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來回憶童年的成語!

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成語故事》中的成語是從人們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語中精選出來的,這些故事的語言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幫助孩子瞭解歷史、學習知識,

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字成語故事

【破天荒】唐朝時期,荊州地區50多年沒有舉人到京城應考中過進士,因此被稱為“天荒”,直到唐宣宗時期,有一個荊州舉人劉蛻中了進士,破了天荒。荊州魏國公崔鉉特地獎勵他70萬錢。劉蛻不受並回信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裡外,豈曰天荒。

【眼中釘】五代時期,後唐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後唐莊宗,擁立明宗,被任命為義成軍節度使,他濫用職權,欺壓民眾,經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軍去攻打當時人們認為是眼中之釘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錢的“拔釘費”,違者處死。

【佼佼者】東漢初年,赤眉軍首領樊崇得知光武帝劉秀不殺降將的消息後,就率領傀儡皇帝劉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萬人前來投降,

劉秀寬待他們,賞給他們飯菜吃,問他們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歸順,劉秀認為他們是鐵中之鋼、人中佼佼者。

【莫須有】南宋時期,嶽飛率領岳家軍英勇抗擊金軍的侵略,所向披靡。金軍聞風喪膽,

指使投誠的秦檜回南宋朝廷,離間嶽飛君臣的關係。岳飛父子等被秦檜誣陷治罪,韓世忠心中不平,責問秦檜。秦檜說:“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四字成語故事

一刀兩斷

一刀兩斷的意思是:一刀斬為兩段。比喻堅決斷絕關係。、

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之後,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威脅劉家天下,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誇自己是如何鬥敗項羽而保主公劉邦的,

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

力不從心

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摺,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雞犬不寧

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一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一個捕蛇者寧願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願種地,因為貪官污吏們搞得當地雞犬不寧