鴉☆禁☆片戰爭之前中國的確有這個實力,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哪個不是在東方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的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中國進入了屈辱的殖民時代。

明朝疆域圖

其實中國曾經有兩次稱霸世界的機會。

明朝時期中國的航海技術世界第一,鄭和七次下西洋,令周圍國家俯首稱臣,他航海所得到的造船和航海技術,也使得當時中國是海上的絕對霸主。

可以這樣講,當時成為世界的霸主,建立日不落中華帝國的最佳時機就在眼前。當時中國也的確是稱霸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鄭和的寶船是1500噸的巨艦,百年後哥倫布使用的最大的船才100噸。只是當時的皇帝朱棣想的是怎麼讓周圍國家見識到大明強盛的國力和建立友好的貿易往來,如果學習英國的話那麼現在在美洲,澳洲以及世界其它很多地方建立龐大殖民帝國的將是中國人。

但是明朝的治國方針是一種非常保守的,朱棣之後的皇帝也對波瀾壯闊的海洋再無興趣。再加上明朝的禁海令,使唐、宋、元以來的海外貿易遭到沉重打擊。就此扼殺了我國當時還是領先世界的航海事業,中華日不落帝國成為泡影。

令人惋惜的是,之後滿清政府依然延續了明朝的“禁海”政策,甚至還準備在收復臺灣後,打算放棄掉,把百姓都遷到大陸。

雖然清朝想要國家強盛的皇帝不少,但是因為“不合祖制”和思想的保守使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成為泡沫,因此,

和不斷進取發展的西方國家相比,差距是越來越大。

但是在鴉☆禁☆片戰爭之前,清帝國還是世界上GDP最高的國家,因此,雖然被西方國家的洋槍大炮打開了國門,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是我們還是有奮起直追,從而再次成為強國的機會。因此,在飽嘗落後就要挨打的痛苦後,

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開始了向西方列強學習的洋務運動。

但是由於清廷統治者的目光短淺和內部的腐敗問題,以及幾千年來封建思想的禁錮,使中國又一次錯失了成為強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